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𨟩的意思

𨟩

𨟩
笔画 23画 部外笔画 21画
部首 邑部 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HLQC 仓颉 YLRAU 郑码 IDJY 统一码 U+287E9
笔顺编号 2125344444125112515222515215

异体字

详细解释

𨟩

(1) 同“𨝸”。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中没收录“𨟩”字头,请参考“𨝸”字。

康熙字典:𨝸

卷别正文・酉集下

位置第1278頁,第4字

部首邑部

康熙筆画19画 部外 12画

《唐韻》:徒含切;《集韻》:徒南切,𡘋音覃。《說文》:國也。齊桓公所滅。

,通作譚。《詩・衞風》:譚公維私。《春秋・莊十年》:譚子奔莒。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𨟩”字头,请参考“𨝸”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六下 位置第211頁,第24字

反切徒含切

说文解字:𨝸國也。齊桓公之所滅。从邑𪉷聲。

鉉注臣鉉等曰:今作譚,非是。《說文注義》有譚長,疑後人傳寫之誤。

附注段玉裁注:「《詩》、《春秋》、《公》、《穀》皆作『譚』……『𨝸』、『譚』古今字也。」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𨝸國也。齊桓公之所滅。

段注《衞風》曰:譚公維私。《小雅》曰:東國困於役而傷於讒。譚大夫作《大東》以告病。《左傳》莊十年曰:齊師滅譚。譚無禮也。譚子奔莒。同盟故也。今濟南府府東南七十里有故譚城。在二志濟南郡之東平陵縣。東平陵故城在今濟南府府東七十五里。

从邑。𪉲聲。

段注徒含切。古音在七部。按詩,《春秋》,公,穀皆作譚。許書又無譚字。葢許所據從邑。《齊世家》譌作郯。可證司馬所據正作𨝸𨝸譚古今字也。許書有譚長。不以古字廢今字也。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