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復的意思

復
播放 ㄈㄨˋ
笔画 12画 部外笔画 9画
部首 彳部 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 五笔 TTJT 仓颉 HOOAE 郑码 OIKR 四角 28247 统一码 U+5FA9
笔顺编号 332312511354
笔顺名称 撇、撇、竖、撇、横、竖、横折、横、横、撇、横撇/横钩、捺
相关查询 復的笔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ù(ㄈㄨˋ)

1還,返回。《爾雅•釋言》:“復,返也。”《説文•彳部》:“復,往來也。”

2恢復;康復。《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三去相,三復位。”

3報復。《韓非子•内儲説上•七術》:“故越王將復吴而試其教。”

4報答。《漢書•匈奴傳下》:“以復天子厚恩。”

5告訴;回答;回覆。《小爾雅•廣言二》:“復,白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是以王辭而不復。”

6抵償;償還。《禮記•曾子問》:“除喪則不復昏禮乎?”

7實踐;履行。《論語•學而》:“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8事畢。《穀梁傳•文公八年》:“未復而曰復,不專君命也。”

9遏止。《淮南子•時則》:“規之為度也,轉而不復,員而不垸。”

10免除(徭役或賦稅)。《洪武正韻•屋韻》:“復,除也。”

11寬宥;優待。《吕氏春秋•當賞》:“故復右主然之罪。”

12安寧;安撫。《左傳•昭公二十七年》:“季氏之復,天救之也。”

13古稱人死後招其魂歸來。《周禮•天官•夏釆》:“夏釆掌大喪,以冕服復于大祖,以乘車建綏復於四郊。”

14六十四卦之一,卦形為䷗,震下坤上。《易•復》:“雷在地中,復。”

15副詞。➊表示重複或繼續,相當於“再”。《論語•述而》:“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➋表示反問或加強語氣。《樂府詩集•雜曲歌辭•焦仲卿妻》:“兒已薄禄相,幸復得此婦。”➌表示頻度。相當於“又”、“也”。晋陶潛《讀〈山海經〉十三首》之八:“不老復不死,萬歲如平常

16連詞。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又”、“與”。唐王維《雪中憶李楫》:“長安千門復萬户,何處躞蹀黄金羈。”

17助詞。起補充或調節音節作用。《樂府詩集•横吹曲辭•木蘭詩》:“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户織。”

18通“複”。➊雙重;夾層。如:复姓;复線。《禮記•明堂位》:“復廟重檐。”➋重複;再來一次。《玉篇•彳部》:“復,重也。”

19通“覆”。➊覆蓋。《荀子•臣道》:“以德復君而化之,大忠也。”➋傾覆。《易•泰》:“城復于隍,勿用師。”➌考求。《墨子•尚同中》:“方今之時,復古之民始生,未有正長之時。”

20通“腹”。➊肚子。《睡虎地秦墓竹簡•治獄程式》:“甲到室即病復(腹)痛。”➋厚盛。《吕氏春秋•季冬》:“氷方盛,水澤復。”

21通“𥨍”。地室。《詩•大雅•緜》:“陶復陶穴,未有家室。”

22古州名。➊治今湖北省仙桃市西。《集韻•屋韻》:“復,州名。”➋治今遼寧省瓦房店市。遼、清二代置

23姓。《正字通•彳部》:“復,姓。元,復見心。”

异体字

详细解释

fù(ㄈㄨˋ)

〈動〉

(1) 形聲。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變形,表示與腳或行走有關。上面是聲符“畐”( fú )的省形,有“腹滿”義,在字中亦兼有表義作用。後來繁化,加義符“彳”( chì ),表示行走。本義:返回,回來

(2) 同本義

return to

復,往來也。 —— 《說文》

反覆其道。 —— 《易·復》

公歸不復。 —— 《詩·豳風·九罭》

揚觸捆復。 —— 《儀禮·大射儀》

無往不復。 —— 《易·泰》

卒乃復。 —— 《書·舜典》

不遠而復,先典攸高。 —— 南朝樑《與陳伯之書》

數請之,朱亥故不復謝。 —— 《史記·魏公子列傳》

死者不可復生。 —— 《公羊傳·襄公三十年》

旦復旦兮。 —— 《書·大傳》

言不可復也。 —— 《論語》

復還(回返)

