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大雪纷飞的成语

形容大雪纷飞的成语


1冰天雪地 [ bīng tiān xuě dì ]

解释 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

出处 清 蒋士铨《鸡毛房》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2天寒地冻 [ tiān hán dì dòng ]

解释 天气非常寒冷;大地到处结冰。

出处 宋 王十朋《南州春色》词:“莫恨东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

3风花雪月 [ fēng huā xuě yuè ]

解释 泛指四时景色。原指封建文学里描写自然景物四种对象。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思想感情 不健康的诗文。也比喻风流场中男女间恋爱的风流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出处 宋 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4纷纷扬扬 [ fēn fēn yáng yáng ]

解释 纷纷:众多。扬扬:飘落的样子。形容雪、花、叶等飘落的样子。也形容杂乱地传扬;议论纷纷。

出处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时遇冬初,纷纷扬扬下着这一天大雪。”

5傲霜斗雪 [ ào shuāng dòu xuě ]

解释 傲视寒霜,抗击白雪。形容不畏严寒。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出处 《上饶集中营 炼狱散记》:“墙上草,风吹摇摆、霜冻枯萎;而腊梅,却傲霜斗雪,开出满树繁花。”

6大雪纷飞 [ dà xuě fēn fēi ]

解释 纷:多而杂乱。雪片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下得大。

出处 鲁迅《“大雪纷飞”》:“在江浙,倘要说出‘大雪纷飞’的意思来……大抵用‘凶’,‘猛’或‘厉害’,来形容这下雪的样子。”

7粉妆玉砌 [ fěn zhuāng yù qì ]

解释 用白粉装饰;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也形容女子皮肤白嫩。

出处 《第一场雪》:“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8雪虐风饕 [ xuě nüè fēng tāo ]

解释 虐:暴虐;饕:贪残。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出处 唐 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岁弊寒凶,雪虐风饕。”

9风雪交加 [ fēng xuě jiāo jiā ]

解释 风和雪同时袭来。

出处 元 程文海《浣溪沙 题湘水行吟》词:“风雪交加冻不醒,抱琴谁共赏《湘灵》。”

10鹅毛大雪 [ é máo dà xuě ]

解释 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出处 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11程门立雪 [ chéng mén lì xuě ]

解释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出处 《宋史 道学传二 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2白雪皑皑 [ bái xuě ái ái ]

解释 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出处 冰心《再寄小读者》:“白雪皑皑,山顶上悬着一钩淡黄色的新月。”

13六出纷飞 [ liù chū fēn fēi ]

解释 六出:雪花六角,因别称“六出”。大雪纷纷。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14遮天迷地 [ zhē tiān mí dì ]

解释 同“遮天盖地”。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六回:“风起处遮天迷地,火来时烟飞焰裹。”

15雪窖冰天 [ xuě jiào bīng tiān ]

解释 窖:收藏东西的地洞。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出处 《宋史·朱弁传》:“叹马角之未生,魂销雪窖;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

16唇亡齿寒 [ chún wáng chǐ hán ]

解释 亡:没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17无声无息 [ wú shēng wú xī ]

解释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出处 鲁迅《书信集 1047 至胡风》:“一到里面去,即酱在无聊的纠纷中,无声无息。”

18铺天盖地 [ pū tiān gài dì ]

解释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卷二 志仁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遮天盖地。’”

19无穷无尽 [ wú qióng wú jìn ]

解释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出处 宋 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20雪中送炭 [ xuě zhōng sòng tàn ]

解释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出处 宋 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21嘘寒问暖 [ xū hán wèn nuǎn ]

解释 问冷问热;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嘘:缓缓吹气。

出处 冰心《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22寒冬腊月 [ hán dōng là yuè ]

解释 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出处 汉 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23报仇雪恨 [ bào chóu xuě hèn ]

解释 雪;洗刷;除去;恨:怨恨。报冤仇;解怨恨。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滥官害民贼徒,把我全家诛戮,今日正好报仇雪恨!”

24春寒料峭 [ chūn hán liào qiào ]

解释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9卷:“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25雪上加霜 [ xuě shàng jiā shuāng ]

解释 积雪上又添加寒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伊退步而立。师云:‘汝只解瞻前,不解顾后。’伊云:‘雪上更加霜!’”

