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衹的意思

衹
播放 zhǐ ㄓˇ
笔画 9画 部外笔画 4画
部首 衤部 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 五笔 PUQA 仓颉 LHVP 郑码 WTRH 四角 32240 统一码 U+8879
笔顺编号 452343515
笔顺名称 点、横撇/横钩、竖、撇、点、撇、竖提、横、斜钩
相关查询 衹的笔顺 衹组词 衹的成语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ǐ(ㄓˇ)

1同“緹”。橘紅色的絲織品

2僅僅,惟一

~是(❶僅僅是;❷表示強調限於某個情況或範圍;❸但是)。

3表示限於某個範圍

~顧。~管。~見樹木,不見森林。

异体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衹

卷别正文・申集下

位置第1112頁,第30字

部首衣部

康熙筆画10画 部外 4画

《唐韻》:巨支切;《集韻》:翹移切,𡘋音岐。《廣韻》:衹衼,尼法衣。《類篇》:𧛣裟,謂之衹衼。

,《類篇》:章移切,音支──適也。《前漢・竇嬰傳》:衹加懟自明,揚主之過。師古曰:其字从衣。

,土禮切──同“緹”,帛丹黃色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衹”字头,请参考“”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十三上 位置第434頁,第29字

反切他禮切

说文解字:緹帛赤黃色。从糸是聲。

说文解字:緹緹或从氏。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緹帛丹黃色也。

段注謂丹而黃也下文云:縓,帛赤黃色。丹與赤不同者,丹者如丹沙。與赤異。其分甚微。故鄭注《草人》曰:赤緹,縓色也。酒正五齊。四曰緹齊。注曰:緹者,成而紅赤。若今下酒矣。按紅赤者,赤而白。緹齊不純赤。故謂之紅赤。緹齊俗作醍。見《禮運》。

从糸。是聲。

段注他禮切。十六部。

说文解字:緹緹或作衹。

段注从衣,氏聲也。古氏與是同用。故是聲亦从氏聲。此篆與《衣部》袛裯之袛大別。其義則彼訓短衣。其音則氐聲在十五部。氏聲在十六部也。按唐石經《周易》衹旣平。詩衹攪我心。亦衹以異。《左傳》衹見疏也。《論語》亦衹以異。以及凡訓適之字皆从衣氏。葢有所受之矣。張參《五經文字》、《經典》字畫之砥柱也。《衣部》曰:衹止移切。適也。《廣韵》本孫愐《唐韵》曰:衹章移切。適也。《玉篇・衣部》亦曰:衹之移切。適也。舊字相承可據如是。至《集韵》云:祇章移切。適也。始从示。然恐轉寫轉刊之誤耳。至《類篇》則衹祇二文皆訓適。至《韵會》而从示之祇訓適矣。此其遞譌之原委也。衹之訓適,以其音同在十六部而得其義。凡古語䛐皆取諸字音。不取字本義。皆叚借之法也。攷毛公我行其野傳曰:衹,適也。鄭《何人斯》箋,《論語》注曰:衹,適也。服虔《左傳》襄卄九年解云:衹,適也。王弼注坎卦曰:衹,辭也。顔師古《竇嬰傳》注曰:衹,適也。此古字古言之存者章章也。自宋以來刊版之書多不省照。衣改從示者不少。學者所宜訂正。錢氏大昕飬新錄乃云:《說文》無衹字。《五經文字》承《玉篇》之誤。未免千慮一失耳。衹譌祇。俗又作秖。唐人詩文用之,讀如支。今則改用只,讀如質。此古今推移之變也。若《史記・韓安國傳》云:禔取辱耳。此用衹之同音字。如《周易》衹旣平。他家作禔而異其義。要是同音。顔元孫《干祿字書》石本祇秖注云:上神祇,巨移反。下適秖,章移反。是則秖字起於唐初。葢六朝俗字。

衹字组词

衹字开头组词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