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相互碰撞的成语

形容相互碰撞的成语


1东碰西撞 [ dōng pèng xī zhuàng ]

解释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出处 巴金《火》:“刘波好像被困在一条死巷里,他东碰西撞都找不出一个出路。”

2磕头碰脑 [ kē tóu pèng nǎo ]

解释 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3回:“这有何难?放着相大爷一个名进士,磕头碰脑,满路都是同年,这有甚么难处!”

3锒铛入狱 [ láng kāng rù yù ]

解释 锒铛:铁索链。用铁链锁起来,投入监狱。

出处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二章:“打破饭碗算是轻描淡写,其较重者由特务老爷赐予一绑,锒铛入狱,或一命呜呼。”

4心头撞鹿 [ xīn tóu zhuàng lù ]

解释 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一回:“王庆看到好处,不觉心头撞鹿,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霎时间酥了半边。”

5戛釜撞瓮 [ jiá fǔ zhuàng wèng ]

解释 刮磨锅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之音。

出处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读《骚》之文,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泪满襟,然后为识《离骚》,否则为戛釜撞瓮耳。”

6金革之声 [ jīn gé zhī shēng ]

解释 金革:兵器和铠甲。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

出处 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四方无斗争金革之声。”

7击玉敲金 [ jī yù qiāo jīn ]

解释 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形容言辞铿然有声,正确无误。

出处 明·杨慎《洞天玄记》第一折:“兄弟也,不知师傅所言,句句斩钉截铁,言言击玉敲金。”

8辗转反侧 [ zhǎn zhuǎn fǎn cè ]

解释 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事重重。

出处 《诗经 周南 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9针锋相对 [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

解释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的意见、观点、策略、行动等尖锐的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言论、行动等采取相应的行动、措施。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25卷:“夫一切问答,如针锋相投,无纤毫参差。”

10惊涛骇浪 [ jīng tāo hài làng ]

解释 惊:惊异;涛:大波浪;骇:惊吓。令人惊惧的大波浪。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

出处 唐 田颖《玉山常文集 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此所经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11汹涌澎湃 [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

解释 形容声势浩大。汹涌:波涛猛烈地向上涌;澎湃:大浪互相碰撞。

出处 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澎湃。”

12波涛汹涌 [ bō tāo xiōng yǒng ]

解释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5卷:“盖因波涛汹涌,水遂为其所激而动也。”

13头撞南墙 [ tóu zhuàng nán qiáng ]

解释 撞:撞击。指认死理。

出处 陆天明《省委书记》:“今天我们要眼睁睁地让马扬走了,总有一天会头撞南墙满世界去找后悔药吃。”

14汹涌彭湃 [ xiōng yǒng péng pai ]

解释 波浪翻腾,互相撞击。亦比喻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出处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彭湃。”

15叮叮当当 [ dīng dīng dāng dāng ]

解释 形容金属、瓷器等撞击的声音。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猛听得山下叮叮当当的响声,顺风吹上山来。”

16搥床捣枕 [ chuí chuáng dǎo zhěn ]

解释 搥:同“捶”,拳击;捣:撞击。形容难以入睡,辗转反侧。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李妈妈搥床捣枕说:‘这可不中用了!我白操了一世的心了。’”

17惄焉如捣 [ nì yān rú dǎo ]

解释 惄焉:忧思伤痛的样子。忧思伤痛,心中像有东西撞击。形容忧伤思念,痛苦难忍。

出处 《诗经·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