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𣐽的意思

𣐽

𣐽
笔画 10画 部外笔画 6画
部首 木部 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 UFIU 仓颉 YTJD 郑码 SUBK 统一码 U+2343D
笔顺编号 4143111234

异体字

详细解释

𣐽

(1) 同“辛”。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𣐽

卷别正文・辰集中

位置第526頁,第7字

部首木部

康熙筆画10画 部外 6画

《廣韻》、《集韻》𡘋同“榛”。《類篇》:樼、𡘋同。

,《集韻》:將先切,音箋──義同。

,《集韻》:阻引切,音𧤛──草木衆齊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𣐽”字头,请参考“𣓀”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六上 位置第180頁,第6字

反切側詵切

说文解字:𣓀果,實如小栗。从木辛聲。《春秋傳》曰:「女摯不過𣓀栗。」

附注段玉裁注:「《周禮・籩人記》、《曲禮・內則》、《左傳》、《毛詩》字皆作榛。」

蔣注唐唐玄度《新加九經字樣》:𣓀榛,音臻,實如小栗,傳曰女贄不過𣓀栗。上說文,下經典相承隷變。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𣓀𣓀實如小栗。

段注《韵會》作木名實如小栗六字。《周禮・籩人》,記《曲禮・内則》、《左傳》、《毛詩》字皆作榛。假借字也。榛行而𣓀廢矣。鄭云:如栗而小。與許合。《齊民要術》引《詩義疏》云:榛栗有二種。

从木。辛聲。

段注側詵切。十二部。《蜀都賦》作樼。

《春秋傳》曰:女摯不過𣓀栗。

段注《左傳》莊二十四年文。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