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有谋略的成语

形容有谋略的成语


1运筹帷幄 [ yùn chóu wéi wò ]

解释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2步步为营 [ bù bù wéi yíng ]

解释 步:古时五尺为步;步步:表示距离近;营:军事营垒。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现常用来比喻行动、做事谨慎;稳扎稳打。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

3足智多谋 [ zú zhì duō móu ]

解释 足够的才智;大量的计谋。形容善于动脑筋出主意。谋:计谋。

出处 元 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老夫遍观朝中,足智多谋,无如司徒者。”

4大智若愚 [ dà zhì ruò yú ]

解释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出处 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5智勇双全 [ zhì yǒng shuāng quán ]

解释 智:智谋。智谋和勇敢两方面都齐备。指既有智慧;又很勇敢。

出处 元 关汉卿《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寸铁在手,万夫不当之勇。”

6聪明伶俐 [ cōng míng líng lì ]

解释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你是聪明伶俐的人,也须识些轻重。”

7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解释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8大展宏图 [ dà zhǎn hóng tú ]

解释 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展:把卷着的画轴舒张开来;比喻实现;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或计划)。

出处 唐 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启中兴之宏图,当太平之昌历。”

9学富五车 [ xué fù wǔ jū ]

解释 学问很多;有五车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富:丰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书很多。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10勇而无谋 [ yǒng ér wú móu ]

解释 虽然勇敢;但是缺乏谋略;常指靠蛮力而不靠智慧的人。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荀攸》:“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

11文韬武略 [ wén tāo wǔ lüè ]

解释 文有计谋;武有策略。指智勇双全。韬、略:《六韬》、《三略》是古代的兵书;后来称用兵的计谋策略叫韬略。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你便有文韬武略,怎逃出地网天罗?”

12多谋善断 [ duō móu shàn duàn ]

解释 多作谋划;善于判断。

出处 晋 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13心长发短 [ xīn cháng fà duǎn ]

解释 心长:智谋深;发短:指年老。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14策无遗算 [ cè wú yí suàn ]

解释 策:计谋,策划;算:计划,筹谋。所出的谋略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

出处 《北齐书 幼主纪》:“以策无遗算,乃益骄纵。”

15发短心长 [ fà duǎn xīn cháng ]

解释 发短:指年老;心长:智谋深。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16草船借箭 [ cǎo chuán jiè jiàn ]

解释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17多谋善虑 [ duō móu shàn lǜ ]

解释 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出处 清·李渔《凰求凤·画策》:“你是个多谋善虑之人,何不替我筹度一番,行了这个方便也好。”

18胆略兼人 [ dǎn lüè jiān rén ]

解释 胆略:勇气和智谋;兼:加倍;兼人:超过别人。形容胆量和谋略胜过常人。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

19力屈计穷 [ lì qū jì qióng ]

解释 屈:穷尽。力量智谋都已用完。

出处 《纪闻·吴保安》:“吾今在厄,力屈计穷。”

20大谋不谋 [ dà móu bù móu ]

解释 具有远大谋略的人,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谋略。

出处 《六韬·武韬·发启》:“大谋不谋,大勇不勇。”

21不世之略 [ bù shì zhī lüè ]

解释 不世:不是每代都有的;略:谋略。不平凡的谋略。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4回:“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

22出谋画策 [ chū móu huà cè ]

解释 谋:谋略。画:筹划。制定计谋策略。常指为人出主意。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23殚谋戮力 [ dān móu lù lì ]

解释 竭尽智谋和精力。

出处 《诚意伯文集·赠谥太师文成诰》附《礼部会议》:“诚意伯刘基……同徐达、汤和辈殚谋戮力,奉翊我太祖高皇帝,削平海内,奄有中原。”

24老谋深算 [ lǎo móu shēn suàn ]

解释 老:老练;谋:计谋;深:很;算:打算。指周密地筹划;深远地打算。形容人老练精细;很有谋略。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9回:“沉毅哉!老谋深算,革命军之革命家。”

25神机妙算 [ shén jī miào suàn ]

解释 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出处 宋 赵佶《念奴娇》:“妙算神机,须信道,国手都无勍敌。”

26声东击西 [ shēng dōng jī xī ]

解释 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实际进攻西边。声:声张;击:打击。

出处 唐 杜佑《通典 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27借刀杀人 [ jiè dāo shā rén ]

解释 用别人的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别人去害人。

出处 明 汪廷讷《三祝记 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28高瞻远瞩 [ gāo zhān yuǎn zhǔ ]

解释 站得高;看得远。多形容目光远大。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这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29雄才大略 [ xióng cái dà lüè ]

解释 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才:才能;略:计谋。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30满腹经纶 [ mǎn fù jīng lún ]

解释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出处 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31暗度陈仓 [ àn dù chén cāng ]

解释 度:通“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出处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32出奇制胜 [ chū qí zhì shèng ]

解释 奇:奇兵;计;制胜:夺取胜利。①原指作战时运用奇兵或奇计;出敌人不意;制服敌人。②泛指用新奇的、出人意外的办法获胜。

出处 唐 陆贽《论替换李楚琳》:“楚琳卒伍凡材,厮养贱品,因时扰攘,得肆猖狂,非有陷坚殪敌之雄,出奇制胜之略。”

33阴谋诡计 [ yīn móu guǐ jì ]

