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锊的意思

锊
播放 lüè ㄌㄩㄝˋ
笔画 12画 部外笔画 7画
部首 钅部 结构 左右结构
繁体 五笔 QEFY 仓颉 OPBDI 郑码 PPDS 五行 四角 82749 区位 7379 统一码 U+950A
类型 三级字表现通表
笔顺编号 311153443124
笔顺名称 撇、横、横、横、竖提、撇、点、点、撇、横、竖钩、点
相关查询 锊的笔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üè(ㄌㄩㄝˋ)

1古代重量单位,合六又三分之二两(还有其他说法)

异体字

详细解释

lüè(ㄌㄩㄝˋ)

〈量词〉

(1) 古代重量单位,约合六两

an ancient weight unit, six liang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中没收录“锊”字头,请参考“”字。

康熙字典:鋝

卷别正文・戌集上

位置第1307頁,第25字

部首金部

康熙筆画15画 部外 7画

《唐韻》、《正韻》:力輟切;《集韻》、《韻會》:龍輟切,𡘋音劣。《說文》:十銖二十五分之十三,或曰二十兩爲鋝。《小爾雅》:倍舉曰鋝,鋝謂之鍰。宋咸曰:舉三兩,鋝六兩。《周禮・冬官・考工記・冶氏》:戈戟皆重三鋝,劒重九鋝,次七鋝,下次五鋝。〔註〕今東萊或以大半兩爲鈞,十鈞爲環。環重六兩有大半兩。鍰與鋝同,則三鋝爲一斤四兩。《六書故》:《說文》十銖二十五分之十三爲鋝,則三鋝不得爲一斤四兩也。且戈戟纔重三十一銖,爲已輕矣。至以二十兩爲鋝,則劒重九鋝者,十有一斤四兩,爲已重矣。亦不然也。鍰、鋝皆六兩,其實一字。互詳鍰字註。

,《集韻》:所劣切,音㕞──義同。或作率。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锊”字头,请参考“”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十四上 位置第467頁,第23字

反切力錣切

说文解字:鋝十銖二十五分之十三也。从金寽聲。《周禮》曰:「重三鋝。」北方以二十兩爲鋝。

附注段玉裁據《尚書音義》等改「十銖」為「十一銖」;「分」下補「銖」字。按:金文「鋝」不從金。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攷釋・禽𣪘》:「寽,《說文・𠬪部》云:『五指捋也。从𠬪,一聲。讀若律。』案:金文均作一手盛一物,別以一手抓之,乃象意字,說為『五指捋』甚是,然非『从𠬪,一聲』也。金文均用為金量之單位,即是後起之鋝字。」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鋝十一銖二十五分銖之十三也。

段注各本十一銖作十銖。二十五分銖奪銖字。今依《尙書音義》,漢蕭望之傳注,《廣韵》十七薛正。十一銖,計黍千一百。云二十五分銖之十三者,此用命分之法。百黍以四除之。凡二十五而除盡。命爲二十五分。二十五分之十三。得五十二黍。命爲二十五分銖之十三。合十一銖。共爲黍千一百五十二。

从金。寽聲。

段注力輟切。十五部。

《周禮》曰:重三鋝。

段注《考工記・弓人》文。

北方㠯二十兩爲三鋝。

段注三各本無。戴仲達作一。今依東原師補正。師說曰:無三字者,誤也。攷尚書僞《孔傳》及《馬融》,王肅皆云:鍰重六兩。鄭康成云:鍰重六兩大半兩。鋝卽鍰。賈逵云:俗儒以鋝重六兩。此俗儒相傳譌失。不能覈實。脫去大半兩言之。《說文》多宗賈侍中。故曰北方二十兩爲三鋝。正謂六兩大半兩爲一鋝也。按三鋝爲黍四萬八千。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