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叉的意思

叉
播放 chā ㄔㄚ 播放 chá ㄔㄚˊ 播放 chǎ ㄔㄚˇ 播放 chà ㄔㄚˋ
笔画 3画 部外笔画 1画
部首 又部 结构 单一结构
五笔 CYI 仓颉 EI 郑码 XSS 五行 四角 77403 电码 0643 区位 0071 造字 指事字 统一码 U+53C9
类型 常用字一级字表现通表
笔顺编号 544
笔顺名称 横撇/横钩、捺、点
相关查询 叉的笔顺 叉组词 叉的成语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hā(ㄔㄚ)

1交错

~腰。

2一头分歧便于扎取的器具

~子。

chá(ㄔㄚˊ)

1挡住,堵塞住,互相卡住

一辆车~在路口。

chǎ(ㄔㄚˇ)

1分开张开

~开两腿。

异体字

详细解释

chā(ㄔㄚ)

〈动词〉

(1) 指事。小篆为“又”(即手)上加一点,指出叉手的动向。本义:交错,交叉

(2) 手指相交错。也泛指一般的交错、交叉

cross

叉,手指相错也。 —— 《说文》。段注:“谓手指与物相错也。凡布指错物间而取之曰叉,因之凡岐头皆曰叉。”

凡八叉手而八韵成。 —— 《全唐诗话》

叉手。

(3) 刺;扎取

stick; work with a fork; fork

〈名词〉

(1) 古代的一种兵器,头有分杈

cha, a weapon in anciant China,which the end is forked

红漆了叉。 —— 元·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2) 叉子

fork

挺叉来往。 —— 《文选 ·潘岳·西征赋》。注:“叉,取鱼叉也。”

鱼叉;粪叉;叉竿(带叉头的竿)

(3) 两短直线相交所成的图形

cross

(4) 另见 chá;chǎ;chà

chá(ㄔㄚˊ)

〈动词〉

(1) 挡住,卡住

block up; jam

那大师傅就叉着门,不叫我们走。 —— 《儿女英雄传》

(2) 另见 chā;chǎ,chà

chǎ(ㄔㄚˇ)

〈动词〉

(1) 分开,成叉形

fork

(2) 另见 chā;chá;chà

chà(ㄔㄚˋ)

〈动词〉

(1) 用同“岔”。分岔

fork

(2) 使前进、谈话的方向偏向另一边

parry

(3) 另见 chā;chá;chǎ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叉

卷别正文・子集下

位置第165頁,第1字

部首又部

康熙筆画3画 部外 1画

《唐韻》:初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初加切,𡘋音差。《說文》:手指相錯。《玉篇》:指相交也。《增韻》:俗呼拱手曰叉手。柳宗元詩:入郡腰常折,逢人手盡叉。

,《酉陽雜俎》:蘇都識匿國有夜叉城,城舊有野叉,其窟見在。《唐書・酷吏傳》:監察御史李全交酷虐,號鬼面夜叉。

,《唐韻》:楚佳切;《集韻》:初佳切;《正韻》:初皆切,𡘋音釵──義同。

,《正韻》:婦人𡵨筓,同“釵”。

,《正韻》:兩枝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三下 位置第89頁,第7字

反切初牙切

说文解字:叉手指相錯也。从又,象叉之形。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叉手措相錯也。

段注謂手指與物相錯也。凡布指錯物閒而取之曰叉。因之凡岐頭皆曰叉。是以首筓曰叉。今字作釵。《魚部》鰸下云:大如叉股。譙周《異物志》曰:涪陵多大龜。其甲可以⺊。其緣中叉似瑇瑁。俗名曰靈叉。劉逵注《蜀都賦》,常璩述《華陽國志》,郭樸注《爾雅》皆用其語。緣中叉,謂緣可爲釵也。今《爾雅》注譌作緣中文似瑇瑁,俗呼爲靈龜。自賈公彥《周禮》疏所引巳然矣。

从又一。

段注此字今補。象指閒有物也。

象叉之形。

段注初牙切。古音在十六部。

叉的字谜

谜面:最后一点记心中(打字一)
谜底:叉

叉字组词

叉字开头组词

叉字中间组词

叉字结尾组词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