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𢾘的意思

𢾘

𢾘
笔画 13画 部外笔画 9画
部首 攴部 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 GHTP 仓颉 MKINO 郑码 AIMW 统一码 U+22F98
笔顺编号 121213134454

异体字

详细解释

𢾘

(1) 同“望”。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中没收录“𢾘”字头,请参考“”字。

康熙字典:望

卷别正文・辰集上

位置第505頁,第29字

部首月部

康熙筆画11画 部外 7画

《唐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𡘋𧧄。《說文》: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从亡、朢省聲。《釋名》:望,惘也,視遠惘惘也。《詩・邶風》:瞻望弗及。

,《詩・大雅》:令聞令望。〔疏〕爲人所觀望。

,《孟子》:望望然去之。〔趙岐註〕慚愧之貌也。〔朱傳〕去而不顧之貌。

,《博雅》:覗也。《韻會》:爲人所仰曰望。又,責望。又,怨望。

,祭名。《書・舜典》:望于山川。〔傳〕皆一時望祭之。《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望者何,望祭也。

,《廣韻》、《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𡘋音亡──義同。《詩・小雅》:萬夫所望。〔釋文〕協韻音亡。

,《釋名》: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在望也。《易・小畜》:月幾望。《左傳・桓三年》〔疏〕:月體無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卽爲弦,全照乃成望。

《韻會》:从壬,譌从王。《說文》:日月之望作朢,瞻望之望作望。今通作望,而古文制字之義遂亡。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