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𠁾的意思

𠁾

𠁾
笔画 4画 部外笔画 3画
部首 乙部 结构 单一结构
五笔 NNYI 仓颉 VNI 郑码 ZSX 统一码 U+2007E
笔顺编号 554

异体字

详细解释

𠁾

(1) 同“卩”。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中没收录“𠁾”字头,请参考“”字。

康熙字典:卩

卷别正文・子集下

位置第158頁,第45字

部首卩部

康熙筆画2画 部外 0画

《玉篇》:古文節字。註見竹部九畫。《說文》作𢎛。《正譌》:卩象骨卩形。古符卩所以示信,半在外,半在內,取象于骨卩,故又借爲符卩字。隷作節。《韻會》:卩與阝不同,阝音邑。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𠁾”字头,请参考“㔿”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九上 位置第300頁,第13字

反切則候切

说文解字:㔿卪也。闕。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从反卪,指事。合卪之半也。《方言》:『即,半也。』以即為之。今音讀如奏,或用以為節奏字。」

蔣注《六書正譌》:从反卪,作㔿;卪㔿,抑揚之形,抑字从此。合符有二,與者執左,取者執右。古卪㔿字如此,隷作節奏字。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㔿卪也。闕。

段注按《玉篇》曰:《說文》云闕。葢本衹有闕字。其形反卪。其義其音則葢闕。今本說其義云卪也。說其音云則𠊱切。皆肊爲之。非許意。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