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约束自己的成语

形容约束自己的成语


1作茧自缚 [ zuò jiǎn zì fù ]

解释 茧:蚕茧;缚:缠裹。蚕吐丝作茧子;把自己包裹起来。比喻自己束缚自己;也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

出处 唐 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

2束手束脚 [ shù shǒu shù jiǎo ]

解释 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

出处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按照法律办事,不等于束手束脚。”

3严于律己 [ yán yú lǜ jǐ ]

解释 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作“严以律己”。

出处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4画地为牢 [ huà dì wéi láo ]

解释 牢:牢狱。在地上画圈;囚人于内;作为牢狱。后喻指仅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活动。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5约法三章 [ yuē fǎ sān zhāng ]

解释 约:商议确定;法:法律。订立法律三条。原指订立法律;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大家监督遵守。

出处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6恪守不渝 [ kè shǒu bù yú ]

解释 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7槛花笼鹤 [ jiàn huā lóng hè ]

解释 栅栏中的花、笼中的鹤。比喻受到约束的人或物。

出处 清 龚自珍《好事近 行箧中有像一幅以词为赞》:“倘然生小在侯家,天意转孤负。作了槛花笼鹤,怎笑狂如许!”

8奉公正己 [ fèng gōng zhèng jǐ ]

解释 奉行公事严格地约束自己。

出处 《魏书 高道穆传》:“机方直之心,久而弥厉,奉公正己,为时所称。”

9晨兢夕厉 [ chén jīng xī lì ]

解释 谓终日勤勉谨慎。

出处 《宋书·袁粲传》:“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滞犹积,晨兢夕厉,每恻于怀。”

10按行自抑 [ àn xíng zì yì ]

解释 按:克制。约束自己的行为。

出处 唐·柳宗元《梦赋》:“忽崩赛上下兮,聊按行以自抑。”

11防意如城 [ fáng yì rú chéng ]

解释 意:心思,指私欲。指严格遏止私心杂念,象守城防敌一样。

出处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守口如瓶》:“富郑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语。”

12博文约礼 [ bó wén yuè lǐ ]

解释 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3度己以绳 [ duó jǐ yǐ shéng ]

解释 绳:纠正,约束。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

出处 《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以绳,接人则用抴。”

14鞭驽策蹇 [ biān nú cè jiǎn ]

解释 鞭打跑不快的马、驴。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严格督促,勤奋不息。用作谦词。

出处 明 张居正《纂修书成辞恩命疏》:“盖五年于兹,而今始克就,鞭驽策蹇,宁靡寸劳。”

15以身作则 [ yǐ shēn zuò zé ]

解释 身:自身;则:准则;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6不拘小节 [ bù jū xiǎo jié ]

解释 不拘:不拘泥;不限制;小节:琐碎的生活小事。不拘泥于生活琐事。指人在生活小事上不大在乎。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虞延传》:“(延)性敦朴,不拘小节,又无乡曲之誉。”

17事必躬亲 [ shì bì gōng qīn ]

解释 凡事一定亲自处理。形容办事认真。

出处 唐 张九龄《谢赐大麦面状》:“伏以周人之礼,唯有籍田,汉氏之荐,但闻时果,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勤俭于生人,事必躬亲,动合天德。”

18无拘无束 [ wú jū wú shù ]

解释 拘:限制;束:约束。没有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4回:“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干?”

19放荡不羁 [ fàng dàng bù jī ]

解释 放荡:不受约束或行为不检点;羁:约束。形容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出处 晋 王隐《晋书 王长文传》:“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

20循规蹈矩 [ xún guī dǎo jǔ ]

解释 指遵守规矩;一点也不敢轻举妄动。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变动。循:遵守;蹈:踩;矩:方尺。

出处 宋 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21克己奉公 [ kè jǐ fèng gōng ]

解释 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为重。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22雷打不动 [ léi dǎ bù dòng ]

解释 形容决心和意志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动摇;或形容不可改变的规定和制度。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二章:“每天的劳动可是雷打不动的,从下午两点一直要干到吃晚饭。”

23身先士卒 [ shēn xiān shì zú ]

解释 指作战时将帅亲自冲在士兵的前面;奋勇杀敌。现多用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的前面。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24豪放不羁 [ háo fàng bù jī ]

解释 羁:束缚。形容人性情豪迈直爽气魄大而不受拘束。

出处 《清史稿 文艺传 侯方域》:“(方域)性豪迈不羁,为文有奇气。”

25私心杂念 [ sī xīn zá niàn ]

解释 为个人利益打算的种种念头。

出处 郭小川《忆延安》:“在向阳的山坡上点起斗争火焰,扫荡着私心杂念,改造着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26才华横溢 [ cái huá héng yì ]

解释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出处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27小心谨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解释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28安分守己 [ ān fèn shǒu jǐ ]

解释 分:本分;守:保持;己:指自己活动的范围或指自身所具有的品节。指谨慎老实;遵守合乎自己身分的规矩;不越轨外求;亦指安于现状。

出处 宋 袁文《瓮牖闲评》第八卷:“自以为一己之能,万一人主见喜,则超臘奋迅何事不可为,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

29奉公守法 [ fèng gōng shǒu fǎ ]

解释 奉:奉行;遵守;公:公务。奉行公事;遵守国家规定的法令制度;不违法徇私。形容行为端庄、规矩。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30夜深人静 [ yè shēn rén jìng ]

解释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31固步自封 [ gù bù zì fēng ]

解释 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2章:“只是陈陈相因,固步自封,丝毫没有改革求进步的意思。”

32义正辞严 [ yì zhèng cí yán ]

解释 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言辞严正有力。

出处 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33先天不足 [ xiān tiān bù zú ]

