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祖国美景的成语

形容祖国美景的成语


1人杰地灵 [ rén jié dì líng ]

解释 人有英杰;地有灵秀之气;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就会成为名胜地区。后多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2欣欣向荣 [ xīn xīn xiàng róng ]

解释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荣:茂盛。

出处 晋 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美不胜收 [ měi bù shèng shōu ]

解释 胜:尽;收:接收;领略。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见其鸿富,美不胜收。”

4波澜壮阔 [ bō lán zhuàng kuò ]

解释 澜:大波浪;壮阔:又雄壮又宽广。指水的波涛浩渺广阔。比喻声势雄壮有力;规模宏大。

出处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三卷:“其年诸短调,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是何神勇。”

5崇山峻岭 [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

解释 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陡险的山岭。也作“高山峻岭”。

出处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6名山大川 [ míng shān dà chuān ]

解释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出处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7国泰民安 [ guó tài mín ān ]

解释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出处 宋 吴自牧《梦梁录 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8地大物博 [ dì dà wù bó ]

解释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9山清水秀 [ shān qīng shuǐ xiù ]

解释 清:纯净;秀: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 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10繁荣昌盛 [ fán róng chāng shèng ]

解释 繁荣:原指草木枝叶;花朵茂盛;引申为事物蓬勃发展;昌盛:兴旺;兴盛。形容国家或事业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

11繁荣富强 [ fán róng fù qiáng ]

解释 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盛;富强:(国家)生产丰富;力量强大。形容国家兴旺发达;富足强大。

出处 峻青《壮志录》:“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12蒸蒸日上 [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

解释 蒸蒸: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

13湖光山色 [ hú guāng shān sè ]

解释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出处 宋 吴自牧《梦梁录》:“杭城湖光山色之美,钟为人物,所以清奇杰特,为天下冠。”

14锦绣河山 [ jǐn xiù hé shān ]

解释 像锦绣一样美丽无比的祖国河山。形容美好的国土。

出处 唐 杜甫《清明二首》:“秦城数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15重峦叠嶂 [ 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

解释 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出处 唐·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

16锦绣山河 [ jǐn xiù shān hé ]

解释 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鲜艳的丝织品一样。形容美好的国土。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一回:“正是华丽境域,锦绣山河,好不动人歆羡呀!”

17山明水秀 [ shān míng shuǐ xiù ]

解释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 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18江山如画 [ jiāng shān rú huà ]

解释 江山:山河;常指国土。山河美如图画。

出处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9江山如故 [ jiāng shān rú gù ]

解释 故:从前。高山大河面貌依旧。多用于比喻物是人非。

出处 明·胡文焕《泰和记·苏子瞻泛游赤壁》:“叹兴亡,江山如故,何处觅曹郎。”

20水天一色 [ shuǐ tiān yī sè ]

解释 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1山光水色 [ shān guāng shuǐ sè ]

解释 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出处 唐 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于蓝。”

22鸟语花香 [ niǎo yǔ huā xiāng ]

解释 鸟儿啼叫;花儿喷香;形容美好的景色。

出处 宋 吕本中《庵居》诗:“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

23水落石出 [ shuǐ luò shí chū ]

解释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经过澄清以后彻底暴露;真相大白。

出处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24百花齐放 [ bǎi huā qí fàng ]

解释 百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①各种各样的花卉同时开花。②现常比喻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也形容文化艺术和各行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哪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25水涨船高 [ shuǐ zhǎng chuán gāo ]

解释 指水位上升;船身也就随着提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长姐儿更不想到此时,水涨船高,不曾吃尽苦头,怎得修成人上人。”

26万紫千红 [ wàn zǐ qiān hóng ]

解释 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的景象。现多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或景象繁荣兴旺。

出处 宋 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7精忠报国 [ jīng zhōng bào guó ]

解释 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出处 《北史 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28天涯海角 [ tiān yá hǎi jiǎo ]

解释 天的边缘;海的尽头。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极远。涯:边。

出处 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29残山剩水 [ cán shān shèng shuǐ ]

解释 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出处 宋 范成大《万景楼》诗:“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供胜绝。”

30人寿年丰 [ rén shòu nián fēng ]

解释 人长寿;年成也好。形容太平兴旺的景象。

出处 南朝 梁 萧统《文选 潘岳》:“宜其民和年登。”李善注引作“人和年丰。”

31五彩缤纷 [ wǔ cǎi bīn fēn ]

