汉语查 字典 𥅱的意思

𥅱

𥅱
笔画 11画 部外笔画 6画
部首 目部 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 BTHH 仓颉 ULMU 郑码 ZIGL 统一码 U+25171
笔顺编号 52321325111

异体字

详细解释

𥅱

(1) “省” 的本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中没收录“𥅱”字头,请参考“”字。

康熙字典:省

卷别正文・午集中

位置第802頁,第5字

部首目部

康熙筆画9画 部外 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息幷切,騂上聲。《說文》:視也。《爾雅・釋詁》:察也。《易・觀卦》: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敎。《論語》:吾日三省吾身。

,《廣韻》:審也。《正字通》:明也。《列子・楊朱篇》:實僞之辨,如此其省也。又,孟孫陽曰:一毛微於肌膚,肌膚微於一節省矣。

,《爾雅・釋詁》:善也。《詩・大雅》:帝省其山。〔箋〕省,善也。《禮・大傳》:省于其君。〔註〕善于其君,謂免于大難也。

,《小爾雅》:過也。《史記・秦始皇紀》:飾省宣義。〔註〕飾,文飾也。省,過也。

,《博雅》:省省,不安也。揚子《方言》:秦晉之閒謂不安爲省省。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所景切,生上聲──禁署也。《前漢・昭帝紀》:帝姊長公主共養省中。蔡邕云:本爲禁中,避元后父名改曰省中。師古曰:省,察也。言入此中者當察視,不可妄也。又,《唐書・百官志》:官司之別曰省,曰臺,如尚書、黃門、中書、祕書、殿中、內侍六省是也。《韻會》本作𡨽,或作𨵥

,《集韻》:𥳑也。《韻會》:少也。《左傳・僖二十一年》:貶食省用。《禮・鄕飲酒義》:拜至獻酬,辭讓之節繁,及介省矣。〔註〕小減曰省。《史記・李將軍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註〕省,少也。

,《釋名》:省,嗇也。曜嗇約少之言也。

,藕名。《淸異錄》:北戎藕止三孔,漢語轉譯其名曰省事三。

,姓。《左傳》:宋大夫省臧。

,與眚通。《書・洪範》:王省惟歲。《史記・宋世家》作眚。《公羊傳・莊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省。《左傳》、《榖梁》作眚。

,《集韻》:息淺切,音蘚──同“獮”,秋田也。《禮・玉藻》:惟君有黼裘,以誓省。〔註〕省,當爲獮。

《說文》本作𥅱。从睂省、从屮。徐鉉曰:屮,通識也。《同文舉要》:舊从目、从屮,徹於目者,能省視。又,从少、从目。凡物少經目則省事,眇同“意”。《字彙補》:又作[⿱屮省]。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𥅱”字头,请参考“”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四上 位置第108頁,第4字

反切所景切

说文解字:省視也。从睂省,从屮。

鉉注臣鉉等曰:屮,通識也。

说文解字:省古文从少从囧。

附注《說文新證》:「省與眚本為一字。甲骨文从目、从屮(或从木),會視察草木之意,引申為視察。」金文在『屮』形中畫加圓點,後又把圓點延伸為橫畫,遂明確聲化為从『生』聲。『眚』的本義為省視,其後引申為視察災病,再引申為災病,秦漢以後為了區分此二義,於是把『眚』原形保留給『災病』義,『省視』義則把『眚』字『生』形的下橫筆打斜,分化出『省』字。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省視也。

段注省者,察也。察者,覈也。漢禁中謂之省中。師古曰:言入此中者皆當察視。不可妄也。《釋詁》曰:省,善也。此引伸之義。《大傳》曰:大夫有大事省於其君。謂君察之而得其大善也。

从睂省。从屮。

段注屮音徹。木初生也。財見也。从眉者,未形於目也。从屮者,察之於微也。凡省必於微。故引伸爲減省字。《說文》有渻𡞞二字。然經傳多作省。所景切。亦息井切。十一部。

说文解字:省古文省。从少囧。

段注按囧非也。古文目作𡇡。此與𡍬皆從之。从少目者,少用其目省之。用甚微也。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