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蠡的意思

蠡
播放 ㄌㄧˇ 播放 ㄌㄧˊ 播放 luó ㄌㄨㄛˊ
笔画 21画 部外笔画 15画
部首 虫部 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 XEJJ 仓颉 VOLII 郑码 ZMII 五行 四角 27136 电码 5867 区位 6463 造字 会意字 统一码 U+8821
类型 二级字表现通表
笔顺编号 551353334251214251214
笔顺名称 撇折、横撇/横钩、横、撇、弯钩、撇、撇、撇、捺、竖、横折、横、竖、横、点、竖、横折、横、竖、横、点
相关查询 蠡的笔顺 蠡组词 蠡的成语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ǐ(ㄌㄧˇ)

1虫蛀木,引申为器物经久磨损要断的样子

异体字

详细解释

lǐ(ㄌㄧˇ)

〈动词〉

(1) 虫蛀木

eat; insect eats a wood

(2) ——人名、地名用字。如: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蠡县(在河北省中部);蠡湖(在江苏无锡市东南)

(3) 另见 lí;luó

lí(ㄌㄧˊ)

〈名词〉

(1) 瓠瓢,用葫芦做的瓢

calabash shell serving as dipper

以蠡测海。 —— 《汉书·东方朔传》

蠡升(容量一升的瓢子);蠡帽(防矢石的盔帽。其形似瓠瓢,故名);蠡勺(一瓢勺);蠡见(喻肤浅的见识);蠡酌管窥(用瓢量海水,从竹管里看天。比喻见识浅薄,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片面)

(2) 另见 lǐ;luó

luó(ㄌㄨㄛˊ)

〈名词〉

(1) 通“蠃”。蜾蠃

eumenid

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 —— 汉· 班昭《东征赋》。注:“蠡与蠃古字通。”

(2) 另见 lí;l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蠡

卷别正文・申集中

位置第1101頁,第41字

部首虫部

康熙筆画21画 部外 15画

《唐韻》:盧啓切;《集韻》:里弟切,𡘋音禮。《說文》:蟲齧木中也。

,彭蠡,澤名。《書・禹貢》:東匯澤爲彭蠡。〔註〕彭蠡,在揚州之西界。

,鄰知切,音離。《史記・匈奴傳》: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

,《韻會》:憐題切,音黎──瓠瓢也。《前漢・東方朔傳》:以蠡測海。

,《唐韻古音》:落戈切,音騾──義同。

,《玉篇》:蠡蠡,行列貌。劉向〈九歌〉:登長陵而四望兮,覽芷圃之蠡蠡。

,山名。揚雄〈長楊賦〉:燒熐蠡。〔註〕熐蠡,山名。

,人名。《晉書・姚弘載記》:姚墨蠡。《宋書・桂陽王休範傳》:杜墨蠡。

,與螺通。《類篇》:蚌屬,聖人法蠡蚌而閉戸。見《文子》。

,《集韻》:魯果切,音裸──瘯蠡,皮肥。一曰疥病。《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

,《集韻》:力至切,音利──蟲名。

,郎計切,音麗。揚子《方言》:參蠡,分也。〔郭註〕謂分割也,齊曰參,楚曰蠡。

亦作䗍。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十三下 位置第448頁,第9字

反切盧啓切

说文解字:蠡蟲齧木中也。从䖵彖聲。

说文解字:蠡古文。

附注段玉裁校改「从䖵,𧰲聲」注:「𧰲見彑部,讀若弛。非通貫切之彖也……疑古文从豕。」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蠡蟲齧木中也。

段注此非蟲名。乃謂螙之食木曰󶑕也。朱子注《孟子》曰󶑕者齧木蟲,則誤矣。󶑕之言剺也。如刀之剺物。󶑕叚借之用極多。或借爲蠃蚌字。或借爲瓢瓥字。《楚辭》:覽芷圃之󶑕󶑕。又借爲禾黍離離字。《孟子》曰:以追󶑕。趙注曰:追,鐘鈕也。鈕擘齧處深矣。󶑕󶑕,欲絕之皃。此又以󶑕同離,同劙。《方言》曰:劙,解也。又曰:󶑕,分也。皆其義也。不知叚借之󰤏,乃云鐘鈕如蟲齧而欲絕。是株守許書之辭。而未能通許書之意矣。

从䖵。𧰲聲。

段注𧰲見彑部。讀若弛。非通貫切之彖也。此久誤。今正篆文倂說解。盧啟切。十六部。

说文解字:蠡古文。

段注按此古文與篆不別。疑古文从豕。

蠡字组词

蠡字开头组词

蠡字中间组词

蠡字结尾组词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