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说话反反复复的成语

形容说话反反复复的成语


1喋喋不休 [ dié dié bù xiū ]

解释 喋喋:形容说话的声音。唠唠叨叨;说个不停。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一俗士言词猥鄙,喋喋不休,殊败人意。”

2周而复始 [ zhōu ér fù shǐ ]

解释 绕完一圈;又从头开始。指循环往复。周:环绕一圈;复:又、再。

出处 《文子 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

3三番五次 [ sān fān wǔ cì ]

解释 形容次数很多。番:次数;遍数。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三番五次,缠的老和尚急了,说道:‘你是何处光棍,敢来闹我们!’”

4唠唠叨叨 [ lāo lāo dāo dāo ]

解释 说话啰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 宋 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末,侈为乖谬。”

5翻云覆雨 [ fān yún fù yǔ ]

解释 翻覆:翻转。翻过去是云;翻过来是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权术和手段。

出处 唐 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6翻来覆去 [ fān lái fù qù ]

解释 翻:翻转;覆:转回。躺在床上来回翻转身体。形容睡不着觉;也形容事情多次反复。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横说也如此,竖说也如此,翻来覆去,说都如此。”

7二三其操 [ èr sān qí cāo ]

解释 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出处 南朝 梁 任昉《求为刘献立馆启》:“贫不陨获其心,穷不二三其操。”

8番来覆去 [ fān lái fù qù ]

解释 ①指不断翻身。②指反复多次。参见“翻来覆去”。

出处 明汤显祖《紫箫记 胜游》:“自成了人后,夜里和李郎絮叨叨到四五更鼓,番来覆去,那里睡来?”

9覆雨翻云 [ fù yǔ fān yún ]

解释 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也比喻世事变幻莫测。

出处 明 何景明《长安大道行》:“薰天灼地期长久,覆雨翻云亦随手。”

10滔滔不绝 [ tāo tāo bù jué ]

解释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出处 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11乐极生悲 [ lè jí shēng bēi ]

解释 极:到极点。欢乐到极点就会生出悲伤之事。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12出尔反尔 [ chū ěr fǎn ěr ]

解释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13背信弃义 [ bèi xìn qì yì ]

解释 背:违背。信:信用;弃:丢弃;义:道义。不讲信用。不讲道义也作“弃信忘义”。

出处 《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14口若悬河 [ kǒu ruò xuán hé ]

解释 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15言而无信 [ yán ér wú xìn ]

解释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出处 《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16千篇一律 [ qiān piān yī lǜ ]

解释 比喻文章、题材、写法等公式化。也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出处 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千篇一律,诗道未成,慎勿轻看,最能易人心手。”

17辗转反侧 [ zhǎn zhuǎn fǎn cè ]

解释 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事重重。

出处 《诗经 周南 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8陈词滥调 [ chén cí làn diào ]

解释 陈词:陈旧的不合实用的言词;滥:空泛;失真。陈旧、空泛、不切实际的论调。

出处 萧乾《老报人馀笔 随想录》:“里面开列了记者经常使用的一些陈词滥调,诸如‘众所周知’。”

19颠三倒四 [ diān sān dǎo sì ]

解释 指错乱没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语、做事等条理不清、颠倒混乱;毫无次序。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20没完没了 [ méi wán méi le ]

解释 没有完结的意思

出处 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不算,还他妈的乱抢乱夺。”

21三令五申 [ sān lìng wǔ shēn ]

解释 再三地命令和告诫。令:命令。申:说明。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

22百无聊赖 [ bǎi wú liáo lài ]

解释 百:泛指多;各个方面;聊赖:凭借;指生活或感情上的寄托。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意思。指精神无所寄托。

出处 傅専《阁夜》诗:“百无聊赖作词人,尽许闲愁集一身。”

23三心二意 [ sān xīn èr yì ]

解释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出处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24自相矛盾 [ zì xiāng máo dùn ]

解释 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矛:古时用来进攻的锐器;盾:古时用来防身的盾牌。

出处 《韩非子 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25言不由衷 [ yán bù yóu zhōng ]

解释 由:从;衷:内心。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指心口不一。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三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26纷至沓来 [ fēn zhì tà lái ]

解释 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出处 宋 楼钥《序》:“禅位之诏,登极之赦,尊号改元等文,皆出公手,纷至沓来,从容应之,动合体制。”

27不厌其烦 [ bù yàn qí fán ]

解释 厌:嫌;烦:麻烦。不嫌麻烦。

出处 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28反复无常 [ fǎn fù wú cháng ]

解释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出处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29侃侃而谈 [ kǎn kǎn ér tán ]

解释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指理直气壮、不慌不忙地讲话。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

30否极泰来 [ pǐ jí tài lái ]

解释 否:坏;泰:好;顺利。坏到极点;好的就来了。指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对立面转化。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31口是心非 [ kǒu shì xīn fēi ]

解释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32循环往复 [ xún huán wǎng fù ]

解释 周而复始;去而复来。形容不断反复。循环:沿环行走;无始无终。

出处 唐 李华《祭亡友故扬州功曹萧公文》:“古称管鲍,今则萧李,有过必须,无文不讲,知名当世,实赖吾人。循环往复,何日亡此。”

33变化无常 [ biàn huà wú cháng ]

解释 常:常规;准则。形容事物任意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则。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忽漠无形,变化无常。”

34老生常谈 [ lǎo shēng cháng tán ]

解释 老生:老书生。原指老书生经常谈论的事物或观点。后泛指毫无新意的理论或老话。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

35心口不一 [ xīn kǒu bù yī ]

解释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36三思而行 [ sān sī ér xíng ]

解释 三:再三;表示多次;思:考虑;行:行动。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指做事慎重。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37娓娓而谈 [ wěi wěi ér tán ]

解释 连续不倦地谈论着。形容健谈。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

38旧话重提 [ jiù huà chóng tí ]

解释 过去说过的;现在又提起了。

出处 柯岩《寻找回来的世界》:“迟威他们不再决定调吴家驹时就抛这个材料,现在都旧话重提,原因何在呢?”

