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一幅画很美的成语

形容一幅画很美的成语


1栩栩如生 [ xǔ xǔ rú shēng ]

解释 形容形象逼真;如同活人一样。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生:活的。

出处 清 吴趼人《发财秘诀》:“那个人做得才和枣核般大,头便像一颗绿豆,手便像两粒芝麻,却做得须眉欲活,栩栩如生。”

2呼之欲出 [ hū zhī yù chū ]

解释 呼:招呼;之:代词;指代呼唤的对象;欲:就要。指好像叫他一声;他就会出来似的。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刻画十分生动。

出处 宋 苏轼《郭忠恕画赞序》:“空蒙寂历,烟雨灭没,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3活灵活现 [ huó líng huó xiàn ]

解释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出处 郁达夫《皋亭山》:“凡此种种,以及香灰疗病,娘娘托梦等最近的奇迹,他们都说得活灵活现。”

4美轮美奂 [ měi lún měi huàn ]

解释 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5万紫千红 [ wàn zǐ qiān hóng ]

解释 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的景象。现多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或景象繁荣兴旺。

出处 宋 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美不胜收 [ měi bù shèng shōu ]

解释 胜:尽;收:接收;领略。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见其鸿富,美不胜收。”

7百花齐放 [ bǎi huā qí fàng ]

解释 百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①各种各样的花卉同时开花。②现常比喻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也形容文化艺术和各行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哪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8画龙点睛 [ huà lóng diǎn jīng ]

解释 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出处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9画蛇添足 [ huà shé tiān zú ]

解释 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10引人入胜 [ yǐn rén rù shèng ]

解释 胜:引人进入佳境。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

出处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11鬼斧神工 [ guǐ fǔ shén gōng ]

解释 像是鬼神所为。形容技艺精湛高超;几乎不为人力所及。

出处 清 屈大均《端州访研歌和诸公》:“年来岩底采无余,鬼斧神工多得髓。”

12金碧辉煌 [ jīn bì huī huáng ]

解释 金碧;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辉煌:光辉灿烂。形容建筑物装饰陈设等异常绚丽精彩;光辉灿烂的样子。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绛纱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碧辉煌。”

13死气沉沉 [ sǐ qì chén chén ]

解释 形容没有一点生气。有时也形容意志消沉;缺少活力。

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吴渤》:“上海有官立的书报审查处,凡较好的作品,一定不准出版,所以出版界都是死气沉沉。”

14奄奄一息 [ yǎn yǎn yī xī ]

解释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15味同嚼蜡 [ wèi tóng jiáo là ]

解释 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味儿。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嚼:咀嚼。

出处 《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

16出神入化 [ chū shén rù huà ]

解释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17入木三分 [ rù mù sān fēn ]

解释 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出处 唐 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18五彩缤纷 [ wǔ cǎi bīn fēn ]

解释 五彩:原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后泛指多种颜色;缤纷:繁多交杂的样子。各种颜色错杂繁复。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铺设得五彩缤纷,当中摆了姊姊画的那一堂寿屏,两旁点着五六对青烛。”

19令人神往 [ lìng rén shén wǎng ]

解释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羡慕。

出处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今著述湮没,怅望当时蹈海之风,令人神往不已。”

20富丽堂皇 [ fù lì táng huáng ]

解释 富丽:华丽。堂皇:雄伟;盛大。豪华美丽、雄伟壮大。形容建筑物的宏伟壮丽;场面的盛大豪华。也形容诗文辞藻华丽。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只见当朝圣人出的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

21山清水秀 [ shān qīng shuǐ xiù ]

解释 清:纯净;秀: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 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22姹紫嫣红 [ chà zǐ yān hóng ]

解释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23惟妙惟肖 [ wéi miào wéi xiào ]

解释 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传神。惟:语气助词。

出处 宋 岳珂《英光堂帖赞》:“永之法,妍以婉,(米)芾之体,峭以健。马牛其风,神合志通;彼妍我峭,惟妙惟肖。”

24挥洒自如 [ huī sǎ zì rú ]

解释 挥洒;挥笔洒墨。指写诗、作文、写字、绘画;运用笔墨自如;不受拘束。也形容处理事务十分干练、娴熟。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家人送上一枝蘸满墨水的笔,珏斋提笔,在纸上挥洒自如的写了一百多字。”

25春意盎然 [ chūn yì àng rán ]

解释 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出处 季羡林《难忘的一家人》:“此时宴会厅里,必然是笑声四起,春意盎然,情谊脉脉,喜气融融。”

26春色满园 [ chūn sè mǎn yuán ]

解释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也作“满园春色”。

出处 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7云蒸霞蔚 [ yún zhēng xiá wèi ]