26傲雪欺霜 [ ào xuě qī shuāng ]

解释 傲视白雪;欺凌寒霜。形容不怕严寒。又比喻人不畏逆境。

出处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梅花云:我这梅花……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欺霜夺第一。”

27天女散花 [ tiān nǚ sàn huā ]

解释 《维摩诘经·观众生品》中记载;以天女散花度菩萨和弟子的道行。后比喻大雪纷飞或抛洒东西的景象。

出处 《维摩经 观众生品》:“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28报仇雪耻 [ bào chóu xuě chǐ ]

解释 雪:洗刷;除去。报冤仇;除耻辱;也作“报怨雪耻”。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若先王之报仇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29缩手缩脚 [ suō shǒu suō jiǎo ]

解释 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缩:收缩。

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喊了许久,店家方拿了一盏灯,缩手缩脚的进来,嘴里还喊道:'好冷呀!'”

30偷寒送暖 [ tōu hán sòng nuǎn ]

解释 暗里照顾寒暖。比喻奉承拍马。也比喻对人关切。

出处 元 无名氏《神奴儿》:“看起来偷寒送暖,都是你这老弟子。”

31傲雪凌霜 [ ào xuě líng shuāng ]

解释 形容不畏严寒;傲然挺立于霜雪之中。

出处 宋 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32啼饥号寒 [ tí jī háo hán ]

解释 因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33漫天盖地 [ màn tiān gài dì ]

解释 遍布天地之间。

出处 清·蒲松龄《东郭外传》:“齐人漫天盖地说大话,把他那婆子喜的似风魔。”

34蝉不知雪 [ chán bù zhī xuě ]

解释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出处 汉·桓宽《盐伯论·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坚。”

35风刀霜剑 [ fēng dāo shuāng jiàn ]

解释 冷风似刀寒霜如剑。形容气候寒冷恶劣。也比喻周围人际环境恶劣严酷。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7回:“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36风雨凄凄 [ fēng yǔ qī qī ]

解释 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出处 《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37饱经霜雪 [ bǎo jīng shuāng xuě ]

解释 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

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孤吟》:“鸡皮瘦损,看饱经霜雪,丝鬓如银。”

38凄风苦雨 [ qī fēng kǔ yǔ ]

解释 形容天气恶劣;比喻处境悲惨凄凉。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39滴水成冰 [ dī shuǐ chéng bīng ]

解释 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出处 宋 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40冰天雪窖 [ bīng tiān xuě jiào ]

解释 窖:收藏物品的地下室。到处是冰和雪。形容极为寒冷的景象。

出处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四卷:“公子编修汝舟随侍,劝以节劳暂息。公慨然曰:‘二万里冰天雪窖,只身荷戈,未尝言苦,此时反惮劳乎?’”

41映雪读书 [ yìng xuě dú shū ]

解释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出处 《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42春回大地 [ chūn huí dà dì ]

解释 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出处 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岁杪雨雪连日闷题二首》:“树头雪过梅犹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43飞鸿印雪 [ fēi hóng yìn xuě ]

解释 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出处 宋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44飞鸿雪爪 [ fēi hóng xuě zhǎo ]

解释 见“飞鸿印雪”。

出处 清·陈维崧《风入松·纳凉》词:“浮世飞鸿雪爪,故山乱叶茅庵。”

45如汤沃雪 [ rú tāng wò xuě ]

解释 汤:热水;沃:浇。象用热水浇雪一样。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

出处 汉 枚乘《七发》:“小汴大歠,如汤沃雪。”

46一寒如此 [ yī hán rú cǐ ]

解释 一:竟然;寒:贫寒。竟然穷困到这样的地步。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一绨袍以赐之。”

47仗马寒蝉 [ zhàng mǎ hán chán ]

解释 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出处 《冷眼观》第30回:“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

48十冬腊月 [ shí dōng là yuè ]

解释 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出处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59回:“十冬腊月喝凉水,临死埋在灶火坑。”

49寒花晚节 [ hán huā wǎn jié ]

解释 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出处 宋·韩琦《重阳》诗:“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

50风卷残雪 [ fēng juǎn cán xuě ]

解释 卷:收。大风把残存的雪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5回:“都一阵风卷残雪,吃了个精光,就忘了教平安儿吃。”

51风霜雨雪 [ fēng shuāng yǔ xuě ]

解释 比喻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

出处 元 马致远《黄梁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

52啮雪吞毡 [ niè xuě tūn zhān ]

解释 汉朝苏武被匈奴单于囚禁于大窖中,不供应饮食,苏武乃嚼雪混同毡毛而吞食。事见《汉书·苏建传》。后用以比喻困境中艰难的生活。

出处 明 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十一出:“啮雪吞毡,苏卿犹健;餐松食柏,到做得神仙侣。这糠呵!纵然吃些何虑?”

