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𩖓的意思

𩖓

𩖓
播放 pín ㄆㄧㄣˊ
笔画 29画 部外笔画 20画
部首 頁部 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 HGGF 仓颉 YCHWJ 郑码 IINE 统一码 U+29593
笔顺编号 21211111123313251113432511312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𩖓pín(ㄆㄧㄣˊ)

1同“顰”

异体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中没收录“𩖓”字头,请参考“”字。

康熙字典:顰

卷别正文・戌集下

位置第1410頁,第29字

部首頁部

康熙筆画24画 部外 15画

《玉篇》、《正韻》𡘋毗賓切,音貧。《玉篇》:顰蹙,憂愁不樂之狀也。《易・復卦》作頻復。〔註〕謂頻蹙之貌。

,通作矉。《莊子・天運篇》: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𨢄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李白詩:蛾眉不可學,况乃效其矉。

亦作嚬。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𩖓”字头,请参考“”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十一下 位置第379頁,第7字

反切符眞切

说文解字:顰涉水顰蹙。从𩔤卑聲。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顰涉水𩖓戚也。

段注戚古音同蹴。迫也。各本作蹙。誤。顰戚,謂顰眉蹙頞也。許必言涉水者,爲其字之从瀕也。

𩕘。卑聲。

段注符眞切。按从卑聲,則古音在十六部。易。頻復。本又作嚬。王弼,虞翻,侯累皆以頻蹙釋之。鄭作卑。陸云音同。按諸家作頻。省下卑。鄭作卑。省上頻。古字同音叚借。則鄭作卑爲是。諸家作頻,非。顰本在支韵,不在眞韵也。自各書省爲頻。又或作嚬。又《莊子》及《通俗文》叚[⿰耳賔]爲顰。而古音不可復知。乃又改易音義云鄭作顰。幸晁氏以道古《周易》、《呂氏》伯恭《古易音訓》所據音義皆作卑。晁云:卑,古文也。今文作顰。攷古音者得此,眞一字千金矣。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