解释 蒸:升腾;蔚:聚集。像云霞涌聚。形容绚丽华美。

出处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 冯溥》:“且海内文人,云蒸霞蔚,鳞集京师,真千古盛事。”

28炉火纯青 [ lú huǒ chún qīng ]

解释 纯:纯粹;青:蓝色的;纯青:炉火的温度达到最高点。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焰从红色转成纯青色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诣已达到了精湛、纯熟、完美的地步。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29琼楼玉宇 [ qióng lóu yù yǔ ]

解释 宇:房屋;原指仙界中的楼台或月中宫殿。形容建筑华丽堂皇。

出处 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兼怀子由》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30窗明几净 [ chuāng míng jī jìng ]

解释 几:小桌。窗户和小桌子擦得明亮干净。形容收拾得非常整洁、明亮、干净。也作“明窗净几”;“净几明窗”。

出处 宋 洪迈《夷坚志》:“高堂素壁,无舒卷之劳;明窗净几,有坐卧之安。”

31繁花似锦 [ fán huā sì jǐn ]

解释 繁:多;锦:织有花纹的丝织品。无数色彩鲜艳的花;好像漂亮的锦缎。

出处 曹靖华《点苍山下金花娇》:“我们坐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听她谈起沙村公社来。”

32诗情画意 [ shī qíng huà yì ]

解释 原指诗歌绘画所蕴含的情感、意境。也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物。

出处 宋 周密《清平乐 横玉亭秋倚》词:“诗情画意,只在阑杆外,雨露天低生爽气,一片吴山越水。”

33跃然纸上 [ yuè rán zhǐ shàng ]

解释 跃然:跳跃;活跃的样子。形容好像活的一样;跳跃在纸面上。

出处 清 薛雪《一瓢诗话》:“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34郁郁葱葱 [ yù yù cōng cōng ]

解释 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出处 汉 王充《论衡 恢国》:“初者,苏伯阿望春陵气郁郁葱葱。”

35别具匠心 [ bié jù jiàng xīn ]

解释 别:独特的;具:具有;匠心:巧妙的心思。常指文学艺术上或其他方面具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也作“独具匠心”、“匠心独运”。

出处 唐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36仪态万方 [ yí tài wàn fāng ]

解释 仪态:容貌姿态;万方:多方面;指姿态多种多样。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姿态动人。

出处 汉 张衡《同声歌》:“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37一挥而就 [ yī huī ér jiù ]

解释 就:成。笔一挥就写(画)成了。

出处 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东坡一挥而就,不日传部下,纸为之贵。”

38湖光山色 [ hú guāng shān sè ]

解释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出处 宋 吴自牧《梦梁录》:“杭城湖光山色之美,钟为人物,所以清奇杰特,为天下冠。”

39半死不活 [ bàn sǐ bù huó ]

解释 半死:接近死亡;多指生命受到极大折磨、摧残的状况。没有精神;毫无生气;形容人精神不振或事业萧条。

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听说停刑的头一日,即是昨日,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不活的人,都收监了。”

40锦绣河山 [ jǐn xiù hé shān ]

解释 像锦绣一样美丽无比的祖国河山。形容美好的国土。

出处 唐 杜甫《清明二首》:“秦城数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41重峦叠嶂 [ 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

解释 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出处 唐·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

42行云流水 [ xíng yún liú shuǐ ]

解释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出处 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43丹青妙手 [ dān qīng miào shǒu ]

解释 善于运用色彩的巧妙的手(丹青:原指丹砂和青雘两种可制颜料的矿砂;后泛指绘画的颜色)。多指国画大师。

出处 唐 高蟾《金陵晚眺》:“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44青山绿水 [ qīng shān lǜ shuǐ ]

解释 泛称美好山河。

出处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下卷:“在夷陵,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

45如花似锦 [ rú huā sì jǐn ]

解释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同花朵、锦缎一般。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出处 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回:“那香屏自从嫁了周庸佑,早卸了孝服,换得浑身如花似锦。”

46点睛之笔 [ diǎn jīng zhī bǐ ]

解释 笔:文笔。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

出处 《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

47生动活泼 [ shēng dòng huó pō ]

解释 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活跃。

出处 毛泽东《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应当提倡讲话,应当是生动活泼的。”

48画中有诗 [ huà zhōng yǒu shī ]

解释 绘画当中具有诗意。形容画画得很好。

出处 宋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49争奇斗艳 [ zhēng qí dòu yàn ]

解释 互相争斗,以新奇艳丽来取悦于他人。亦作“争奇斗异”。

出处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芍药谱》:“名品相压,争妍斗奇,故者未厌,而新者已盛。”