(3) 引申爲恢復

restore

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 諸葛亮《出師表》

復國(恢復邦國);復性(恢復善良的本性);復正(恢復正規、正常);復樸(恢復真樸);復故(恢復照舊);復籍(恢復學籍;恢復國籍)

(4) 迴歸,還原

return

燕日敗亡,卒至河上,而 齊七十餘城皆復爲 齊。 —— 《史記·田單列傳》

死者不可復生。 —— 《公羊傳·襄公三十年》

旦復旦兮。 —— 《書·大傳》

言不可復也。 —— 《論語》

(5) 回答

reply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 —— 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有復於王者曰。 —— 《孟子·梁惠王上》

王辭而不復。 —— 《史記·司馬相如傳》

復書(覆信,答函);復謝(回拜,答謝)

(6) 報復

retaliate

縱無被堅執銳者北面復匈奴之志。 —— 漢· 桓寬《鹽鐵論本文》

復怨(報仇)

(7) 履行,實踐

carry out

復言(實踐諾言);復踐(履行約定之事)

(8) 古稱人死後招其魂歸來

revive

復魂(還魂);招魂復魄

(9) 免除[賦稅徭役]

remit

民有東騎馬一匹者,復卒三人。(免除三人的兵役。) —— 漢· 晁錯《論貴粟疏》

復除(免除徭役);復租(免除賦稅);復免(免除徭役)

(10) 覆蓋。引申爲庇護

cover; protect; shelter

顧我復我。 —— 《詩·小雅·蓼莪》

復土(蓋土);覆載生成(天覆地載,撫育成長。指庇養包容,教育成長);覆瓿(比喻著作沒有價值,只能用來蓋盛醬的瓦罐)

〈副词〉

(1) 又,再。中斷再開始

resume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復

卷别正文・寅集下

位置第369頁,第22字

部首彳部

康熙筆画12画 部外 9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

,《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

,《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

,《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

,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

,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

,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大業初改曰沔州。

,復陶,官名。《左傳・襄三十年》:使爲君復陶。〔註〕復陶,衣服之官也。

,衣名。《左傳・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註〕秦所遺羽衣也。

,《集韻》、《韻會》、《正韻》𡘋方六切,音福。《集韻》:重也。《正韻》:反覆也。《易・復卦》:反復其道。《詩・小雅》:顧我復我。〔註〕謂迴轉反復之也。

,《正韻》:復,除也。《前漢・高帝紀》: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戸勿事。〔註〕復其身,及一戸之內,皆不徭役也。

,與複通。《史記・秦始皇紀》:爲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前漢・高帝紀》:上從復道上,望見諸將往往耦語。〔註〕上下有道,故謂之復。

,與覆通。《詩・大雅》:陶復陶穴。〔音義〕復,累土於地上。《說文》作覆。

,《集韻》、《韻會》、《正韻》𡘋浮富切,浮去聲。《集韻》:又也。《增韻》:再也。《詩・大雅・大明序》: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

,叶房月切,音伐。韓愈〈招揚之罘〉詩:禮稱獨學陋,易貴不遠復;作詩招之罘,日夕抱饑渴。渴,巨列切。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二下 位置第56頁,第9字

反切房六切

说文解字:復往來也。从彳𡕨聲。

附注按:复,《說文》訓「行故道」,義與復無別。复從夊,「行」意已顯,彳乃累增義符。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𣅀、从夂,會从𥨍室出入的意思,𣅀亦聲。𣅀𥨍的初文,象初民所住的半穴居。其後或加義符彳、又、止、口不等。」

蔣注《五經文字》:𢕒復:上《說文》,下《石經》,凡蝮愎之類皆從復。又音扶富反。又案:字書又復之復作𠣾,從勹,久不行也。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復往來也。

段注《辵部》曰:返,還也。還,復也。皆訓往而仍來。今人分別入聲去聲。古無是分別也。

从彳。𡕨聲。

段注房六切。三部。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