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圻的意思

圻
播放 ㄑㄧˊ 播放 yín ㄧㄣˊ
笔画 7画 部外笔画 4画
部首 土部 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FRH 仓颉 GHML 郑码 BPD 五行 四角 42121 电码 0967 区位 3652 造字 形声字 统一码 U+573B
类型 二级字表现通表
笔顺编号 1213312
笔顺名称 横、竖、提、撇、撇、横、竖
相关查询 圻的笔顺 圻组词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í(ㄑㄧˊ)

1地的边长

2方千里之地:“今土数~而郢是城,不亦难乎”

yín(ㄧㄣˊ)

1同“垠”,边际

异体字

详细解释

qí(ㄑㄧˊ)

〈名词〉

(1) 形声。从土,斤声。《说文》中与“垠”同字。本读 yǐn。本义:边际

(2) 畿,京畿。古称天子直辖之地。亦指京城所领的地区

capital

矧惟若畴圻父。 —— 《书·酒诰》。郑注:“谓司马主封畿之事。”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圻父(古官名。掌封畿内军事);圻甸(天子的领地,天子之地方千里,千里之内谓之“圻甸”);圻郊(都邑的郊野)

(3) 疆界;地域

boundary

万千里曰王圻。 —— 《周书·职方》。注:“界也。”

今土数圻。 —— 《左传·昭公三十三年》

化协殊裔,风衍遐圻。 —— 晋· 陆机《辩亡论上》

(4) 曲岸。通“碕

bent shore

汤泉发云潭,焦烟起石圻。 —— 鲍照《苦热行》

圻岸屡崩奔。 ——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圻岸(曲岸)

(5) 另见 yín

yín(ㄧㄣˊ)

〈名词〉

(1) 同“垠”。边际

boundary

四达无境,通于无圻。 —— 《淮南子·倏真》

(2) 另见 qí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圻

卷别正文・丑集中

位置第224頁,第19字

部首土部

康熙筆画7画 部外 4画

《廣韻》、《集韻》、《韻會》𡘋渠希切,音祈──界也,王畿千里爲圻。《左傳・昭二十一年》:天子之地一圻。

,圻父司馬,掌封畿之兵甲。《書・酒誥》:圻父薄違。〔註〕薄,廹也,廹逐違命者也。

,與垠通,地埒岸也。《淮南子・俶眞訓》:四達無竟,通于無圻。《周禮・春官・典瑞》〔疏〕:瑑有圻鄂,上起若篆之文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圻”字头,请参考“”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十三下 位置第455頁,第13字

反切語斤切

说文解字:垠地垠也。一曰岸也。从土𥃩聲。

说文解字:垠垠或从斤。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垠𡋳㖾也。

段注咢字各本無。今補。玄應書卷八引圻,地圻咢也。《文𨕖・七發》注引圻,地圻堮也。堮者,後人增土。咢則許書本然。淺人以咢爲怪。因或改或刪耳。按古者邊畍謂之垠咢。《周禮・典瑞》、《輈人》、《禮記・郊特牲》、《少儀》、《哀公問》五注皆云圻鄂。圻或作沂。張平子《西京賦》作垠鍔。注引許氏《淮南子注》曰:垠鍔,端厓也。《甘泉賦》李注曰:鄂,垠鄂也。按垠亦作圻。或作沂者叚借字。《淮南書》亦作㙬。《玉篇》曰:古文也。咢作鄂作鍔者,皆叚借字。或作𡓐𡑇者,異體也。咢者,譁訟也。叚借之,毛詩鄂不韡韡。鄂葢本作咢。毛傳曰:咢猶咢咢然,言外發也。箋云:承華者曰咢,不當作柎。柎,咢足也。毛意本謂花瓣外出者。鄭牋則以詩上句爲華,不謂蒂。故謂咢爲下系於蒂,而上承華瓣者。毛云:咢咢猶今人云齾齾。毛、鄭皆謂其四出之狀。《長笛賦》注,《字林》始有从卪之鄂,垠咢字之別體也。俗卪阝混殽,故作鄂不作卾,物之邊畍有齊平者。有高起者,有捷業如鋸齒者,故統𧦝之曰垠咢。有單言垠,單言咢者。如《甘泉賦》旣云亾鄂,又曰無垠是也。故許以地垠咢釋垠。《廣韵》曰:圻,圻堮,又岸也。正本《說文》。

从土𥃩聲。

段注語斤切。十三部。《廣韵》又語巾切。

一曰岸也。

段注岸者,水厓陖而高者也。亦曰垠。

说文解字:垠垠或从斤。

段注斤聲也。古斤聲與幾聲合韵冣近。故《周禮》故書畿爲近,《田部》曰:以遠近言之則言畿也。鄭曰:畿猶限也。是王畿可作王圻。王圻亦可作王垠也。

圻字组词

圻字开头组词

圻字结尾组词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