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是个人才的成语

形容是个人才的成语


1出类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释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2人才济济 [ rén cái jǐ jǐ ]

解释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闰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

3出口成章 [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

解释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4济济一堂 [ jǐ jǐ yī táng ]

解释 济济:人多的样子;堂:大厅。形容很多的人汇聚在一起。

出处 清 归庄《静观楼讲义序》:“今也名贤秀士,济济一堂,大义正言,洋洋盈耳。”

5求贤若渴 [ qiú xián ruò kě ]

解释 贤:有才能的人。形容寻求优秀人才心情十分迫切;就像口渴想喝水一样。

出处 《隋书 韦世康传》:“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

6人才辈出 [ rén cái bèi chū ]

解释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辈出:成批地连续出现。有才能的人一批接一批涌来。形容人才一批接一批不断涌现。

出处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第六》:“犹之诗、赋、古文以及时艺,其中人才辈出,一人胜似一人。”

7经天纬地 [ jīng tiān wěi dì ]

解释 经、纬:南北纵线为经;东西横线为纬;引申为治理、规划。比喻经营规划治理。形容人的才能极大。

出处 《国语 周语》:“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北周 庾信《拟连珠》:“盖闻经天纬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

8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解释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9博学多才 [ bó xué duō cái ]

解释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出处 《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10才华横溢 [ cái huá héng yì ]

解释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出处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11栋梁之材 [ dòng liáng zhī cái ]

解释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出处 南朝 梁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12学富五车 [ xué fù wǔ jū ]

解释 学问很多;有五车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富:丰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书很多。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13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解释 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出处 《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14卓尔不群 [ zhuó ěr bù qún ]

解释 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15八斗之才 [ bā dǒu zhī cái ]

解释 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出处 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16学贯中西 [ xué guàn zhōng xī ]

解释 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博了个熟识时务,学贯中西的名气。”

17十步芳草 [ shí bù fāng cǎo ]

解释 芳草:香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出处 汉 刘向《说苑 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汉 王符《潜夫论 实贡》:“夫十步之间,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

18钟灵毓秀 [ zhōng líng yù xiù ]

解释 钟:汇聚;集中;毓:孕育;产生。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了!”

19举善荐贤 [ jǔ shàn jiàn xián ]

解释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20十步香草 [ shí bù xiāng cǎo ]

解释 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出处 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21彬彬济济 [ bīn bīn jǐ jǐ ]

解释 形容人才盛多的样子。

出处 郑观应《盛世危言 技艺》:“而目前由学塾以升入学院教育者彬彬济济,于工艺之道无不各造精微,此皆广设书院教育得宜之有效也。”

22百里之才 [ bǎi lǐ zhī cái ]

解释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庞士元非百里之才。”

23盘龙卧虎 [ pán lóng wò hǔ ]

解释 盘;盘旋;屈曲。盘屈的龙;卧居的虎。常比喻隐藏的人才。

24四方辐辏 [ sì fāng fú còu ]

解释 比喻四方的人才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毂上那样汇集到一处。后引申为从各方聚集的意思。

出处 《汉书 孙叔通传》:“人人奉职,四方辐辏。”

25任人唯贤 [ rèn rén wéi xián ]

解释 任用人只选择德才兼备的人。

出处 《尚书 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

26出将入相 [ chū jiàng rù xiàng ]

解释 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出处 北魏《元英墓志》:“出将入相,朝望攸居。”

27满腹经纶 [ mǎn fù jīng lún ]

解释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出处 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28远见卓识 [ yuǎn jiàn zhuó shí ]

解释 卓:高超;识:见识。远大的目标和卓越的见识。

出处 明 焦靖《玉堂丛话 调护》:“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

29知人善任 [ zhī rén shàn rèn ]

解释 了解下属;善于任用(任:任用;使用)。

出处 汉 班彪《王命论》:“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30藏龙卧虎 [ cáng lóng wò hǔ ]

解释 龙、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

出处 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31礼贤下士 [ lǐ xián xià shì ]

解释 礼:以礼相待;对待有礼貌;贤:指贤士;有美德、有才能的人;下:谦居于别人之下;以示对人尊敬;士:旧指有知识学问的人。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非常尊敬。旧时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员尊敬和  重视人才。

出处 《新唐书 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终始,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32爱才如命 [ ài cái rú mìng ]

解释 爱惜人才就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1回:“本帅爱才如命,何必过谦?”

33文武全才 [ wén wǔ quán cái ]

解释 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能文能武。文:文才;武:武艺。

出处 《旧五代史 和凝传》:“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尔宜谨事之。”

34选贤举能 [ xuǎn xián jǔ néng ]

解释 选举贤人;荐举能人。

出处 《旧唐书 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遗患于黎庶。此义不可不知也。”

35一表人才 [ yī biǎo rén cái ]

解释 形容人的相貌;仪表都很出色。

出处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夫人,放着你这一表人物,怕没有中意的丈夫嫁一个么!”

