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栟的意思

栟

栟
笔画 12画 部外笔画 6画
部首 木部 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STGF 仓颉 ZCDYJ 郑码 FMAE 统一码 U+2F8E5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栟

卷别正文・辰集中

位置第535頁,第22字

部首木部

康熙筆画12画 部外 6画

《唐韻》:府盈切;《集韻》、《韻會》:𤰞盈切;《正韻》:補明切,𡘋音幷。《說文》:栟櫚,椶也。《正字通》:栟櫚木高一二丈,葉如蒲扇,葉下有毛如鬉,故謂之鬉櫚。亦作椶櫚。張衡〈南都賦〉:楈𣏛栟櫚。〔李善註〕皮可爲索。《唐書・南蠻傳》:訶陵國,雖大屋亦覆以栟櫚。

作幷。《史記・司馬相如傳》仁頻、幷閭,卽栟櫚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栟”字头,请参考“”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六上 位置第181頁,第8字

反切府盈切

说文解字:栟栟櫚也。从木幷聲。

附注段玉裁據《韻會》改作「栟櫚,椶也」。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栟栟櫚,

段注逗。

椶也。

段注各本奪椶字。今依《韵會》本補。《廣雅》,劉逵引《異物志》皆曰:栟櫚,椶也。《上林》、《甘泉賦》字作幷閭。《南都》、《吳都賦》字作栟櫚。許書有栟無櫚。櫚因栟之木旁而同之耳。

從木。幷聲。

段注府盈切。十一部。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