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长的成语

形容长的成语


1一望无际 [ yí wàng wú jì ]

解释 一眼看不到边(际:边)。形容极其辽阔。

出处 宋 秦观《蝶恋花》:“舟泊浔阳城下住,杳霭昏鸦,点点云边树。九派江分从此去,烟浓一望空无际。”

2日积月累 [ rì jī yuè lěi ]

解释 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出处 《宋史 乔行简传》:“借纳忠效勤之意,而售其阴险巧佞之奸,日积月累,气势盖张;人主之威权,将为所窃弄而不自知矣。”

3无边无际 [ wú biān wú jì ]

解释 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4长年累月 [ cháng nián lěi yuè ]

解释 长年:整年;年复一年;累月:一月又一月。形容经历的时间很长很久。

出处 高缨《云崖初暖》:“她连一眼也不看那长年累月死尸般坐在火塘边的阿侯蛤嫫。”

5天长日久 [ tiān cháng rì jiǔ ]

解释 时间长,日子久。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天长日久,这等几间小屋子,弄一对大猱头狮子,不时的对吼起来,更不成事!”

6常年累月 [ cháng nián lěi yuè ]

解释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出处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一章:“福建内地常年累月闹着兵祸、官灾、绑票、械斗。”

7成年累月 [ chéng nián lěi yuè ]

解释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我那家左右没甚么可惦记的,平日的没事,还在这里成年累月的闲住着,何况来招呼姑娘呢?”

8穷年累月 [ qióng nián lěi yuè ]

解释 穷:尽;完。累:积累。穷年:年初到年终;整年。累月:持续几个月。形容连续不断;时间长久。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荣辱》:“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9积年累月 [ jī nián lěi yuè ]

解释 积年:多年;累月:连月。指经过的时间长。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后娶》:“况夫妇之义,晓夕移之;婢仆求容,助相说引。积年累月,安有孝子乎!”

10滔滔不绝 [ tāo tāo bù jué ]

解释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出处 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11顶天立地 [ dǐng tiān lì dì ]

解释 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12沧海桑田 [ cāng hǎi sāng tián ]

解释 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出处 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13千里迢迢 [ qiān lǐ tiáo tiáo ]

解释 迢迢:遥远的样子。形容路程非常遥远。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辞亲别弟到山阳,千里迢迢客梦长。”

14不远万里 [ bù yuǎn wàn lǐ ]

解释 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出处 晋 王嘉《拾遗记》第六卷:“门徒来学,不远万里。”

15成群结队 [ chéng qún jié duì ]

解释 结成一群群;一队队。形容很多;自然给合在一起。也作“成群结伙”、“成群结伴”。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魏兵已到。”

16长篇大论 [ cháng piān dà lùn ]

解释 冗长的篇幅;大而无当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讲话过长;内容空泛。也作“长篇大章”、“长谈阔论”。

出处 元 朱士凯《录鬼簿序》:“乐府小曲,大篇长什,传之于人,每不遗藁,故未以有就编焉。”

17源远流长 [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

解释 源:源头;流:水的流程。河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出处 唐 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18克勤克俭 [ kè qín kè jiǎn ]

解释 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 《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19接连不断 [ jiē lián bù duàn ]

解释 连续不间断。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20无穷无尽 [ wú qióng wú jìn ]

解释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出处 宋 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21罄竹难书 [ qìng zhú nán shū ]

解释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出处 《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22山高水长 [ shān gāo shuǐ cháng ]

解释 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出处 唐 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23尖嘴猴腮 [ jiān zuǐ hóu sāi ]

解释 腮:面颊。像猴子似的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长相丑陋。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24遥遥无期 [ yáo yáo wú qī ]

解释 遥遥:很远。指日期遥远得很。说不定要到何年何月。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看看前头存在黄胖姑那里银子渐渐花完,只剩得千把两银子,而放缺又遥遥无期。”

25跋山涉水 [ bá shān shè shuǐ ]

解释 跋:翻山越岭;涉:徒步过水。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也作“跋山涉川”。

出处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事实二》:“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

26持之以恒 [ chí zhī yǐ héng ]

解释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处 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27连绵不断 [ lián mián bù duàn ]