解释 暗地里策划做坏事的计谋。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大家如能个个像我,坦白地公开了自己的坏处,政治上用不着阴谋诡计。”

34大巧若拙 [ dà qiǎo ruò zhuō ]

解释 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35虚怀若谷 [ xū huái ruò gǔ ]

解释 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形容非常谦虚。谷:山谷。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36才华横溢 [ cái huá héng yì ]

解释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出处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37围魏救赵 [ wéi wèi jiù zhào ]

解释 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魏、赵:战国时的国名。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0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心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38博闻强识 [ bó wén qiáng zhì ]

解释 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39匹夫之勇 [ pǐ fū zhī yǒng ]

解释 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出处 《国语 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40孙庞斗智 [ sūn páng dòu zhì ]

解释 孙:孙膑;庞:庞涓。孙膑、庞涓各以智谋争斗。比喻昔日友人今为仇敌,各逞计谋生死搏斗。也比喻双方用计较量高下。

出处 《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41卓尔不群 [ zhuó ěr bù qún ]

解释 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42突然袭击 [ tū rán xí jī ]

解释 原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现多比喻突然加于别人的行动使人感到意外而难应付。

出处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这个突然袭击使大林大感狼狈,面红着。”

43出谋划策 [ chū móu huà cè ]

解释 谋:计谋;划:筹划。制定计谋策略。指为人出主意。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44深谋远虑 [ shēn móu yuǎn lǜ ]

解释 深:深入;周详;谋:谋划;计划;远:长远;虑:考虑;打算。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出处 汉 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45别具慧眼 [ bié jù huì yǎn ]

解释 慧:聪明;有才智。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

出处 宋 叶寘《爱日斋丛钞》:“(杨万里)又有《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46挈瓶之知 [ qiè píng zhī zhì ]

解释 挈瓶:汲水用的瓶,它装不了多少水。比喻知识浅薄,不能深明事理。

出处 《左传·昭公七年》:“虽有挈瓶之知(智),守不假器,礼也。”《战国策·赵策一》:“人有言,挈瓶之知(智),不失守器。”

47用尽心机 [ yòng jìn xīn jī ]

解释 心机:心里;计谋。什么心思都用上了。

出处 元 无名氏《隔江斗》第二折:“周公瑾用尽心机,诸葛亮未动先知。”

48宏才大略 [ hóng cái dà lüè ]

解释 杰出的才能和谋略。

出处 宋 苏洵《上皇帝书》:“若其宏才大略,不乐于小官而无闻焉者,使两制得以非常举之。”

49聪明智慧 [ cōng míng zhì huì ]

解释 智力过人,心思敏锐。

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不觉魏鹏渐渐长大……聪明智慧,熟于经史。”

50千伶百俐 [ qiān líng bǎi lì ]

解释 形容非常机灵。

出处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八回:“自小服侍小姐,生得千伶百俐,才一十五岁。”

51持久之计 [ chí jiǔ zhī jì ]

解释 持久:持之以久,即长久。长久的打算或谋略。

出处 《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52兵以诈立 [ bīng yǐ zhà lì ]

解释 兵:军事,战争;诈:欺骗。用兵作战要善于用计谋迷惑对立,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出处 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兵以诈立,以利功,以分合为变者也。”

53妙算神机 [ miào suàn shén jī ]

解释 形容智谋无穷,善于洞察形势,计策得当。

出处 宋·赵佶《念奴娇》:“妙算神机,须信道,国手都无勍敌。”

54计穷智短 [ jì qióng zhì duǎn ]

解释 计:计谋;穷:尽;智:智谋;短:缺少。计策用完了,才智也不够用了。形容已经想不出什么办法了。

出处 元 无名氏《百花亭》:“我为那贺家姐姐,烦恼的小生计穷智短了。”

55谋臣如雨 [ móu chén rú yǔ ]

解释 形容智谋之士极多。

出处 西汉·李陵《答苏武书》:“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

56算无遗策 [ suàn wú yí cè ]

解释 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出处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57绝圣弃智 [ jué shèng qì zhì ]

解释 圣、智:智慧,聪明。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这是古代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出处 先秦 孔子《老子》:“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58胸中甲兵 [ xiōng zhōng jiǎ bīng ]

解释 甲兵:披甲的士兵。比喻人具有军事才能。

出处 《魏书 崔浩传》:“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

59巧捷万端 [ qiǎo jié wàn duān ]

解释 巧捷:机灵敏捷。万端:变化极多。机灵敏捷,变化多端。形容动作或思维机敏,变化极多。

60腹中兵甲 [ fù zhōng bīng jiǎ ]

解释 兵甲:即甲兵,穿着盔甲的士兵。腹中装有士兵。比喻人有雄才谋略。

出处 《五朝名臣言行录·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仲淹》引《名臣传》:“……,夏人闻之,相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61伏龙凤雏 [ fú lóng fèng chú ]

解释 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出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62六出奇计 [ liù chū qí jì ]

解释 原指陈平所出的六条妙计。后泛指出奇制胜的谋略。

出处 《史记·陈丞相世家》:“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

63挈瓶之智 [ qiè píng zhī zhì ]

解释 挈瓶:汲水用的容量小的瓶子。比喻浅薄的知识或智谋。亦作“智类挈瓶”、“挈瓶之知”。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