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盥的意思

盥
播放 guàn ㄍㄨㄢˋ
笔画 16画 部外笔画 11画
部首 皿部 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 QGIL 仓颉 HXBT 郑码 NBKL 五行 四角 77102 电码 4150 区位 6129 造字 会意字 统一码 U+76E5
类型 二级字表现通表
笔顺编号 3211253451125221
笔顺名称 撇、竖、横、横、竖钩、横撇/横钩、撇、点、横折、横、横、竖、横折、竖、竖、横
相关查询 盥的笔顺 盥组词 盥的成语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uàn(ㄍㄨㄢˋ)

1浇水洗手,泛指洗

~洗。~漱。

2洗手器皿:“承姑奉~”

异体字

详细解释

guàn(ㄍㄨㄢˋ)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臼( jiù ),舂米用的器具,从水,从皿(表示与器皿有关)。合起来表示:以手承水冲洗而下流于盘(皿)。本义:洗手

(2) 同本义

wash one's hands

盥,澡手也。从臼水临皿。 —— 《说水》

奉匜沃盥。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宣子盥而抚之。 —— 《左传·僖公十九年》

盥而不荐。 —— 《易·上观》

咸盥漱。 —— 《礼记·内则》

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 —— 《论衡·讥日》

盥手(洗手);盥沐(洗脸);盥帨(洗手后用的擦手布)

(3) 洗涤

wash

述尽心视湯药,饮食心尝而后进,衣不解带不盥栉者累旬。 —— 《南史·谢裕传》附谢述

盥栉(洗脸梳头;洗理);盥浣(洗涤);盥溉(洗涤);盥涤(洗涤);盥濯(洗涤)

(4) 除;净

clean

〈名词〉

(1) 古代洗手的器皿

washbasin

承姑奉盥,训子停机。 —— 北周· 庾信《周安昌公夫人郑氏墓志铭》

盥盆(盥洗之盆)

(2) 祭名。灌祭。酌酒浇地降神

sacrificial rites with drink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盥

卷别正文・午集中

位置第796頁,第12字

部首皿部

康熙筆画16画 部外 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古玩切,音貫。《說文》:澡手也。《增韻》:以盤水沃洗曰盥。《易・觀卦》:盥而不薦。〔註〕盥,將祭而潔手也。《左傳・僖二十三年》:奉匜沃盥。《禮・鄕飲・酒義》:盥洗揚觶。《魏書・武帝紀》:臨祭就洗,以手擬水而不盥。

,《集韻》:灌祭也。或作灌。《正韻》:通作祼果。

,《廣韻》:古滿切;《集韻》、《韻會》、《正韻》:古緩切,𡘋貫上聲──義同。

《說文》:从臼水臨皿。《正字通》:澡滌者兩手掬水,象形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五上 位置第157頁,第27字

反切古玩切

说文解字:盥澡手也。从𦥑水臨皿。《春秋傳》曰:「奉匜沃盥。」

附注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攷釋》:「(甲骨文)象仰掌就皿以受沃。」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盥澡手也。

段注《水部》曰:澡,洒手也。《禮經》多言盥。《內則》。每日進盥。五日請浴。三日具沐。其閒面垢請靧。足垢請洗。是則古人每旦必洒手。而洒面則不必旦旦爲之也。《大學》有湯之盤。卽《特牲》、《內則》之盥槃。故其銘曰日日新。凡洒手曰澡,曰盥。洒面曰頮。濯髮曰沐。洒身曰浴。洒足曰洗。

从臼水臨皿也。

段注會意。皿者,《禮經》之所謂洗。《內則》之所謂槃也。《內則》注曰:槃,承盥水者。《禮經》注曰:洗,承盥。洗者,棄水器也。古玩切。十四部。

《春秋傳》曰:奉匜沃盥。

段注《左傳》僖卄三年文。匜者,柄中有道可以注水。《內則》亦云:請沃盥。沃者,自上澆之。盥者手受之而下流於槃。故曰臼水臨皿。此引傳說字形之意。《特牲》經曰:尸盥。匜水實于槃中。簞巾在門內之右。注。設盥水及巾。尸尊不就洗。又不揮。謂不就洗。故設匜水。水實於匜。匜實於槃也。不揮故設巾。巾實於簞也。古之盥手者用匜澆手。水下流於洗。洒爵者用匜澆爵中。覆水於洗。盥連揮手令乾而已。故《禮經》盥不言帨手。尸尊則帨。敬老則盥卒授巾也。匜之水勺於罍。《少牢》注曰:凡設水用罍。沃盥用枓。禮在此也。是則常用爲匜爲槃。《禮器》爲枓爲洗。又云:洗者,統洗爵而名之也。設水之器。《禮器》爲罍。常用未聞。

盥字组词

盥字开头组词

盥字结尾组词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