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嵬的意思

嵬
播放 wéi ㄨㄟˊ
笔画 12画 部外笔画 10画
部首 山部 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 MRQC 仓颉 UHUI 郑码 LLNJ 五行 四角 22513 电码 1531 区位 5170 造字 形声字 统一码 U+5D6C
类型 二级字表现通表
笔顺编号 252325113554
笔顺名称 竖、竖折/竖弯、竖、撇、竖、横折、横、横、撇、竖弯钩、撇折、点
相关查询 嵬的笔顺 嵬组词 嵬的成语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wéi(ㄨㄟˊ)

1〔崔~〕见“崔”

2高大

异体字

详细解释

wéi(ㄨㄟˊ)

〈形容词〉

(1) 山高大的样子

lofty

嵬,高不平也。 —— 《说文》

陟彼崔嵬。 —— 《诗·周南·卷耳》

维山崔嵬。 —— 《诗·小雅·谷风》

嵬岌(嵬嵬。高耸的样子);嵬崿(险峻);嵬峨(高大的样子);嵬岸(高傲的样子);嵬崔(高耸的样子);嵬崛(高大貌)

(2) 高。通“巍”

high

嵬,高也。 —— 《广雅》

(3) 险诈

sinister and crafty

(4) 怪诞,奇异。通“傀”

strange

吾语汝学者之嵬容。 —— 《荀子·非十二子》

偷儒而罔…是学者之嵬也。

嵬说(狂妄不实的言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嵬

卷别正文・寅集中

位置第317頁,第35字

部首山部

康熙筆画13画 部外 10画

《集韻》:烏回切;《韻會》:魚回切;《正韻》:五回切,𡘋音巍。《說文》:高不平也。从山,諧鬼平聲。《爾雅・釋山》:石戴土謂之崔嵬。〔註〕石山上有土者。《詩・周南》:陟彼崔嵬。

,高大貌。班固〈西都賦〉:增盤崔嵬。

,《廣韻》、《正韻》:五罪切;《集韻》、《韻會》:五賄切,𡘋音頠──𡾋嵬,山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嵳峩㠑嵬。

《集韻》或作峞,通作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九上 位置第304頁,第17字

反切五灰切

说文解字:嵬高不平也。从山鬼聲。凡嵬之屬皆从嵬。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嵬山石崔嵬。高而不平也。

段注各本作高不平也四字。今依《南都賦》李注訂。有高而上平者。兀下曰高而上平,《爾雅》曰夷上洒下曰漘是也。《周南》。陟彼崔嵬。《釋山》曰:石戴土謂之崔嵬。《毛傳》曰:崔嵬,土山之戴石者。說似互異。依許云高不平,則《毛傳》是矣。惟土山戴石,故高而不平也。岨下云:石山戴土。亦與毛同。

从山。鬼聲。

段注此篆可入《山部》,而必立爲部首者,巍从此也。五灰切。十五部。

嵬的字谜

谜面:鬼头山(打一字)
谜底:嵬
解析:蟾蜍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

嵬字组词

嵬字开头组词

嵬字中间组词

嵬字结尾组词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