39日复一日 [ rì fù yī rì ]

解释 复:再,又。过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期十岁乎?”

40年复一年 [ nián fù yī nián ]

解释 一年又一年。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每逢闲暇,无非敲枰相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不知人间岁月几何。”

41二三其意 [ èr sān qí yì ]

解释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出处 《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外为御难,内实乞罪,既不见赦,而屠各二三其心,临阵叛戾。”

42弃本逐末 [ qì běn zhú mò ]

解释 弃:舍弃;逐:追求。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它事业。现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 《汉书 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43翻手为云 [ fān shǒu wéi yún ]

解释 翻:反转。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权术。

出处 宋·陈亮《祝英台近》词:“翻手为云,造物等儿戏。”

44颠来倒去 [ diān lái dǎo qù ]

解释 翻过来倒过去,来回重复。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4卷:“圣人做出许多文章制度礼乐,颠来倒去,都只是这一个道理做出来。”

45横说竖说 [ héng shuō shù shuō ]

解释 说服别人或向人提出请求

出处 《景德传灯录·希运禅师》:“且如四祖下牛头融大师,横说竖说,犹未知向上关棙子。”

46屡次三番 [ lǚ cì sān fān ]

解释 屡次:多次;三番:许多次;一次又一次。反复多次。形容次数或回数很多。

出处 瞿秋白《乱弹 一种云》:“那云为什么这样屡次三番的摧残光明?”

47巴前算后 [ bā qián suàn hòu ]

解释 思前想后,反复考虑。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劳生忧忧,巴前算后,每怀不足之心,空白了头,没用处,不如随缘度日的好。”

48利口捷给 [ lì kǒu jié jǐ ]

解释 利口:能言善辩;捷给:言辞敏捷,善于应付。指能言善辩,言辞敏捷,善于应付。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斅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

49枯燥乏味 [ kū zào fá wèi ]

解释 枯燥:单调无趣。指单调缺乏情趣兴味。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8章:“一个人开车真是枯燥乏味。如果润生在旁边坐着,他们还能说点什么。”

50再三再四 [ zài sān zài sì ]

解释 重复好几次。

出处 元 范康《竹叶舟》第二折:“今日我这道友再三再四的度脱你出家,你则不省悟。”

51不厌其繁 [ bù yàn qí fán ]

解释 厌:嫌。不嫌繁杂;不嫌麻烦。

出处 明 吕坤《呻吟语》:[天]极精细,色色象象,条分缕析而不厌其繁。”

52打旋磨子 [ dǎ xuán mò zǐ ]

解释 转动磨子,反复不停。比喻向人有所要求献殷勤。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你那姑妈只会打旋磨儿,给我们琏二奶奶跑着借当头。”

53言不顾行 [ yán bù gù xíng ]

解释 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出处 《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

54二次三番 [ èr cì sān fān ]

解释 蕃:遍数。不止一次,反复的。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他二次三番的邀我去逛逛。”

55番来复去 [ fān lái fù qù ]

解释 番:通“翻”。形容多次重复。也形容不断地翻动身体。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却说皮氏这一夜等赵昂不来,小段名回后,老公又睡了。番来复去,一夜不曾合眼。”

56顾复之恩 [ gù fù zhī ēn ]

解释 顾:回头看;复:反复。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

出处 《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57返来复去 [ fǎn lái fù qù ]

解释 谓多次重复。

出处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二五章:“说醒着吧,他又神志不清,脑子里总是:黑马——白占魁——农业社,农业社——白占魁——黑马,返来复去地兜得他秃顶脑袋疼了起来。”

58膏唇拭舌 [ gāo chún shì shé ]

解释 润滑嘴唇,拭净舌头。意谓极力用话语打动人,多指谗毁。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宦者吕强传》:“群邪项领,膏唇试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

59翻翻覆覆 [ fān fān fù fù ]

解释 翻:翻转;覆:上下位置颠倒。形容一次又一次重复。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床上卧了两个多月,翻翻覆覆只是不愈。”

60纷纭杂沓 [ fēn yún zá tà ]

解释 纷纭:交错;沓:重复。多而且杂乱。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七:“虽然纷纭杂沓,仍自严肃整齐,只此一室之中,随从何止百数。”

61苍黄反复 [ cāng huáng fǎn fù ]

解释 苍:青色。反复:颠过来倒过去。青的一会儿变成黄的,黄的一会变成青的。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亦作“苍黄翻复”。

62膏唇歧舌 [ gào chún qí shé ]

解释 歧舌:卖弄口才,说话反复无常。极力用语言打动人。

出处 清·钱谦益《复李叔则书》:“生平迂愚,耻以文字媚人,况敢膏唇歧舌,以诳知己。”

63重三迭四 [ zhòng sān dié sì ]

解释 见“重三迭四”。

64膏唇岐舌 [ gāo chún qí shé ]

解释 犹言膏唇拭舌。岐舌,谓舌头上耍花招,说话反复无常。

出处 清·钱谦益《复李叔则书》:“生平迂愚,耻以文字媚人,况敢膏唇岐舌,以诳知己。”

65涵泳玩索 [ hán yǒng wán suǒ ]

解释 涵泳:深入体会。深入探索体味。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性理》:“此语或中或否,皆出臆度,要之未可遽论,且涵泳玩索,久之当自有见。”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