50神来之笔 [ shén lái zhī bǐ ]

解释 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形容作品、文句精彩。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7回:“这三张东西,我自己画的也觉得意,真是神来之笔。”

51花团锦簇 [ huā tuán jǐn cù ]

解释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簇:丛聚;聚成一团。指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原指华丽高贵的服饰。形容五彩缤纷、繁华艳丽的景色。也形容衣饰华美的人群或文章辞藻华丽。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94回:“真是个花团锦簇!那一片富丽妖娆,真胜似天堂月殿,不亚于仙府瑶宫。”

52苍翠欲滴 [ cāng cuì yù dī ]

解释 苍:青色;翠:青绿色。翠绿的颜色像要滴下来。形容草木茂盛;充满生机。也形容文句精彩。

出处 宋 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53别有洞天 [ bié yǒu dòng tiān ]

解释 比喻另有一番境界。

出处 唐 章碣《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54妙笔生花 [ miào bǐ shēng huā ]

解释 生花:长出花朵。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出处 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55山明水秀 [ shān míng shuǐ xiù ]

解释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 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56嫣然一笑 [ yān rán yī xiào ]

解释 嫣然:美好的样子 。形容女子笑得很美的样子。也作“嫣然而笑”。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腰如束素,齿如舍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57奇花异卉 [ qí huā yì huì ]

解释 ①希奇少见的花草。语本《西京杂记》卷三:“奇树异草,靡不具植。”②喻指美妙的篇章作品等。

出处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白马寺》:“庭列修竹;檐拂高松,奇花异草,骈阗堦砌。”《西京杂记》卷三:“奇树异草,靡不具植。”

58暗香疏影 [ àn xiāng shū yǐng ]

解释 暗香:淡淡的香气;疏影:稀疏的影子。梅花的香味和姿态。指称梅花。

出处 宋 辛弃疾《和傅岩叟梅花》:“月淡黄昏欲雪时,小窗犹欠岁寒枝。暗香疏影无人处,唯有西湖处士知。”

59妙手丹青 [ miào shǒu dān qīng ]

解释 妙手:技能高超的人;丹青:绘画的颜料,比喻绘画的艺术。指优秀的画家。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庄濯江寻妙手丹青画了一幅‘登高送别图’,在会诸人,都做了诗。”

60茂林修竹 [ mào lín xiū zhú ]

解释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61铁画银钩 [ tiě huà yín gōu ]

解释 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出处 唐 欧阳洵《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62明月清风 [ míng yuè qīng fēng ]

解释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出处 明 沈采《千金记 遇仙》:“恋功名水上鸥,俏芒鞋尘内走,怎如明月清风随地有,到头来消受。”

63妍姿艳质 [ yán zī yàn zhì ]

解释 形容女子的体态容貌很美。

64仪态万千 [ yí tai wàn qiān ]

解释 见“仪态万方”。

出处 汉·张衡《同声赋》:“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65琪花瑶草 [ qí huā yáo cǎo ]

解释 琪、瑶:美玉。原为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后也形容晶莹美丽的花草。

出处 王毂《梦仙谣》:“前程渐觉风光好,琪花片片粘瑶草。”

66玉宇琼楼 [ yù yǔ qióng lóu ]

解释 ①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宫殿。②形容覆雪的楼宇。

出处 宋·苏轼《念奴娇·凭高眺远》词:“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明·何景明《嫦娥图》诗:“玉宇琼楼闭早秋,金蟾玉兔啼寒夜。”

67桃红柳绿 [ táo hóng liǔ lǜ ]

解释 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出处 元 贯云石《小梁州 春》:“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桃红柳绿映池塘。”

68长林丰草 [ cháng lín fēng cǎo ]

解释 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旧常喻隐居之地。

出处 三国 魏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69水天一色 [ shuǐ tiān yī sè ]

解释 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0水绿山青 [ shuǐ lǜ shān qīng ]

解释 形容山水景色艳丽如画。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闻铃》:“只是对此鸟啼花落,水绿山青,无非助朕悲怀。”

71下笔如神 [ xià bǐ rú shén ]

解释 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出处 《旧唐书 陆贽传》:“其于议论应对,明练理体,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

72通都大邑 [ tōng dū dà yì ]

解释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出处 唐 韩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强之间,而不知为备。”

73千回百转 [ qiān huí bǎi zhuǎn ]

解释 形容反复回旋或进程曲折。

出处 元 范居中《秋思》:“我这里千回右转自彷徨,撇不下多情数桩。”

74情文并茂 [ qíng wén bìng mào ]

解释 形容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文字都很美。

出处 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二汤》:“桐邑杨米人曾为二姬作《双珠记传奇》,情文并茂。惜尚秘之枕函,余未得而读之。”