解释 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出处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往余再丧妻,四丧子,复丧妹,最后丧母,连绵不绝,哭泣悲伤,五衷菀结。”

28天长地久 [ tiān cháng dì jiǔ ]

解释 像天地一样长久永恒的意思。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29海枯石烂 [ hǎi kū shí làn ]

解释 枯:枯干;烂:朽烂。海水干涸;石头朽烂。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或不可能实现。多用作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也作“石烂海枯”。

出处 金 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30千秋万代 [ qiān qiū wàn dài ]

解释 千秋:千年。一千年;一万代。世世代代;指很多很多的年代。

出处 唐 刘长卿《哭陈歙州》:“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

31千山万水 [ qiān shān wàn shuǐ ]

解释 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艰险、遥远。

出处 唐 宋之问《至端州驿见杜审言沈佺期题壁慨然成咏》诗:“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32长此以往 [ cháng cǐ yǐ wǎng ]

解释 长:长久;此:如此;这样。长久这样下去。

出处 鲁迅《书信集 二五六 致张廷谦》:“倘长此以往,恐怕要日见其荒凉。”

33久而久之 [ jiǔ ér jiǔ zhī ]

解释 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8回:“万一多嘴多舌,露出话来,人家一个年轻娃子,知他性情怎样的?久而久之,慢慢知晓便罢。”

34年深日久 [ nián shēn rì jiǔ ]

解释 深:远。时间久远。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自别了长安,年深日久,就有些盘缠也使尽了。”

35日久天长 [ rì jiǔ tiān cháng ]

解释 指时间很久远。日:指时间。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日久天长,这些奴才们跟前,怎么说嘴呢?”

36日复一日 [ rì fù yī rì ]

解释 复:再,又。过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期十岁乎?”

37绵延不断 [ mián yán bù duàn ]

解释 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

出处 《孔子家语 观周》:“涓涓不雍,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

38连绵不绝 [ lián mián bù jué ]

解释 连续而不中断。

出处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神惠记》:“往余再丧妻,四丧子,复丧妹,最后丧母,连绵不绝。哭泣悲伤,五衷菀结。”

39地久天长 [ dì jiǔ tiān cháng ]

解释 像天和地那样永远存在。常言时间很长;永远不变。(多指双方关系)。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40长篇累牍 [ cháng piān lěi dú ]

解释 累:重 叠;牍:古代写字用的木板。篇幅很长的文章。

出处 清 黄宗羲《陈令升先生传》:“高会广座,有所征引,长篇累牍,应口吟诵。”

41万古长存 [ wàn gǔ cháng cún ]

解释 指某种好的精神或品德永远存在。万古:千年万代永远;存:存在。

出处 宋 晁补之《次韵苏门下寄题雪浪石》:“公归廊庙谁得挽,此石万古当长存。”

42鸿篇巨制 [ hóng piān jù zhì ]

解释 鸿:巨;大。指大篇幅的巨型著作。

出处 清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其鸿篇巨制,洋洋洒者,行将别裒录之为一集。”

43万水千山 [ wàn shuǐ qiān shān ]

解释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出处 宋 宋徽宗《燕山亭 见杏花作》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44日往月来 [ rì wǎng yuè lái ]

解释 形容岁月流逝。

出处 《周易 系辞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45经久不衰 [ jīng jiǔ bù shuāi ]

解释 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外表。

出处 孙犁《谈作家素质》:“而且有了特定的扮演者,遂使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经久不衰,成为最大众化的形象。”

46经年累月 [ jīng nián lěi yuè ]

解释 经:经历;经年:成年;累:积累;累月:连月。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形容经历很长时间。

出处 隋 薛道衡《豫章行》:“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

47寸阴若岁 [ cùn yīn ruò suì ]

解释 岁:年。一刹那象过一年。形容非常殷切地期待和盼望。

出处 《北史 韩禽传》:“班师凯入,诚知非远,相思之甚,寸阴若岁。”

48傲骨嶙嶙 [ ào gǔ lín lín ]

解释 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叶生》:“行踪落落,对影长愁;傲骨嶙嶙,搔头自爱。”

