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殛的意思

殛
播放 ㄐㄧˊ
笔画 12画 部外笔画 9画
部首 歹部 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GQBG 仓颉 MNMEM MNNEM 郑码 ARXA 五行 四角 17214 电码 2997 区位 5114 造字 形声字 统一码 U+6B9B
类型 二级字表现通表
笔顺编号 135452251541
笔顺名称 横、撇、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竖钩、竖、横折、横、横撇/横钩、点、横
相关查询 殛的笔顺 殛组词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í(ㄐㄧˊ)

1杀死

雷~(突遭雷击致死)。

详细解释

jí(ㄐㄧˊ)

〈动词〉

(1) 形声。从歹,亟声。从“歹”( è ),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诛,杀死

(2) 同本义

kill

殛,诛也。 —— 《说文》

明神殛之。 —— 《左传·襄公十一年》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 《书·汤誓》

乃殛鲧于 羽山。 —— 《史记·夏本纪》

愿丞相思舜帝殛 鲧用 禹之义。 —— 《三国演义》

雷殛。

(3) 惩罚

punish

爽惟天其罚殛我,我其不怨。 —— 《书·康诰》

殛罚(惩罚)

(4) 流放,放逐。通“极”

banish

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 —— 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殛

卷别正文・辰集下

位置第582頁,第8字

部首歹部

康熙筆画13画 部外 9画

《唐韻》:紀力切;《集韻》、《韻會》:訖力切,𡘋音棘。《說文》:殊也。《爾雅・釋言》:殛,誅也。〔郉疏〕謂誅責也。《書・舜典》:殛鯀于羽山。〔孔傳〕殛、𥨥、放、流,皆誅也。異其文,述作之體。《左傳・僖二十八年》:明神先君,是糾是殛。

一說斥死曰殛。

,《集韻》:竭億切,音極──死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四下 位置第127頁,第5字

反切己力切

说文解字:殛殊也。从𣦵亟聲。《虞書》曰:「殛鯀于羽山。」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殛殊也。

段注殊謂死也。《廣韵》曰:殊陟輸切。殊殺字也。從歹。歹五割切。㦵同殊。據此知古殊殺字作殊,與誅責字作誅迥別矣。《周禮》。八曰誅。以馭其過。《禁殺戮》,禁暴氏,野廬氏皆云誅之。此誅責也。《公羊傳》。君親無將。將而誅焉。此殊殺也。當各因文爲訓。

𣦵。从亟聲。

段注己力切。一部。

《虞書》曰:

段注《虞書》當作《唐書》。

殛鯀于羽山。

段注《堯典》文。此引經言假借也。殛本殊殺之名。故其字廁於殤殂殪㱳之閒。《堯典》殛鯀,則爲極之假借。非殊殺也。《左傳》曰:流四凶族。投諸四裔。《劉向》曰:舜有四放之罰。屈原曰: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王注。言堯長放鯀於羽山。絕在不毛之地。三年不舍其罪也。鄭志。荅趙商云:鯀非誅死。鯀放居東裔。至死不得反於朝。禹乃其子也。以有聖功。故堯興之。尋此諸說。可得其實矣。《周禮》。廢。以馭其罪。注。廢猶放也。舜極鯀於羽山是也。此條《釋文》宋本極,紀力反可證。《洪範》。鯀則殛死。《釋文》。殛本又作極。《多方》。我乃其大罰殛之。《釋文》。殛本又作極。《左傳》昭七年。昔堯殛鯀於羽山。《釋文》。殛本又作極。《魯頌》。致天之屆。于牧之野。箋云:屆,極也。引書鯀則極死。又云:天所以罰極紂于商郊牧野。《正義》云:屆極,虞度,《釋言》文。《釋言》又云:極,誅也。武王致天所罰。誅紂於牧野。《定本》、《集注》皆云:殛紂於牧野。殛是殺。非也。此條宋本,岳本,元本皆不誤。《小雅》。後予極焉。毛曰:極,至也。鄭曰:極,誅也。《正義》云:極至,《釋詁》文。極誅,《釋言》文。合《魯頌・小雅》兩箋,兩《正義》觀之。則《釋言》之爲極誅甚明。今《爾雅》作殛誅也。葢誤。以《洪範》、《多方》殛字鄭皆作極例之。則知《周禮》注引極鯀於羽山。鄭所見尚書自是作極不作殛也。《說文》引殛鯀于羽山,作殛。疑是後人增之。若以引尚狟狟爲尚桓桓,引無有作𡚽爲無有作好例之。則引殛鯀爲極鯀,正是一例。鄭注《周禮》引遂覲東后,注《明堂位》引應𣍃𡔷。本經作肆,作田。則或本經作殛而引作極,亦注家有是例也。假殛爲極正如《孟子》假殺爲竄。鯀因極而死於東裔。韋注《晉語》云:殛,放而殺也。此當作放而死也。高注呂覽云:先殛後死。此當作先極後死。若呂覽副之以吳刀。《山海經》殺鯀於羽郊。則言之不從。不可信矣。然則馬注尚書,趙注《孟子》,韋注《國語》皆云殛,誅也何也。曰此皆用《釋言》極誅也之文。謂正文殛當作極也。

殛字组词

殛字开头组词

殛字中间组词

殛字结尾组词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