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鼒的意思

鼒
播放
笔画 15画 部外笔画 3画
部首 鼎部 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 FTHN 仓颉 DHBUL 郑码 DMZN 四角 40227 电码 7847 区位 7759 造字 会意字 统一码 U+9F12
类型 三级字表现通表
笔顺编号 123251115132125
笔顺名称 横、竖钩、撇、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相关查询 鼒的笔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ī(ㄗ)

1上端收敛而口小的鼎

异体字

详细解释

zī(ㄗ)

〈名词〉

(1) 口小的鼎

an ancient small cooking vessel with two loop handles and three or four legs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鼒

卷别正文・亥集下

位置第1525頁,第15字

部首鼎部

康熙筆画16画 部外 3画

《唐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韻會》、《正韻》:津私切,𡘋音兹。《說文》:鼎之圜掩上者。《爾雅・釋器》:圜掩上謂之鼒。〔郭註〕鼎斂上而小口。《玉篇》:小鼎也。

,《廣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𡘋音裁。又,《集韻》、《類篇》𡘋將來切,音哉。又,《集韻》作代切,音再──義𡘋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七上 位置第226頁,第10字

反切子之切

说文解字:鼒鼎之圜掩上者。从鼎才聲。《詩》曰:「鼐鼎及鼒。」

说文解字:鼒俗鼒从金从玆。

附注段玉裁注本作:「从金,玆聲。」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鼒鼎之圜掩上者。

段注《周頌》。鼐鼎及鼒。《釋器》曰:圜弇上謂之鼒。《手部》曰:掩,斂也。小上曰掩。廾部曰:弇,葢也。然則此依許作掩爲正字。

从鼎。才聲。

段注子之切。一部。

詩曰:鼐鼎及鼒。

说文解字:鼒俗鼒从金玆聲。

段注茲各本作玆。今正。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