49地老天荒 [ dì lǎo tiān huāng ]

解释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出处 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诗吟的神嚎鬼哭,文惊的地老天荒。”

50天涯地角 [ tiān yá dì jiǎo ]

解释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出处 南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天涯藐藐,地角悠悠了,阴谋诡计 面无由,但以情企。”

51弃短用长 [ qì duǎn yòng cháng ]

解释 犹弃短就长。

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1回:“因此制台想派一个人到外国调查调查有什么新法子,回来教给这些工匠等,他们好弃短用长。”

52翘首跂踵 [ qiáo shǒu qǐ zhǒng ]

解释 翘首:抬起头。抬起头踮起脚。形容殷切盼望。

出处 宋·王明清《挥麈三录》第一家:“天下之士翘首跂踵,冀阁下日以忠言摩上,不谓若今之为起居舍人者,止司记录而已也。”

53弃短就长 [ qì duǎn jiù cháng ]

解释 谓舍弃短处而采用长处。

出处 东汉·孔融《肉刑议》:“胡明德之君,远度深惟,弃短就长,不苟革其政也。”

54无边无涯 [ wú biān wú yá ]

解释 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处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三章:“是收工回家的时候了,妇女们的无边无涯的‘闲条’这会儿自然收了场。”

55积日累久 [ jī rì lěi jiǔ ]

解释 指经过的时间长。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且古所谓功者,以任官称职为差,非谓积日累久也。”

56白雪皑皑 [ bái xuě ái ái ]

解释 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出处 冰心《再寄小读者》:“白雪皑皑,山顶上悬着一钩淡黄色的新月。”

57引首以望 [ yǐn shǒu yǐ wàng ]

解释 抬头远望。形容殷切盼望。

出处 《孟子 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新五代史 唐臣传 郭崇韬》:“况今大号已建,自河以北,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

58绝长补短 [ jué cháng bǔ duǎn ]

解释 绝:切断。把长的部分切下来;补充短的。指用多余的来弥补不足。比喻事物长短相济。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59长辔远驭 [ cháng pèi yuǎn yù ]

解释 用长缰绳远远地驾驭拉车的马。比喻远距离操纵,控制另外的人或物。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是以归略文统,宜宏大体,先博览以精阅,总纲纪而摄契,然后拓衢路,置关键,长辔远驭,从容按节。”

60悬悬而望 [ xuán xuán ér wàng ]

解释 形容一心一意地期待、盼望。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五:“吾怜君而相赠,岂望报乎?君可速归,恐尊嫂悬悬而望也。”

61枯苗望雨 [ kū miáo wàng yǔ ]

解释 形容殷切盼望。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寡君望蹇先生之临,如枯苗望雨。”

62一字长城 [ yī zì cháng chéng ]

解释 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也指一言奏效,可比长城。

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折寇》:“仗恩台一字长城,借寒儒八面威风。”

63翘足引领 [ qiáo zú yǐn lǐng ]

解释 踮塌郐,伸长脖子。形容盼望殷切。

出处 三国 魏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翘足引领,望风响应。”

64延颈举踵 [ yán jǐng jǔ zhǒng ]

解释 踵:脚后跟。伸长勃子,踮起脚跟。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法箧》:“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

65攘袂引领 [ rǎng mèi yǐn lǐng ]

解释 揎袖捋臂,伸长头颈。形容激奋盼望貌。

出处 宋·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天下学士有志于圣人者,莫不攘袂引领,愿受指教,听教诲。”

66无边无垠 [ wú biān wú yín ]

解释 见“无边无际”。

出处 茅盾《白杨礼赞》:“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67云霓之望 [ yún ní zhī wàng ]

解释 比喻迫切地盼望。

68目断鳞鸿 [ mù duàn lín hóng ]

解释 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

出处 明·张景《飞丸记·誓盟牛女》:“小姐,看你背里沈吟,想是心中明白,何不口传信息,免他目断鳞鸿。”

69举首戴目 [ jǔ shǒu dài mù ]

解释 举:抬起;戴目:仰视的样子。形容望着远处而有所期待或殷切期待。

出处 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天下举首戴目,属心执事者,难以一二计。”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