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𠧟的意思

𠧟

𠧟
播放 réng ㄖㄥˊ 播放 nǎi ㄋㄞˇ
笔画 8画 部外笔画 6画
部首 卤部 结构 左下包围结构
五笔 HLQN 仓颉 VYWK 郑码 IDOZ 统一码 U+209DF
笔顺编号 21253415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𠧟réng(ㄖㄥˊ)

1惊声

2往。也作“辸”

𠧟nǎi(ㄋㄞˇ)

1nǎi ㄋㄞˇ 同“迺”(乃)

异体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𠧟

卷别正文・子集下

位置第158頁,第14字

部首卜部

康熙筆画8画 部外 6画

《集韻》:如蒸切,音仍。《說文》:驚聲也。《玉篇》作𠧱,往也。

通作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𠧟”字头,请参考“”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五上 位置第150頁,第4字

反切如乘切

说文解字:迺驚聲也。从𠄎省,卤聲。籀文𠧟不省。或曰𠧟,往也。讀若仍。

鉉注臣鉉等曰:西(卤)非聲。未詳。

说文解字:迺古文𠧟

附注段注本「西」作「𠧧」,並云:「𠧧者,籀文西字。」鈕樹玉校錄:「迺即𠧱𠧟)之隸體。」清許溎祥《說文徐氏未詳說》引孔廣居曰:「《緜》之篇:『迺慰迺止』、『乃召司空』,一詩而兼用『迺』、『乃』;《秦(繹山)刻石》:『乃降專惠』、『𠧱今』皇帝,一碑而兼用『乃』、『𠧱』。是『乃』與『𠧟』本一字也。」

蔣注唐唐玄度《新加九經字樣》:今經典相承作迺,音乃。

蔣注清顧南原《隸辨》:《古文尚書》乃皆作𠧟,秦繹山碑亦作𠧟,從籀文西。碑作𠧱者,從古文西也。亦變作𰀾,經典相承用此𰀾字,碑變從辶(迺),今俗因之。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迺驚聲也。从弓省。卤聲。

段注卤聲宋本作西聲。不誤。趙鈔及俗刻作鹵聲。誤甚。从弓省者,从弓而未盡其曲折也。卤者,籒文西字。以西爲聲也。鍇本作从乃,卤省聲。非是。驚聲者,驚訝之聲。與乃字音義俱別。《詩》、《書》、《史》、《漢》發語多用此字作迺。而流俗多改爲乃。按《釋詁》曰:仍迺侯乃也。以乃釋迺。則本非一字可知矣。西聲則古音當在十三部。古音西讀如詵。又讀如仙。

籒文𠧟不省。

段注按此五字疑有誤。當作卤籒文㢴。《說文》之通例如此。

或曰𠧟

段注逗。鍇作隨非。

往也。

段注玄應書三引《倉頡篇》迺,往也。

讀若仍。

段注如乗切。按此三字不在卤聲之下而系於此。是或說往義之音則然也。仍孕字皆乃聲。一部與六部合音也。𠧟讀若仍。則謂从卤乃省聲。或說與前說迥異。今人迺讀乃。與或說相近。

说文解字:迺古文𠧟

段注𠧟本古文。此又古文之異者也。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