75绿草如茵 [ lǜ cǎo rú yīn ]

解释 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76明日黄花 [ míng rì huáng huā ]

解释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出处 宋 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77分外妖娆 [ fèn wài yāo ráo ]

解释 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出处 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78风景不殊 [ fēng jǐng bù shū ]

解释 指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

出处 晋 王隐《晋书 王导传》:“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

79宜喜宜嗔 [ yí xǐ yí chēn ]

解释 见“宜嗔宜喜”。

出处 明·冯梦龙《挂枝儿·爱》:“爱你打我的手势儿娇,还爱你宜喜宜嗔也,嗔我时越觉得好。”

80匀红点翠 [ yún hóng diǎn cuì ]

解释 谓涂脂画眉。

出处 宋·陈师道《减字木兰花》词:“匀红点翠。取次梳妆谁得似。风柳腰枝。尽日纤柔属阿谁。”

81水碧山青 [ shuǐ bì shān qīng ]

解释 碧:青绿色。形容景色很美,艳丽如画。亦作“水绿山青”。

出处 唐·刘禹锡《洛中逢韩七中丞之笑兴口号》:“骆驼桥上苹风起,鹦鹉杯中箸雨青,水碧山青知好处,开颜一笑问何人。”

82神工意匠 [ shén gōng yì jiàng ]

解释 形容建筑、绘画等构思精妙,非人力所能为。

出处 赵朴初《平等院》诗:“岂只是象教庄严继盛唐?更别有神工意匠。”

83千岩竞秀 [ qiān yán jìng xiù ]

解释 岩:山崖;竞:竞赛。重山叠岭的风景好象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84笔底春风 [ bǐ dǐ chūn fēng ]

解释 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出处 元 黄溍《瑶池春宴图》诗:“西飞青雀几时还,贝阙琳宫缥缈间,笔底春风殊未老,蟠桃积核已如山。”

85干云蔽日 [ gān yún bì rì ]

解释 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高大。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86风清月朗 [ fēng qīng yuè lǎng ]

解释 风凉爽,月明亮。

出处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支诺皋下》:“时春季夜间,风清月朗。”

87月夕花朝 [ yuè xī huā zhāo ]

解释 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出处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则待要爱纤腰,可便似柔条,不离了舞榭歌台,不俫更那月夕花朝,想当日个按六幺,舞霓裳未了,猛回头烛灭香消。”

88批红判白 [ pī hóng pàn bái ]

解释 批:削;判:分开;红、白:指花卉。嫁接花木。

出处 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李氏仁丰园》:“今洛阳良工巧匠,批红判白,接以他木,与造化争妙,故岁岁益奇。”

89茅茨土阶 [ máo cí tǔ jiē ]

解释 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光武帝纪一》:“礼有损益,质文无常,茅茨土阶,致其肃也。”

90姚黄魏紫 [ yáo huáng wèi zǐ ]

解释 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魏紫: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仁溥家。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后泛指名贵的花卉。

出处 宋·欧阳修《绿竹堂独饮》诗:“姚黄魏紫开次第,不觉成恨俱零凋。”

91挥毫落纸 [ huī háo luò zhǐ ]

解释 毫:毛笔。指写字或作画。

出处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挥毫落纸如云烟。”

92皓月千里 [ hào yuè qiān lǐ ]

解释 范围极为广阔的千山万水都处于皎洁的月光照射之下。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暗和。

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

93宜嗔宜喜 [ yí chēn yí xǐ ]

解释 意思是不论生气,还是高兴,总是很美的。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呀,谁想着寺里遇神仙!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

94银河倒泻 [ yín hé dào xiè ]

解释 泻:水从高处往下直流。象银河里的水倒泻下来。形容雨下得极大,象泻下来的一样。

出处 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95烟波钓徒 [ yān bō diào tú ]

解释 烟波: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钓:钓鱼。旧指隐逸于渔的人。

出处 《新唐书·张志和传》:“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

96挥翰成风 [ huī hàn chéng fēng ]

解释 翰:鸟毛,指毛笔。握笔写字,腕下生风。形容写字作画极为快捷和熟练。

出处 清·李渔《意中缘·名逋》:“终日价挥翰成风,泼墨如雨,给不尽好事之求。”

97纷红骇绿 [ fēn hóng hài lǜ ]

解释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出处 唐 柳宗元《袁家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

98草长莺飞 [ cǎo zhǎng yīng fēi ]

解释 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出处 南朝 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99丹青不渝 [ dān qīng bù yú ]

解释 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料,不易褪色。始终不渝,光明显著。

出处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善注:“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