解释 五彩:原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后泛指多种颜色;缤纷:繁多交杂的样子。各种颜色错杂繁复。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铺设得五彩缤纷,当中摆了姊姊画的那一堂寿屏,两旁点着五六对青烛。”

32日新月异 [ rì xīn yuè yì ]

解释 新:更新;异:不同。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出处 宋 林景熙《霁山集》:“金碧嵯峨,日新月异,则亦不独师能之也。”

33世外桃源 [ shì wài táo yuán ]

解释 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且喜已到松凤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

34歌舞升平 [ gē wǔ shēng píng ]

解释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出处 元 陆文圭《词源>跋》:“淳祐、景定间,王邸侯馆,歌舞升平,居生处乐,不知老之将至。”

35川流不息 [ chuān liú bù xī ]

解释 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①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②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出处 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36水到渠成 [ shuǐ dào qú chéng ]

解释 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出处 宋 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37春色满园 [ chūn sè mǎn yuán ]

解释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也作“满园春色”。

出处 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8烟波浩渺 [ yān bō hào miǎo ]

解释 烟波: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浩渺:广阔无边。水波渺茫;一望无边。形容水域宽广。也作“烟波浩淼”。

出处 唐 崔致远《将归海东巉山春望》:“目极烟波浩渺间,晓鸟飞处认乡关。”

39春意盎然 [ chūn yì àng rán ]

解释 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出处 季羡林《难忘的一家人》:“此时宴会厅里,必然是笑声四起,春意盎然,情谊脉脉,喜气融融。”

40姹紫嫣红 [ chà zǐ yān hóng ]

解释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41穷山恶水 [ qióng shān è shuǐ ]

解释 穷山:荒山。恶水:有害的河。指贫瘠偏僻的荒山;水质不良未曾治理的河流。形容恶劣的自然条件。

出处 清 王濬卿《冷眼观》:“且山虽明而寸草不生,是为穷山;水虽秀而只鳞莫睹,是为恶水。”

42千山万水 [ qiān shān wàn shuǐ ]

解释 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艰险、遥远。

出处 唐 宋之问《至端州驿见杜审言沈佺期题壁慨然成咏》诗:“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43繁花似锦 [ fán huā sì jǐn ]

解释 繁:多;锦:织有花纹的丝织品。无数色彩鲜艳的花;好像漂亮的锦缎。

出处 曹靖华《点苍山下金花娇》:“我们坐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听她谈起沙村公社来。”

44翻天覆地 [ fān tiān fù dì ]

解释 覆;翻过来。使天地换了位置。形容变化巨大;彻底。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5回:“那时,一屋子人,拉这个,扯那个,正闹得翻天覆地。”

45诗情画意 [ shī qíng huà yì ]

解释 原指诗歌绘画所蕴含的情感、意境。也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物。

出处 宋 周密《清平乐 横玉亭秋倚》词:“诗情画意,只在阑杆外,雨露天低生爽气,一片吴山越水。”

46人才辈出 [ rén cái bèi chū ]

解释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辈出:成批地连续出现。有才能的人一批接一批涌来。形容人才一批接一批不断涌现。

出处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第六》:“犹之诗、赋、古文以及时艺,其中人才辈出,一人胜似一人。”

47五谷丰登 [ wǔ gǔ fēng dēng ]

解释 五谷:指稻、黍(小米)、稷(高梁)、麦、菽(豆)泛指粮食作物;丰登:丰收上场打晒。形容农业丰收年景。

出处 《六韬 龙韬 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48大好河山 [ dà hǎo hé shān ]

解释 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出处 清 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彼乃举其防家贼、媚异族之手段,送我大好河山。”

49百废俱兴 [ bǎi fèi jù xīng ]

解释 俱:全;都。一切被废置的事情都兴办起来。形容各项事情方兴未艾。也作“百废俱举”。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50气壮山河 [ qì zhuàng shān hé ]

解释 气:气概;壮:雄壮;宏伟。形容气势之大;比山河还要雄壮。

出处 唐 张说《孔补阙集市》:“族高辰象,气壮山河,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51高山流水 [ gāo shān liú shuǐ ]

解释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52水木清华 [ shuǐ mù qīng huá ]

解释 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出处 晋 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53三山五岳 [ sān shān wǔ yuè ]

解释 泛指名山;也指各地。

出处 清 曹寅《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三山五岳渺何许?云烟汗漫空竛竮。”

