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没有理由的成语

形容没有理由的成语


1一刀两断 [ yī dāo liǎng duàn ]

解释 比喻坚决断绝一切关系。

出处 唐 寒山《诗三百三首》:“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断截;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

2无中生有 [ wú zhōng shēng yǒu ]

解释 把没有的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莫名其妙 [ mò míng qí miào ]

解释 莫:没有什么人;名:表达;说出。没有人能够说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奇怪;不合常理。

出处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陬邑官亲》:“及进西瓜汤,饮兰雪茶,莫名其妙。”

4不折不扣 [ bù zhé bù kòu ]

解释 折、扣:原为商业用语;商品按原价扣除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打折扣。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点不差。

出处 茅盾《子夜 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

5平白无故 [ píng bái wú gù ]

解释 平白:凭空;故:缘故;原因。没有道理;没有原因。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平白无故的生出这等毒计。”

6彻头彻尾 [ chè tóu chè wěi ]

解释 彻:通;透。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完完全全。

出处 宋 朱熹《答程正思书》:“盖圣贤之学,彻头彻尾,只是一个敬字。”

7理屈词穷 [ lǐ qū cí qióng ]

解释 理:道理;理由;屈:短;尽;穷:穷尽。理由站不住脚;无话可说。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 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8空穴来风 [ kōng xué lái fēng ]

解释 穴:洞、孔;来:招致。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9无缘无故 [ wú yuán wú gù ]

解释 缘:因由;故:原因;缘故。没有任何理由或根据。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因又说道:‘好好的,从哪里说起!无缘无故白受了一场气!”

10淋漓尽致 [ lín lí jìn zhì ]

解释 淋漓:尽情;畅快;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把事物的一切情态充分地刻画、表现了出来。

出处 明 李清《三垣笔记 崇祯补遗》:“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

11烟消云散 [ yān xiāo yún sàn ]

解释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出处 元 张养浩《天净沙》曲:“烟消云散,一杯谁共歌欢。”

12翻天覆地 [ fān tiān fù dì ]

解释 覆;翻过来。使天地换了位置。形容变化巨大;彻底。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5回:“那时,一屋子人,拉这个,扯那个,正闹得翻天覆地。”

13荡然无存 [ dàng rán wú cún ]

解释 。原有的物体像被洗涮掉一样完全不复存在。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毁坏或失去。

出处 唐 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

14无稽之谈 [ wú jī zhī tán ]

解释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出处 宋 郑樵《通志 总序》:“且谓汉绍尧运,自当继尧,非迁作《史记》,厕于秦、项,此则无稽之谈也。”

15无妄之灾 [ wú wàng zhī zāi ]

解释 无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牵连。

出处 《周易 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16缘木求鱼 [ yuán mù qiú yú ]

解释 缘:顺着;木:树。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比喻方法不对;徒劳无功。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17信口开河 [ xìn kǒu kāi hé ]

解释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18不明不白 [ bù míng bù bái ]

解释 形容不清白、不正派或含糊不清。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李生)常与这些轻薄少年,成群结队,驰马试剑,黑夜里往来太行山道上,不知做些甚么不明不白的事。”

19千真万确 [ qiān zhēn wàn què ]

解释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9回:“匡超人大惊道:‘那有此事!我昨日午间才会着他,怎么就拿了?’景兰江道:‘千真万确的事。’”

20荒诞不经 [ huāng dàn bù jīng ]

解释 荒诞:荒唐离奇;极不真实;不经:不合正常的情理。形容说话荒唐;毫无根据。

出处 明 张岱《家传》:“与人言多荒诞不经,人多笑之。”

21无事生非 [ wú shì shēng fēi ]

解释 非:是非。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8回:“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

22殃及池鱼 [ yāng jí chí yú ]

解释 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

23无凭无据 [ wú píng wú jù ]

解释 没有凭证和根据。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只要梦翁把用他的钱给了他,其余无凭无据的事,也断不能容他放肆。”

24无可置疑 [ wú kě zhì yí ]

解释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出处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战国时某些地区已能制钢,无可置疑。”

25不容置疑 [ bù róng zhì yí ]

解释 容:容许;疑:怀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正确和可靠。

出处 宋 陆游《谓南文集》:“盖其灵响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26无迹可寻 [ wú jì kě xún ]

解释 没有踪迹可以寻求。多谓处事为文不着痕迹。

出处 《宋书·谢方明传》:“有必宜改者,则以渐移变,使无迹可寻。”

27无端生事 [ wú duān shēng shì ]

解释 无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地捣乱闹事。

出处 茅盾《林家铺子》:“自家是规规矩矩的生意人,又没犯法,只要生意好,不欠人家的钱,难道好无端生事,自诈他不成。”

28凭白无故 [ píng bái wú gù ]

解释 犹言无缘无故。

出处 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后来他走过来问我叫甚么名字,我不理他,为什么凭白无故问名字呢?”

29相惊伯有 [ xiāng jīng bó yǒu ]

解释 伯有:春秋时郑国大夫良霄的字,相传他死后鬼魂作祟。形容无缘无故自相惊扰。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30无风三尺浪 [ wú fēng sān chǐ làng ]

解释 比喻无缘无故也会生出事来。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