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𠸶的意思

𠸶

𠸶
笔画 13画 部外笔画 10画
部首 口部 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 KKDN 仓颉 RRIKV 郑码 JJSS 统一码 U+20E36
笔顺编号 2512511344415

异体字

详细解释

𠸶

(1) 同“丧”。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𠸶

卷别正文・丑集上

位置第201頁,第13字

部首口部

康熙筆画13画 部外 10画

《說文》喪本字,从哭、从亡。〇〔按〕《字彙》作𠸶,附九畫,非。今攺正。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𠸶”字头,请参考“”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二上 位置第46頁,第11字

反切息郞切

说文解字:喪亡也。从哭从兦。會意。兦亦聲。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喪』字,假借『桑』字,加『口』形為分化符號,『口』形由二至五不等。其後『桑』形訛變得失去了表音功能,於是金文在字的下方變成『亡』形。」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喪亡也。

段注《亡部》曰:亡,逃也。亡非死之謂。故《中庸》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尙書大傳》曰:王之於仁人也。死者封其墓。況於生者乎。王之於賢人也。亡者表其閭。況於在者乎。皆存亡與生死分別言之。凶禮謂之喪者,鄭《禮經目錄》云不忍言死而言喪。喪者,棄亡之辭。若全居於彼焉。己失之耳。是則死曰喪之義也。公子重耳自偁身喪,魯昭公自偁喪人。此喪字之本義也。凡喪失字本皆平聲。俗讀去聲,以別於死喪平聲。非古也。

从哭亡。亡亦聲。

段注此從《禮記・奔喪》之禮《釋文》所引。息郞切。十部。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