54名山胜川 [ míng shān shèng chuān ]

解释 风景优美的著名河山。

出处 《晋书 孙统传》:“居职不留心碎务,纵意游肆,名山胜川,靡不穷究。”

55国富民强 [ guó fù mín qiáng ]

解释 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56别有洞天 [ bié yǒu dòng tiān ]

解释 比喻另有一番境界。

出处 唐 章碣《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57水滴石穿 [ shuǐ dī shí chuān ]

解释 滴:液体一点一点地往下落;穿:破;透。指水一滴一滴不断地往下落;把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自然会成功。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58绿水青山 [ lǜ shuǐ qīng shān ]

解释 泛称美好山河。

出处 元 马致远《拨不断》曲:“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绿水青山任自然。”

59花团锦簇 [ huā tuán jǐn cù ]

解释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簇:丛聚;聚成一团。指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原指华丽高贵的服饰。形容五彩缤纷、繁华艳丽的景色。也形容衣饰华美的人群或文章辞藻华丽。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94回:“真是个花团锦簇!那一片富丽妖娆,真胜似天堂月殿,不亚于仙府瑶宫。”

60青山绿水 [ qīng shān lǜ shuǐ ]

解释 泛称美好山河。

出处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下卷:“在夷陵,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

61争奇斗艳 [ zhēng qí dòu yàn ]

解释 互相争斗,以新奇艳丽来取悦于他人。亦作“争奇斗异”。

出处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芍药谱》:“名品相压,争妍斗奇,故者未厌,而新者已盛。”

62安邦定国 [ ān bāng dìng guó ]

解释 邦:古代诸侯的封国;后泛指国家。定:使安定。使国家安定、巩固。

出处 元 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老将军无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侯。”

63深山老林 [ shēn shān lǎo lín ]

解释 见“深山穷林”。

出处 秦牧《莽原语丝》:“还有些人,钻到深山老林里找人参、采木耳,摘蘑菇。”

64依山傍水 [ yī shān bàng shuǐ ]

解释 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出处 宋·叶適《安集两淮申省状》:“奔迸渡江求活者几二十万家,而依山傍水相保聚以自固者亦几二十万家。”

65赤县神州 [ chì xiàn shén zhōu ]

解释 中国的别称。

出处 金 元好问《四哀诗 李钦叔》:“赤县神州坐陆沉,金汤非粟祸侵寻。”

66山鸣谷应 [ shān míng gǔ yìng ]

解释 形容回音响亮;也比喻此鸣彼应;互相配合。

出处 宋 苏轼《后赤壁赋》:“戛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67水远山遥 [ shuǐ yuǎn shān yáo ]

解释 谓路程遥远。

出处 宋·汪元量《忆秦娥》词之七:“心如焦。彩笺难寄,水远山遥。”元·关汉卿《哭存孝》第四折:“我避不得水远山遥,须有一个日头走到。”

68深山穷谷 [ shēn shān qióng gǔ ]

解释 与山外距离远、人迹罕至的山岭、山谷。

出处 《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于是乎取之。”

69明月清风 [ míng yuè qīng fēng ]

解释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出处 明 沈采《千金记 遇仙》:“恋功名水上鸥,俏芒鞋尘内走,怎如明月清风随地有,到头来消受。”

70玉宇琼楼 [ yù yǔ qióng lóu ]

解释 ①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宫殿。②形容覆雪的楼宇。

出处 宋·苏轼《念奴娇·凭高眺远》词:“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明·何景明《嫦娥图》诗:“玉宇琼楼闭早秋,金蟾玉兔啼寒夜。”

71爱国如家 [ ài guó rú jiā ]

解释 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出处 汉 荀悦《汉纪 惠帝纪》:“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

72六畜兴旺 [ liù chù xīng wàng ]

解释 六畜:牛、马、羊、猪、鸡、狗。指各种牲畜、家禽繁衍兴旺。

73山长水远 [ shān cháng shuǐ yuǎn ]

解释 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出处 唐 许浑《寄宋邧》诗:“山长水远无消息,瑶瑟一弹秋月高。”

74桃红柳绿 [ táo hóng liǔ lǜ ]

解释 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出处 元 贯云石《小梁州 春》:“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桃红柳绿映池塘。”

75钟灵毓秀 [ zhōng líng yù xiù ]

解释 钟:汇聚;集中;毓:孕育;产生。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了!”