53报雠雪恨 [ bào chóu xuě hèn ]

解释 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

出处 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存得堂堂七尺身,也不敢望遂风云,报雠雪恨。”

54映雪囊萤 [ yìng xuě náng yíng ]

解释 形容夜以继日,苦学不倦。

出处 晋孙康家贫,冬夜映雪光读书;晋车胤家贫,夏夜练囊盛萤,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事见《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晋书 车胤传》。

55沉冤莫雪 [ chén yuān mò xuě ]

解释 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莫雪:无法昭雪。长期得不到昭雪的冤屈。

出处 唐 于逖《灵应传》:“潜遁幽岩,沉冤莫雪。

56聚萤映雪 [ jù yíng yìng xuě ]

解释 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映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出处 《北史·崔赜传》:“未尝聚萤映雪悬头刺股,读《论》唯取一篇,披《庄》不过盈尺。”

57聚萤积雪 [ jù yíng jī xuě ]

解释 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出处 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守着那聚萤积雪看书窗,几时得出为破虏三将军,入为治国头厅相?”

58集萤映雪 [ jí yíng yìng xuě ]

解释 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出处 南朝 梁 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既笔耕为养,亦拥书成学,至乃集萤映雪,编蒲辑柳。”

59鸿爪雪泥 [ hóng zhǎo xuě ní ]

解释 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语本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出处 语出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留爪印。”

60挑雪填井 [ tiāo xuě tián jǐng ]

解释 比喻劳而无功。

出处 唐·顾况《行路难三首》:“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炊沙作饭岂堪吃。”宋·释正受《嘉泰普灯录》:“多少痴禅和尚挑雪去填井。”

61瑞雪霏霏 [ ruì xuě fēi fēi ]

解释 指预兆丰年的大雪纷飞。

62碧海青天 [ bì hǎi qīng tiān ]

解释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出处 唐 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63冰天雪窑 [ bīng tiān xuě jiào ]

解释 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出处 《宋史·朱弁传》:“叹马角之未生,魂消雪窑;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

64冰消雪释 [ bīng xiāo xuě shì ]

解释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出处 靳以《被煎熬的心》:“父亲已经在楼梯口那里等她,好象原想申斥她几句,看到她便什么都冰消雪释的样子,只在急急地问她是不是医院出了什么事。”

65凛如霜雪 [ lǐn rú shuāng xuě ]

解释 同“凛若冰霜”。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只是她那艳如桃李之中却又凛如霜雪,对了光儿好似照着了那秦宫宝镜一般,晃得人胆气生寒,眼光不定。”

66卧雪眠霜 [ wò xuě mián shuāng ]

解释 睡卧在霜雪之上,比喻艰苦的流浪生活。

出处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假若俺高皇差你个梅香,背井离乡,卧雪眠霜,若是他不恋春风画堂,我便官封你一字王。”

67囊萤照雪 [ náng yíng zhào xuě ]

解释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出处 《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68如汤泼雪 [ rú tāng pō xuě ]

解释 同“如汤沃雪”。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如今青州只凭呼延灼一个。若是拿得此人,觑此城子,如汤泼雪。”

69如汤浇雪 [ rú tāng jiāo xuě ]

解释 同“如汤沃雪”。

出处 《南史·王莹传》:“丈人一旨,如汤浇雪耳。”

70如汤灌雪 [ rú tāng guàn xuě ]

解释 同“如汤沃雪”。

出处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王言》:“则民之充恶,如汤之灌雪焉。”

71寒木春华 [ hán mù chūn huá ]

解释 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刘应之曰:‘既有寒木,又发春华,何如也?’”

72程门飞雪 [ chéng mén fēi xuě ]

解释 程:宋代理学家程颐。比喻尊师重教。

出处 鲁迅《书信集·致许广平》:“程门飞雪,贻误多时。”

73雪案萤灯 [ xuě àn yíng dēng ]

解释 同“雪窗萤几”。

出处 元·鲜于必仁《折桂令·书》:“送朝昏雪案萤灯,三绝韦编。”

74雪耻报仇 [ xuě chǐ bào chóu ]

解释 雪:洗掉。洗掉耻辱,打击仇敌。亦作“报仇雪耻”。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

75餐风啮雪 [ cān fēng niè xuě ]

解释 形容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 明 张景《飞丸记 月下伤怀》:“一痛爷娘,餐风啮雪;二伤姑妈,替死超生。”

76餐风茹雪 [ cān fēng rú xuě ]