36举贤使能 [ jǔ xián shǐ néng ]

解释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出处 《礼记·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37冠冕堂皇 [ guān miǎn táng huáng ]

解释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的礼帽;堂皇:气派非凡。形容看起来庄重体面、光明正大的样子。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有一些老一辈人见他话说得冠冕堂皇,都说,某人虽有嗜好,尚还有自爱之心。”

38爱才如渴 [ ài cái rú kě ]

解释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出处 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39国家栋梁 [ guó jiā dòng liáng ]

解释 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出处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真乃国家栋梁。”

40人才出众 [ rén cái chū zhòng ]

解释 人品才能超出众人。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二:“年二十五岁,丰姿洒落,人才出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41人才难得 [ rén cái nán dé ]

解释 难:困难,不容易。得:获得。有才能的人不容易得到。多指要爱惜人才。

出处 宋·苏轼《谢宣召入院状》:“首择辅臣,次求法从,知人才之难得,采虚名而用。”

42招贤纳士 [ zhāo xián nà shì ]

解释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出处 《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43操翰成章 [ cāo hàn chéng zhāng ]

解释 操:持,拿;翰:鸟毛,借指毛笔。拿起笔来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徐幹传》:“幹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宫将文学。”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幹清玄体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

44群贤毕集 [ qún xián bì jí ]

解释 毕:全。各种贤人聚集在一起。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今日群贤毕集,正当‘所言公则公言之’。”

45慧业才人 [ huì yè cái rén ]

解释 见“慧业文人”。

出处 刘师培《文说》:“别有慧业才人,创造险语,鬼斧默运,奇句自矜。”

46景星凤皇 [ jǐng xīng fèng huáng ]

解释 传说太平之世才能风到景星和凤凰。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

出处 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47楚璧隋珍 [ chǔ bì suí zhēn ]

解释 指和氏璧与隋侯珠。喻杰出的人才。

出处 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想天朝罗网收豪儁,献皇家楚璧隋珍。”

48满座风生 [ mǎn zuò fēng shēng ]

解释 见“满坐风生”。

出处 宋·韩淲《涧泉日记》中卷:“谈论滑稽,文彩可观,围棋饮酒,满座风生。”

49爱才好士 [ ài cái hǎo shì ]

解释 好:喜爱。爱护、重视人才。

出处 《晋书 殷仲文传》:“刘毅爱才好士,深相礼接,临当之郡。”

50国士无双 [ guó shì wú shuāng ]

解释 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51济济彬彬 [ jǐ jǐ bīn bīn ]

解释 济济:庄严恭敬的样子;彬彬:文雅的样子。形容仪表庄重,举止文雅。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朝门外有十余位官员,一个个峨冠博带,济济彬彬,列于两行。”

52百世一人 [ bǎi shì yī rén ]

解释 指极难得的人才。

出处 宋 苏轼《祭司马君实文》:“百世一人,千载一时,惟时与人,鲜偶常奇。”

53社稷之器 [ shè jì zhī qì ]

解释 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器:人才。国家的栋梁之材。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又称蒋琬》:“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54加人一等 [ jiā rén yī děng ]

解释 加:超过。超过别人一等。比喻学问才能超过一般人。也指争强好胜。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夫子曰:‘献子加于人一等矣。’”

55连珠合璧 [ lián zhū hé bì ]

解释 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出处 北周·庚信《郊庙歌辞·昭复》:“连珠合璧重光来,天策暂转勾陈开。”

56斗南一人 [ dǒu nán yī rén ]

解释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出处 《新唐书·狄仁杰传》:“狄公之贤,北斗之南,一人而已。”

57奔逸绝尘 [ bēn yì jué chén ]

解释 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成玄英疏:“奔逸绝尘,急走也。”

58敬贤礼士 [ jìng xián lǐ shì ]

解释 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出处 《晋书·张轨传》:“实子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

59十步香车 [ shí bù xiāng chē ]

解释 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60鸾翔凤集 [ luán xiáng fèng jí ]

解释 比喻优秀的人才汇聚到一起。

出处 晋 傅咸《申怀赋》:“穆穆清禁,济济群英。鸾翔凤集,羽仪上亲。”

61掞藻飞声 [ shǎn zǎo fēi shēng ]

解释 掞:发舒;藻:辞藻;飞:飞扬;声:声誉。指施展文才,声誉远扬。

出处 唐·萧颖士《赠韦司业书》:“今朝野之际,文场至广,掞藻飞声,森然林植。”

62东箭南金 [ dōng jiàn nán jīn ]

解释 东方的竹箭,南方的铜,古时都认为是上品。比喻可宝贵的人才。

出处 唐 罗隐《秋夜寄进士顾荣》诗:“空羡良朋尽高价,可怜东箭与南金。”

63珠投璧抵 [ zhū tóu bì dǐ ]

解释 谓以珠玉投掷鸟鹊。比喻人才不被重视。

出处 清·钱谦益《送曾霖寰使君左迁还里》诗之二:“珠投璧抵亦何妨,国论惛呶重可伤。”

64汲引忘疲 [ jí yǐn wàng pí ]

解释 汲引:从井里提水,比喻引荐和提拔人才。引荐和提拔人才而忘记了疲劳。

出处 唐 骆宾王《上衮州刺史启》:“汲引忘疲,奖题不倦。”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