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男子文武双全的成语

形容男子文武双全的成语


1文武双全 [ wén wǔ shuāng quán ]

解释 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出处 《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2能文能武 [ néng wén néng wǔ ]

解释 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三十八回:“能文能武,方是男子汉。”

3文武全才 [ wén wǔ quán cái ]

解释 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能文能武。文:文才;武:武艺。

出处 《旧五代史 和凝传》:“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尔宜谨事之。”

4文武兼备 [ wén wǔ jiān bèi ]

解释 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双全。亦作“文武兼济”、“文武兼全”。

出处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文武兼备,惟所施设。”

5秉文兼武 [ bǐng wén jiān wǔ ]

解释 犹言能文能武。

出处 唐 牛肃《纪闻 吴保安》:“李将军秉文兼武,受命专征。”

6国色天香 [ guó sè tiān xiāng ]

解释 原指牡丹花色香俱佳;后又指女子容貌出众。

出处 唐 李濬《松窗杂录》:“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7温文尔雅 [ wēn wén ěr yǎ ]

解释 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尔雅:文雅。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陈锡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8倾国倾城 [ qīng guó qīng chéng ]

解释 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外戚传下 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9风流倜傥 [ fēng liú tì tǎng ]

解释 风流:洒脱不拘、富有才学;倜傥:超逸豪爽;不拘束。有才华、有学识、风度洒脱豪爽;不拘于世俗礼节法度。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那卢生生得伟貌长髯,风流倜傥。”

10冰清玉洁 [ bīng qīng yù jié ]

解释 清:清澈;洁:洁白。像冰那样清澈;像玉那样洁白。也作“玉洁冰清”。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

出处 西汉 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11花容月貌 [ huā róng yuè mào ]

解释 如花妩媚的容颜;像圆月般的丰润的面貌。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12秀外慧中 [ xiù wài huì zhōng ]

解释 外表秀美;内心聪明。秀:秀美;慧:聪明。

出处 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13眉清目秀 [ méi qīng mù xiù ]

解释 眉、目:泛指容貌;清、秀:秀丽而不俗气。形容容貌清俊秀丽。

出处 元 李直夫《合同文学》第一折:“有个孩儿唤做安住,今年三岁,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个孩儿也。”

14才华横溢 [ cái huá héng yì ]

解释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出处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15才子佳人 [ cái zǐ jiā rén ]

解释 才子:有文学才华的男人;佳人:容貌美丽的女子。有才学的男子和美貌的女子。旧时指才华杰出的男子与容貌秀美的女子。旧时多指有爱情关系或婚姻关系匹配相当的男女。

出处 宋 晁补之《鹧鸪天》词:“夕阳荒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16沉鱼落雁 [ chén yú luò yàn ]

解释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17窈窕淑女 [ yǎo tiǎo shū nǚ ]

解释 窈窕:美好的样子。形容美好的姿态。淑:品德美好。指美好善良而文雅的女子。

出处 《诗经 周南 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8婀娜多姿 [ ē nuó duō zī ]

解释 婀娜:柔软而美好。形容各种轻盈软美的姿态。

出处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19才貌双全 [ cái mào shuāng quán ]

解释 形容人的才学高;容貌姣美。

出处 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风月瑞仙亭》:“孩儿见他文章绝代,才貌双全,必有荣华之日,因此上嫁了他。”

20文韬武略 [ wén tāo wǔ lüè ]

解释 文有计谋;武有策略。指智勇双全。韬、略:《六韬》、《三略》是古代的兵书;后来称用兵的计谋策略叫韬略。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你便有文韬武略,怎逃出地网天罗?”

21闭月羞花 [ bì yuè xiū huā ]

解释 闭:躲避;羞:害臊。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则为你闭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22剑胆琴心 [ jiàn dǎn qín xīn ]

解释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出处 元 吴莱《岁晚恍然有怀》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23文恬武嬉 [ wén tián wǔ xī ]

解释 文官武将都耽于安乐;不以国事为务。文:文官;武:武将。

出处 唐 韩愈《进撰平淮西碑文表》:“相臣将臣,文恬武嬉,习熟见闻,以为当然。”

24智勇兼全 [ zhì yǒng jiān quán ]

解释 同“智勇双全”。

出处 明·张凤翼《红拂记·奸宄觊觎》:“我一向颇有窥西京之意,叵耐杨素那老儿威名甚重,智勇兼全,故此掩甲收兵,未遂所愿。”

25能文善武 [ néng wén shàn wǔ ]

解释 能:能够,信任。指人文武双全。

出处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凭着我能文善武才人敌,俺父亲将我来许。”

26钟灵毓秀 [ zhōng líng yù xiù ]

解释 钟:汇聚;集中;毓:孕育;产生。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了!”

27冰雪聪明 [ bīng xuě cōng míng ]

解释 比喻人聪明非凡。

出处 唐 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坐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28文武之道 [ wén wǔ zhī dào ]

解释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

29兼资文武 [ jiān zī wén wǔ ]

解释 兼资:兼有。兼备有文才武略的人。指文武全才。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平陵朱云,兼资文武,患正有智略。”

30剑气箫心 [ jiàn qì xiāo xīn ]

解释 犹剑胆琴心。

出处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31文武兼济 [ wén wǔ jiān jì ]

解释 兼:并。文才与武艺兼具于一身,能文能武。

出处 明·无名氏《桃园结义》第一折:“平生正直刚强,文武兼济,喜看《春秋左传》。”

32横槊赋诗 [ héng shuò fù shī ]

解释 槊:长矛;赋:吟。横着长矛而赋诗。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出处 唐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抑扬哀悲离之作。”

33天生丽质 [ tiān shēng lì zhì ]

解释 天生:天然生成。丽质:美丽的姿容。形容女子妩媚艳丽。

出处 唐 白居易《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34琴心剑胆 [ qín xīn jiàn dǎn ]

解释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出处 元 吴莱《寄董与几》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35剑态箫心 [ jiàn tài xiāo xīn ]

解释 见“剑气箫心”。

出处 柳亚子《自题磨剑室诗词后》:“剑态箫心不可羁,已教终古负初期。”

36玉树临风 [ yù shù lín fēng ]

解释 形容人风度潇洒,秀美多姿。亦作“临风玉树”。

出处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20回:“其人品之美,翩翩皎皎,有如玉树临风。”

37蕙质兰心 [ huì zhì lán xīn ]

解释 蕙:一种香草;兰:兰花。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出处 宋·柳永《离别难》:“有天然蕙质兰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38允文允武 [ yǔn wén yǔn wǔ ]

解释 形容能文能武。

出处 《诗经 鲁颂 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39通文调武 [ tōng wén diào wǔ ]

解释 谓卖弄文才和武艺。

出处 明·无名氏《精忠记·严刑》:“我这里是甚麽衙门?谁许你通文调武,可恶!”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