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亟的意思

亟
播放 ㄐㄧˊ 播放 ㄑㄧˋ
笔画 8画 部外笔画 6画
部首 一部 结构 单一结构
五笔 BKCG 仓颉 MEM NEM 郑码 YJXA 五行 四角 17104 电码 0069 区位 4062 造字 会意字 统一码 U+4E9F
类型 二级字表现通表
笔顺编号 52251541
笔顺名称 横撇/横钩、竖钩、竖、横折、横、横撇/横钩、点、横
相关查询 亟的笔顺 亟组词 亟的成语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í(ㄐㄧˊ)

1急切

~~。~待解决。~须纠正。

qì(ㄑㄧˋ)

1屡次

~请(屡次请求)。~来问讯。

异体字

详细解释

jí(ㄐㄧˊ)

〈形容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是“亟”(古極字)字的初文。中间是一个站着的人,上面一横表示“极于顶”,下面一横表示“极于踵。”金文繁化字形,与小篆的写法相似。本义:极点,尽头) 快速;迅速(含有急迫之意)

urgent; imperative

亟,急也。 —— 《广雅》

亟其乘屋。 —— 《诗·豳风·七月》

小饭而亟之。 —— 《礼记·少仪》

欲霸之亟成。 —— 《战国策·宋策》

亟言之。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君亟定变法之虑。 —— 《商君书·更法》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 《孟子·梁惠王上》

趣赵兵亟入关。 —— 《史记·陈涉世家》

亟请广州府余暨 南、 番二县代求解免。 —— 《广东军务记》

亟欲;亟盼;亟肄(加紧训练);亟务(紧要之事)

(2) 另见 qì

qì(ㄑㄧˋ)

〈副词〉

(1) 屡次

repeatedly; time and again

(2) 另见 jí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亟

卷别正文・子集上

位置第87頁,第14字

部首二部

康熙筆画8画 部外 6画

《唐韻》:紀力切;《集韻》、《韻會》:訖力切,𡘋音棘──敏也、疾也。《說文》:从人、从口、从又、从二。二,天地也。徐鍇曰:承天之時,因地之利,口謀之,手執之,時不可失,疾之意也。《詩・大雅》:經始勿亟。《左傳・襄二十四年》:公孫之亟也。〔註〕急也。言鄭公孫宛射犬性急。

,《廣韻》、《集韻》𡘋去吏切,音唭──頻數也。《孟子》:亟問,亟餽鼎肉。〔又〕仲尼亟稱於水。

,詐欺也。揚子《方言》:東齊海岱之閒曰亟。

,與棘通。《詩・大雅》:匪棘其欲。

,與革通。《禮・檀弓》:夫人之病革矣。

,與極通。《荀子・賦論》:反覆甚極。〔註〕極與亟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十三下 位置第452頁,第2字

反切紀力切、去吏切

说文解字:亟敏疾也。从人从口,从又从二。二,天地也。

鉉注徐鍇曰:「承天之時,因地之利,口謀之,手執之,時不可失,疾也。」

附注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亟,古極字……亟字中从人,而上下有二橫畫,上極於頂,下極於踵,而極之本義昭然可覩矣。」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亟敏疾也。

段注《攴部》曰:敏者,疾也。疾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之字也。後人以捷當之。今人亟分入聲去聲。入之訓急也。去之訓數也。古無是分別。數亦急也。非有二義。詩。亟其乘屋。箋云:亟,急也。詩多叚棘爲亟。如棘人欒欒。傳曰:棘,急也。我是用棘。非棘其欲。皆同。《禮記》作匪革其猶。革亦亟之叚借字也。《釋言》曰:悈,急也。亦作㥛。皆亟字之異者耳。

从人口又二。二,天地也。

段注徐鍇曰:乘天之時。因地之利。口謀之。手執之。時不可失。疾也。玉裁謂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手病口病。夙夜匪懈。君子自强不息。人道之所以與天地參也。故从人,从二。紀力切。又去吏切。一部。

亟的字谜

谜面:又添了一口(打一字)
谜底:亟
解析:“又”字添上“了一口”,便是“亟”字。

亟字组词

亟字开头组词

亟字中间组词

亟字结尾组词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