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𤅦的意思

𤅦

𤅦
播放 tán ㄊㄢˊ
笔画 24画 部外笔画 21画
部首 氵部 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IHLH 仓颉 EYWL 郑码 VIZI 统一码 U+24166
笔顺编号 441212534444412511251522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𤅦tán(ㄊㄢˊ)

1同“潭”

异体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中没收录“𤅦”字头,请参考“”字。

康熙字典:潭

卷别正文・巳集上

位置第650頁,第13字

部首水部

康熙筆画16画 部外 12画

《唐韻》、《正韻》:徒含切;《集韻》、《韻會》:徒南切,𡘋音覃──水名。《說文》:水,出武陵潭成玉山。

,深也。《前漢・揚雄傳》:潭思渾天。

,州名。《廣輿記》:長沙府,隋唐曰潭州。

,《集韻》、《正韻》𡘋徐心切,音尋──旁深也。與潯同。揚雄〈解嘲〉:或橫江潭而漁。

,《集韻》、《正韻》𡘋夷針切,音淫──浸潭,與浸淫同。司馬相如〈上林賦〉“浸潭促節〕,《漢書》作浸淫。

,《廣韻》、《集韻》𡘋以荏切,音{𣔸}──潭濼,水動搖貌。或作藫𤄶

,《集韻》:忍甚切,音荏──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𤅦”字头,请参考“”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十一上 位置第362頁,第9字

反切徒含切

说文解字:潭水。出武陵鐔成玉山,東入鬱林。从水𪉷聲。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潭潭水。出武陵鐔成王山。東入鬱林。

段注林字賸。當刪。俗人不知鬱爲水名。《漢志》洭水入鬱,離水入鬱,亦皆沾林矣。王,《集韵》引作玉。《韵會》引作五。《漢志》作玉。未審當何從。武陵郡鐔成,二志同。《前志》鐔成下曰:玉山,潭水所出。東至阿林入鬱。過郡二。行七百二十里。過郡二者,武陵鬱林也。今廣西潯州府阿林廢縣,漢縣也。鬱林郡廣鬱下曰:鬱水首受夜郞豚水。東至番禺郡四會入海。過郡四。行四千三十里。過郡四者,牂柯蒼梧鬱林南海也。潭水卽今福祿江。源出苗地。東南至今貴州黎平府西爲古州江。東至永從縣南。合彩江爲福祿江。入廣西畍。至桺城縣爲桺江。又東南經象州。至潯州府城北曰潯江。此爲廣西之右江。亦曰北江。合廣西左江。亦曰南江。卽所謂入鬱也。唐始置潯州。以北潯江爲名。潯江卽古潭水。古二字同音。因改其字耳。今人上流爲桺江。下流爲潯江。漢人統曰潭。下流亦曰澑。潭與澑實一水也。按鬱水,今嶺外之盤江。由雲南貴州廣西至廣東爲西江,入海者也。《淮南書》曰:始皇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爲五軍。一軍守鐔成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寨。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埜之畍。一軍結餘干之水。皆謂今之嶺也。漢鐔成縣故城,在唐之朗溪縣,今之湖南沅州府黔陽縣。王山葢在嶺。故潭水流嶺外東入鬱也。嶺北之水多入沅。

从水。𪉷聲。

段注徒含切。應劭音淫。七部。按今義訓爲深。取從覃之意也。或訓水側。與潯同也。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