解释 形容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 贺宜《儿童文学选>序言》:“作品热情地歌颂了这些搬山填谷、餐风茹雪的建设者的艰辛劳动,和他们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无限忠诚尽职。”

77鸿泥雪爪 [ hóng ní xuě zhǎo ]

解释 见“鸿爪雪泥”。

出处 《筱园诗话》卷四引清·吴牧驺《题吴和甫学使纪游图》诗:“使君蒿目意不愉,遣兴忽写卧游图。鸿泥雪爪无处无,一一俱请丹青摹。”

78啮雪餐毡 [ niè xuě cān zhān ]

解释 比喻困境中的艰难生活。

出处 《群音类选 祝发记 分食寄姑》:“信熊掌和鱼怎得兼,便有龙肝凤髓,也只合啮雪餐毡。”

79囊萤映雪 [ náng yíng yìng xuě ]

解释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出处 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80囊萤积雪 [ náng yíng jī xuě ]

解释 囊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出处 元·乔孟符《金钱记》第三折:“便好道君子不重则不威,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凿壁偷光,则学乱作胡为。”

81积雪囊萤 [ jī xuě náng yíng ]

解释 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出处 元·郑光祖《梅香》第一折:“使小姐振厥家声,又何须悬头刺股、积雪囊萤,那里也齐家治国、显姓扬名。”

82鸿飞雪爪 [ hóng fēi xuě zhǎo ]

解释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后因用“鸿飞雪爪”谓世事变易。

出处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

83冰魂雪魄 [ bīng hún xuě pò ]

解释 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出处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海叙不遇》:“诗曰:‘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销。’”

84欺霜傲雪 [ qī shuāng ào xuě ]

解释 欺:欺凌。傲:傲视,傲岸。霜雪本是寒冷之物,而对此敢于欺凌傲视。比喻坚贞不屈、气势非凡的精神。

出处 宋·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85滚汤泼雪 [ gǔn tāng pō xuě ]

解释 滚:液体沸腾;汤:开水。沸水倒在冰雪上,雪很快就溶化。形容极为容易。

出处 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124回:“这一场大战,只杀得天翻地覆,滚汤泼雪,转眼间尸横满地,血水直流。”

86冬日夏云 [ dōng rì xià yún ]

解释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出处 宋·陈恬《程伯淳赞》:“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

87冰肌雪肠 [ bīng jī xuě cháng ]

解释 比喻身心洁白,没有污点。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筵席》:“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吐不尽鹃血满胸。”

88号寒啼饥 [ háo hán tí jī ]

解释 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89寒蝉仗马 [ hán chán zhàng mǎ ]

解释 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出处 《新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90岁寒三友 [ suì hán sān yǒu ]

解释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出处 元·白朴《朝中措》:“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

91松柏后凋 [ sōng bǎi hòu diāo ]

解释 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92洪炉点雪 [ hóng lú diǎn xuě ]

解释 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马上就会融化。比喻对问题领会极快。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佛印师四调琴娘》:“他原是明悟禅师转世,根气不同,所以出儒入墨,如洪炉点雪。”

93程门度雪 [ chéng mén dù xuě ]

解释 程:宋代理学家程颐。比喻尊师重教。

出处 清·金埴《不下带编》第一卷:“一架绳床共众同,坐虚使院仰清风。独惭三十无能立,难向程门度雪中。”

94红炉点雪 [ hóng lú diǎn xuě ]

解释 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立即融化。比喻领悟、接受迅速,思想改变快。

出处 《高子遗书·会语》:“颜子克己,若红炉点雪,不必言难,天下归仁。”

95萤灯雪屋 [ yíng dēng xuě wū ]

解释 指勤学苦读。同“萤窗雪案”。

出处 宋 叶適《石洞书院记》:“游之兴废,家之盛衰占焉;学之兴废,人之盛衰占焉。学不待地也,萤灯雪屋,苟取尺寸,而圣贤之业可成矣。”

96萤窗雪案 [ yíng chuāng xuě àn ]

解释 为勤学苦读的典实。

出处 《晋书 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97露纂雪钞 [ lù zuǎn xuě chāo ]

解释 见“露钞雪纂”。

出处 郑逸梅《陈瘦愚编年词选》序:“露纂雪钞,累累成帙。”

98寒心酸鼻 [ hán xīn suān bí ]

解释 寒心:心中战粟;酸鼻:鼻子辛酸。形容心里害怕而又悲痛。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

99云起雪飞 [ yún qǐ xuě fēi ]

解释 如云兴起,如雪飘飞。比喻乐曲悠扬,变化有致。

出处 汉·张衡《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