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责任重大的成语

形容责任重大的成语


1中流砥柱 [ zhōng liú dǐ zhù ]

解释 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个人或集体。中流:河流中央;砥柱:黄河三门峡东的石山。

出处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2任重道远 [ rèn zhòng dào yuǎn ]

解释 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匹夫有责 [ pǐ fū yǒu zé ]

解释 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平常的人;有责:有责任。每个人都有责任。

出处 清 顾炎武《日知录 正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4草草收兵 [ cǎo cǎo shōu bīng ]

解释 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负责任,不细致,不慎重。

出处 欧阳山《苦斗》:“张发奎刚占领了那个地方,要管也管不了许多,正是咱们的人活动的好机会,——你怎么好意思草草收兵?象一个赤卫队员么?”

5责有攸归 [ zé yǒu yōu guī ]

解释 责任有所归属。指应承担的责任是推卸不掉的。

出处 宋 司马光《体要疏》:“夫公卿所荐举,牧伯所纠劾,或谓之贤者而不贤,谓之有罪而无罪,皆有迹可见,责有所归,故不敢大为欺罔。”

6负重致远 [ fù zhòng zhì yuǎn ]

解释 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憙传》:“更始曰:‘茧栗犊,岂能负重致远乎?”

7分内之事 [ fèn nèi zhī shì ]

解释 分内:自己,本分。本分之内的事情。指自己应负责任的事情。

出处 《圣谕广训·孝训》:“皆孝子分内之事也。”

8千钧重负 [ qiān jūn zhòng fù ]

解释 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出处 《四川文学》:“探信的匆匆赶回来,说敌人已经退去,大家才卸去千钧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9国家栋梁 [ guó jiā dòng liáng ]

解释 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出处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真乃国家栋梁。”

10问诸水滨 [ wèn zhū shuǐ bīn ]

解释 滨:水边。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四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11以身作则 [ yǐ shēn zuò zé ]

解释 身:自身;则:准则;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2马马虎虎 [ mǎ mǎ hǔ hǔ ]

解释 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出处 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13重于泰山 [ zhòng yú tài shān ]

解释 像泰山一样重。比喻意义很大或分量很重。泰山:我国名山;五岳之首。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4事必躬亲 [ shì bì gōng qīn ]

解释 凡事一定亲自处理。形容办事认真。

出处 唐 张九龄《谢赐大麦面状》:“伏以周人之礼,唯有籍田,汉氏之荐,但闻时果,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勤俭于生人,事必躬亲,动合天德。”

15说三道四 [ shuō sān dào sì ]

解释 道:说。指任意乱说乱讲;惹是生非。

出处 清 崔灏《通俗编 言笑》:“莫学他人不知朝暮,走启蒙乡村,说三道四。”

16无所事事 [ wú suǒ shì shì ]

解释 无:没有;事事:从事某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出处 明 归有光《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无所事事。”

17无所作为 [ wú suǒ zuò wéi ]

解释 作为:做出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然黄帝亦曾用兵战斗,亦不是全然无所作为也。”

18责无旁贷 [ zé wú páng dài ]

解释 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形容应当由自己尽责。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讲到护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责无旁贷者再无一人。”

19敷衍了事 [ fū yǎn liǎo shì ]

解释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不但上宪跟前兄弟无以交代,就连着老哥们也不好看,好像我们敷衍了事,不肯出力似的。”

20全力以赴 [ quán lì yǐ fù ]

解释 赴法;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进去。

出处 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21死而后已 [ sǐ ér hòu yǐ ]

解释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2克己奉公 [ kè jǐ fèng gōng ]

解释 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为重。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23栋梁之材 [ dòng liáng zhī cái ]

解释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出处 南朝 梁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24一丝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解释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25敷衍塞责 [ fū yǎn sè zé ]

解释 敷衍:做事不认真;塞责:搪塞责任。做事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出处 清 张集磬《道咸宦海见闻录》:“而严令愿为恪遵,委勘几及年余,始克竣事,半属敷衍塞责。”

26引咎自责 [ yǐn jiù zì zé ]

解释 咎:错误。主动承担错误;并责备自己。

出处 《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公卿各引咎自责。”

27敢作敢当 [ gǎn zuò gǎn dāng ]

解释 敢:有胆量。敢于放手行事,敢于承担责任。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5回:“敢作敢当,才是英雄好汉。”

28任重道悠 [ rèn zhòng dào yōu ]

解释 见“任重道远”。

出处 《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29繁刑重赋 [ fán xíng zhòng fù ]

解释 过重的刑罚和繁多的赋税。亦作“繁刑重敛”。

出处 宋·苏轼《东坡志林》第五卷:“齐景公不繁刑重赋,虽有田氏,齐不可取。”

30讲是说非 [ jiǎng shì shuō fēi ]

解释 犹言说三道四。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

出处 元 柯丹邱《荆钗记 受钗》:“这财礼虽是轻微,你为何讲是说非?”

31负重涉远 [ fù zhòng shè yuǎn ]

解释 见“负重致远”。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不辞负重涉远,不避经险履危。”

32责有所归 [ zé yǒu suǒ guī ]

解释 谓责任有所归属。

出处 明·王守仁《行江西布按二司看守宁府库藏》:“二司掌印官并该道分巡官,不时巡视闸点,毋得视常虚应故事,傥致疏失,责有所归。”

33北门之管 [ běi mén zhī guǎn ]

解释 管:钥匙。表示军事要地或守御重任。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杜预注:“管,钥也。”

34消极怠工 [ xiāo jí dài gōng ]

解释 指用消极的方法不认真工作。

出处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五)消极怠工。稍不遂意,就消极起来,不做工作。”

35非异人任 [ fēi yì rén rèn ]

解释 异人:别人;任:承担。不是别人的责任。表示某事应由自己负责。

出处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年》:“楚君以郑故,亲集矢于其目,非异人任,寡人也。”

36殚智竭力 [ dān zhì jié lì ]

解释 殚:竭尽。用尽智能和力量。

出处 《吕氏春秋 本味》相为殚智竭力,犯危行苦。

37秉轴持钧 [ bǐng zhóu chí jūn ]

解释 秉:执持;轴:中心,枢纽;持:握;钧:古代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比喻官居要职,执掌政权或处于中心或关键位置。

出处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调和鼎鼐理阴阳,秉轴持钧政事堂。”

38开柙出虎 [ kāi xiá chū hǔ ]

解释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39大厦栋梁 [ dà shà dòng liáng ]

解释 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才。

出处 《晋书·和峤传》:“太傅从事中郎庾顗见而叹曰:‘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磥砢多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40不遑启处 [ bù huáng qǐ chǔ ]

解释 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

出处 《诗经 小雅 采薇》:“王事靡盬,不遑启处。”汉 韩婴《韩诗外传》卷四:“匹夫百亩一室,不遑启处,无所移之也。”

41责先利后 [ zé xiān lì hòu ]

解释 责:责任,利益。尽义务在众人之前,分享利益在众人之后。

出处 唐·韩愈《送穷文》:“面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42负任蒙劳 [ fù rèn méng láo ]

解释 谓担负重任,承受劳苦。

出处 战国·赵·慎则《慎子·民杂》:“人君自任,而务为善以先下,则是代下负任蒙劳也,臣反逸矣。”

43处尊居显 [ chǔ zūn jū xiǎn ]

解释 显:显要,显赫。指有声望有地位。形容职位高,权势大。

出处 东汉·王充《论衡·逢遇》:“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

44大车以载 [ dà chē yǐ zài ]

解释 大车材坚,能载重物。比喻人有大材,能够胜重任。

出处 《易经·大有》:“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