解释 先天:中医指人或动物在母腹中的孕育时期;与“后天”相对。原指人或动物生下来体质就不好。后也指事物的根基差。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小弟闻得仙人与虚合体,日中无影;又老人之子,先天不足,亦或日中无影。”

34令行禁止 [ lìng xíng jìn zhǐ ]

解释 令:命令。行:执行;施行;禁:禁令;止:停止。有令必行;命令发布就马上行动;有禁必止;命令停止就立刻停止。形容法令通畅而严明。

出处 《逸周书 文传》:“令行禁止,王始也。”

35削木为吏 [ xuē mù wéi lì ]

解释 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

36条条框框 [ tiáo tiáo kuàng kuàng ]

解释 被认为是过了时的或被认为是与所谋求的发展相抵触并起妨碍作用的理论、概念或实践。

出处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一僵化,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

37厉行节约 [ lì xíng jié yuē ]

解释 厉:严格;认真;行:实行。严格认真地实行节约。

出处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去年十一月中共二中全会更着重地提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以后,几个月来已经开始发生效果。”

38磊瑰不羁 [ lěi guī bù jī ]

解释 形容胸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

出处 宋 陈亮《祭薛士隆知府文》:“退而从磊瑰不羁之士,接杯酒之欢,笑歌起舞,往往自以为一世之雄。”

39你知我知 [ nǐ zhī wǒ zhī ]

解释 只有你我两人才知道这个秘密,不能对别人说。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此事你知我知,只买定了晴云、暖雪两个丫头,不许他多嘴,再有谁人漏泄?”

40天知地知 [ tiān zhī dì zhī ]

解释 天知道,地知道。指人人都知道。亦指只有天知道,地知道,没有别人知道。

出处 元·杨梓《敬德不服老》第三折:“你须知咱名讳,尽忠心天知地知。”

41画地为狱 [ huà dì wéi yù ]

解释 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同“画地为牢”。

出处 《汉书 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

42一介不取 [ yī jiè bù qǔ ]

解释 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43放浪无羁 [ fàng làng wú jī ]

解释 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同“放浪不羁”。

出处 宋 惠洪《遇如无象于石霜,如与睿廓然相好,故赠之》诗:“法朋半是奇逸者,我亦放浪无羁人。”

44束手缚脚 [ shù shǒu fù jiǎo ]

解释 见“束手束脚”。

出处 清·张南庄《何典》第八回:“冒失鬼一昧粗心浮气,目中无人,到处以强为胜,一遇鬼谷先生,早已束手缚脚,有力无用处。”

45放诞不羁 [ fàng dàn bù jī ]

解释 见“放荡不羁”。

出处 《太平广记》卷二一○引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王濛》:“王濛字仲祖,晋阳人,放诞不羁。书比庚翼,丹青甚妙,颇希高远。”

46放诞不拘 [ fàng dàn bù jū ]

解释 见“放荡不羁”。

出处 宋·司马光《温公续诗话》:“韩退处士,绛州人,放诞不拘,浪迹秦晋间,以诗自名。”

47放浪不羁 [ fàng làng bù jī ]

解释 羁:约束。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

出处 《晋书 王长文传》:“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

48奋发向上 [ fèn fā xiàng shàng ]

解释 精神振作,情绪高昂

出处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各条战线上形成你追我赶、争当先进、奋发向上的风气。”

49放浪江湖 [ fàng làng jiāng hú ]

解释 放浪:放纵不受拘束;江湖:指四方。在江湖上无拘无束地生活。

出处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一折:“翱翔天地,放浪江湖。”

50自我批评 [ zì wǒ pī píng ]

解释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

出处 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我们不但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还要有批评的精神。”

51束手束足 [ shù shǒu shù zú ]

解释 见“束手束脚”。

出处 艾芜《百炼成钢》第二章:“就是该死的炉顶化了,限制了他,使他在调整煤气空气方面,简直束手束足,不敢随便动一下指头。”

52放浪不拘 [ fàng làng bù jū ]

解释 见“放浪不羁”。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三七:“她又常和妓女们来往,她满意自己的权威,可是也羡慕她们的放浪不拘。”

53克己复礼 [ kè jǐ fù lǐ ]

解释 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克己复礼为仁。”

54规行矩止 [ guī xíng jǔ zhǐ ]

解释 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出处 晋 潘尼《释奠颂》:“二学儒官,缙绅先生之徒,垂缨佩玉,规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执事之命。”

55克己慎行 [ kè jǐ shèn xíng ]

解释 克己:克制自己;慎:谨慎。约束自己,小心做事。

出处 唐·韩愈《送齐皞下第序》:“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

56朝督暮责 [ zhāo dū mù zé ]

解释 朝:白天;暮:傍晚。从早到晚不停地督促检查。形容督促检查非常严格

出处 唐·李靖《李卫公向对》:“虽朝督暮责,无益于事矣!”

57严于律已 [ yán yú lǜ jǐ ]

解释 律:约束。严格要求自己。

出处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

58不羁之才 [ bù jī zhī cái ]

解释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出处 《汉书·司马迁传》:“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

59谨本详始 [ jǐn běn xiáng shǐ ]

解释 谓事情一开始就要谨慎严格。

出处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故为人君者,谨本详始,敬小慎微,志如死灰,形如委衣。”

60立身行己 [ lì shēn xíng jǐ ]

解释 存身自立,行为有度。

出处 《北史·柳虬传》:“机立身行己,本以宽雅流誉,至于登朝正色,可谓不违直道。”

61跅驰之士 [ tuò chí zhī shì ]

解释 跅驰:放荡。指行为放荡不受约束的人。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夫泛驾之马,跅驰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