76水色山光 [ shuǐ sè shān guāng ]

解释 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出处 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77水秀山明 [ shuǐ xiù shān míng ]

解释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 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78白山黑水 [ bái shān hēi shuǐ ]

解释 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出处 《金史 世纪序》:“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79深山密林 [ shēn shān mì lín ]

解释 见“深山穷林”。

出处 鲁迅《彷徨·伤逝》:“我看见怒涛中的渔夫,战壕中的兵士,摩托车中的贵人,洋场上的投机家,深山密林中的豪杰。”

80深山幽谷 [ shēn shān yōu gǔ ]

解释 见“深山穷谷”。

出处 《列子·黄帝》:“寝吾庭者,不愿深山幽谷。”

81穷山僻壤 [ qióng shān pì rǎng ]

解释 比喻荒远偏僻贫穷之地。亦作“穷乡僻壤”、“穷村僻壤”、“穷陬僻壤”。

出处 宋·朱熹《条奏经界状·贴黄》:“故州城县郭所在之乡,其产不甚重,与穷山僻壤至有相倍蓗者,此逐乡产钱租额,所以本来已有轻重之所由也。”

82剩山残水 [ shèng shān cán shuǐ ]

解释 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出处 清·孙雨林《皖江血·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山残水,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83名山胜水 [ míng shān shèng shuǐ ]

解释 见“名山胜川”。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4卷:“从来天子建都之处,人杰地灵,自然名山胜水,凑着赏心乐事。”

84绿草如茵 [ lǜ cǎo rú yīn ]

解释 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85深山穷林 [ shēn shān qióng lín ]

解释 与山外、林外距离远的、人迹罕至的山岭、森林。

出处 唐·柳宗元《零都郡复乳穴记》:“且夫乳穴必在深山穷林,冰雪之所储,豺虎之所庐。”

86深山长谷 [ shēn shān cháng gǔ ]

解释 见“深山穷谷”。

出处 宋·曾巩《南轩记》:“此吾之所以于内者,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

87水阔山高 [ shuǐ kuò shān gāo ]

解释 阔:宽,广阔,指有广阔的水面和高大的山脉隔着,不得相通。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一套>》:“音书谁送,知隔着关山几重,见面今水阔山高,促急里怎觅鳞鸿。”

88水远山长 [ shuǐ yuǎn shān cháng ]

解释 ①同“水远山遥”。②谓山河辽阔。

出处 宋·辛弃疾《临江仙》:“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

89山溜穿石 [ shān liù chuān shí ]

解释 山里的滴水可以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

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泰山之溜穿石。”

90水剩山残 [ shuǐ shèng shān cán ]

解释 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后以“水剩山残”多指亡国或经过变乱后国土分裂、山河残破的景象。

出处 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91水尽山穷 [ shuǐ jìn shān qióng ]

解释 同“水穷山尽”。

出处 北周·庾信《宇文常神道碑》:“山穷水断,马束桥飞。”

92水穷山尽 [ shuǐ qióng shān jìn ]

解释 水和山都到了尽头,前面无路可走。

出处 元·丘处机《雪山》诗:“行到水穷山尽处,斜阳依旧向西倾。”

93巫山云雨 [ wū shān yún yǔ ]

解释 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94物华天宝 [ wù huá tiān bǎo ]

解释 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出处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95水碧山青 [ shuǐ bì shān qīng ]

解释 碧:青绿色。形容景色很美,艳丽如画。亦作“水绿山青”。

出处 唐·刘禹锡《洛中逢韩七中丞之笑兴口号》:“骆驼桥上苹风起,鹦鹉杯中箸雨青,水碧山青知好处,开颜一笑问何人。”

96水明山秀 [ shuǐ míng shān xiù ]

解释 见“水秀山明”。

出处 宋·张先《满江红·初春》词:“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

97尺山寸水 [ chǐ shān cùn shuǐ ]

解释 每一小块山水。

出处 清·张问陶《青神舟中饮酒排闷》诗:“丹稜彭君古豪杰,对予常笑峨嵋劣;曾向华严顶上来,尺山寸水皆能说。”

98水光山色 [ shuǐ guāng shān sè ]

解释 泛指山水景色。

出处 唐·薛用弱《集异记·蒋琛》:“山势萦回水脉分,水光山色翠连云。”

99波光粼粼 [ bō guāng lín lín ]

解释 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出处 阿来《尘埃落定》第七章:“月亮升起来,照着波光粼粼的小河。”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