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輯的意思

輯
播放 ㄐㄧˊ ji ㄐㄧ˙
笔画 16画 部外笔画 9画
部首 車部 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 五笔 LKBG 仓颉 JJRSJ 郑码 FKJC 四角 56041 统一码 U+8F2F
笔顺编号 1251112251122111
笔顺名称 横、竖、横折、横、横、横、竖、竖、横折、横、横、竖、竖、横、横、横
相关查询 輯的笔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í(ㄐㄧˊ)

1聚集,特指聚集材料編書

~錄。~要。~逸。編~。纂~。

2聚集很多材料而成的書刊

叢書第一~。

3和,和睦

~睦。

4斂,拖着不便脫落

5古同“緝”,連綴

6古代稱協調駕車的衆馬

异体字

详细解释

jí(ㄐㄧˊ)

〈名词〉

(1) 形聲。本義:車箱

(2) 同本義。泛指車子

sedan chair

輯,車和輯也。 —— 《說文》

輯,合材爲車,鹹相得謂之輯。 —— 《六書故》

推於御也, 齊輯乎轡銜之際。 —— 《列子·湯問》

(3) 整套書籍、資料等按內容或發表先後次序分成的各個部分

series

第二輯

〈動〉

(1) 聚集

gather; assemble

甲輯而兵聚。 —— 《韓非子·說林》

輯輯(羣集的樣子)

(2) 斂,拖着不使脫落

hold back; restrain

望于山川,遍於羣神,輯五瑞。 —— 《書·舜典》

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 —— 《禮記》

(3) 把各種來源的書面材料或項目經加工彙編成一個文件或一冊,彙編成一套文件或叢書

collect; edit compile

辭之輯也。 —— 《詩·大雅·板》

輯黃花岡烈士事略。 —— 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輯佚書(輯集佚書。又指已經亡佚的古書,被後人從其他各種書籍中收集起來那些引用過的之句,然後儘量按原書整理成一個輯本);輯略(漢劉歆所撰七略之一。是一篇論述當時已出版的羣書及學術源流的提要);輯佚(輯錄散佚的有關資料);輯刊(編集刻印)

(4) 整修,補合

repair

輯理(料理);輯治(整頓治理);輯褫(輯補修治)

(5) 使安定

stablize

輯安(治理安撫);輯定(安撫,平定)

(6) 通“緝”。連綴

join together; put together

飾以玫瑰,輯以翡翠。 —— 《韓非子·外儲》

〈形容词〉

(1) 和諧,和睦

harmonious

其天下輯睦。 —— 《左傳·襄公十九年》

輯穆(和睦);輯和(和諧;團結);輯輯(聲音柔和。也作“習習”);輯柔(精神安和柔順)

(2) 引申爲安定

stable

輯寧(安寧)

(3) 另見 ji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輯

卷别正文・酉集下

位置第1246頁,第5字

部首車部

康熙筆画16画 部外 9画

《廣韻》、《韻會》、《正韻》𡘋秦入切,音集。《說文》:車和輯也。《六書故》:合材爲車,咸相得謂之輯。

,《玉篇》:和也。《正韻》:睦也。《書・湯誓》:輯寧爾邦家。

,吐辭和好曰輯。《詩・大雅》:辭之輯矣。

,顏色和柔亦曰輯。《詩・大雅》:輯柔爾顏。

,斂也。《書・舜典》:輯五瑞。《禮・檀弓》:蒙袂輯屨。〔註〕力憊不能斂屨也。

,與集通。《前漢・郊祀歌》:澤汪濊,輯萬國。

,與楫通。《前漢・兒寬傳》:統楫羣元。〔註〕楫,聚也──當作輯。又,〈公孫弘傳〉:發輯濯士。〔註〕輯,本從木,其音同“耳”。

,與揖通。〈晉語〉:君輯大夫就車。〔註〕輯作揖。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十四上 位置第474頁,第15字

反切秦入切

说文解字:輯車和輯也。从車咠聲。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輯車輿也。

段注各本作車和輯也。大誤。今正。自轈篆以上皆車名。自輿篆至軜篆皆車上事件。其閒不得有車和之訓。許書列字次弟有倫。可攷而知也。叚令訓爲車和。則此篆當與軼䡩𨎐軭軔輟䡔轚諸篆爲類。《列子・湯問》篇唐殷敬順《釋文》引《說文》輯,車輿也。殷氏所見未誤。《大玄》。礥上九。崇崇高山。下有川波。其人有輯航,可與過。測曰:高山大川不輯航不克也。此輯謂輿。山必輿,川必航。而後可過。是古義見於子雲之書。非無可徵也。輿之中無所不居。無所不載。因引申爲斂義。《喪大記・檀弓》之輯杖,輯屨是也。又爲和義。《爾雅》。輯,和也。版詩《毛傳》同。《公劉》傳曰:和睦也。引申義行。本義遂廢。淺人少可多怪。改易許書。此字从車之恉遂不可得而聞矣。

从車。咠聲。

段注秦入切。七部。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