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䌛的意思

䌛

䌛
播放 yáo ㄧㄠˊ
笔画 18画 部外笔画 12画
部首 糸部 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QYTI 仓颉 BRHVF 郑码 RSMZ 四角 22693 统一码 U+431B
笔顺编号 354441112513554234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áo(ㄧㄠˊ)

1同“繇”。《説文•糸部》:“䌛,隨從也。从糸,䚻聲。”《集韻•宵韻》:“繇或作䌛。”

异体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中没收录“䌛”字头,请参考“”字。

康熙字典:繇

卷别正文・未集中

位置第937頁,第9字

部首糸部

康熙筆画17画 部外 1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餘招切,音遙。《說文》作䌛,隨從也。徐鉉曰:今俗从䍃。

,《書・禹貢》:厥草惟繇。〔傳〕茂也。〔釋文〕抽也。

,與徭同。《詩・大雅》民亦勞止:〔箋〕繇役煩多。〔釋文〕繇,本亦作徭。《史記・高祖本紀》:高祖常繇咸陽。〔註〕應劭曰:繇,役也。《前漢・高帝紀》〔註〕:師古曰:繇,讀與徭同,古通用。又,〈文帝紀〉:省繇費以便民。

,與陶同。《前漢・古今人表》:咎繇,卽臯陶。

,與謠同。《前漢・李尋傳》:人民繇俗。

,姓。《後漢・郅惲傳》:西都督郵繇延。〔註〕繇姓,咎繇之後。

,《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𡘋音由──與由同。《易・坤卦》:其所繇來者漸矣。《左傳・昭二十六年》:繇朐汰輈,匕入者三寸。〔註〕繇,過也。《前漢・文帝記》:列侯亦無繇教訓其民。〔註〕師古曰:繇,讀與由同。

,與猷同。《爾雅・釋詁》:繇,道也。〔疏〕〈小雅・巧言〉云:秩秩大猷。猷、繇音義同。

,與猶同。《爾雅・釋詁》:繇,喜也。〔註〕《禮記》曰:人喜則斯陶,陶斯詠,詠斯猶。猶卽繇也,古今字耳。

,與悠同。《前漢・韋賢傳》:犬馬繇繇。〔註〕師古曰:繇與悠同。悠悠,行貌。

,與游同。《前漢・班固敘傳》:陸子優繇。〇〔按〕《文選》作優游。

,《集韻》:直𧙗切。《易・繫辭》〔註〕:爻繇之辭,所以明得失。〔釋文〕服虔云:抽也,抽出吉凶也。韋昭云:由也,吉凶所由生也。《左傳・閔二年》:成風聞成季之繇。〔註〕繇,卦兆之占辭。《爾雅・釋詁》:繇,於也。〔註〕繇辭。〔疏〕卦兆之辭也。《干祿字書》:繇,臯繇字。繇,卜兆辭,音胄。《佩𧥏集》:繇,从䍃、从卜、从系。〇〔按〕繇、𦅸經典皆通用。《說文》在系部,今幷入。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十二下 位置第429頁,第10字

反切余招切

说文解字:䌛隨從也。从系䚻聲。

鉉注臣鉉等曰:今俗从䍃。

附注段玉裁注:「亦用為傜役字。傜役者,隨從而為之者也。」邵瑛羣經正字:「今作繇。」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䌛隨從也。

段注《辵部》曰:從,隨行也。隨,從也。䌛與隨,從三篆爲轉注。从系者,謂引之而往也。《爾雅・釋故》曰:䌛,道也。詩書䌛作猷。叚借字。《小雅》。匪大猶是經。《大雅》。遠猶辰吿。傳皆曰:猶,道也。《書・大誥》。猷爾多邦。猷亦道也。道路及導引,古同作道。皆隨從之義也。䌛之譌體作䌛。亦用爲傜役字。傜役者,隨從而爲之者也。

从系。

段注有所系而隨從之也。

䚻聲。

段注余招切。按此音非也。當以周切。三部。

说文解字:䌛或䌛字。

段注古䌛由通用一字也。各本無此篆。全書由聲之字皆無𣒨柢。今補。按詩,書,《論語》及他經傳皆用此字。其象形會意今不可知。或當从田有路可入也。《韓詩》横由其畝傳曰:東西曰横。南北曰由。《毛詩》由作從。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