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十分口渴的成语

形容十分口渴的成语


1望梅止渴 [ wàng méi zhǐ kě ]

解释 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2画饼充饥 [ huà bǐng chōng jī ]

解释 画个饼子以解饥饿。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惠。也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3如饥似渴 [ rú jī sì kě ]

解释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陈思王值传》:“迟奉圣颜,如饥似渴。”

4饮鸩止渴 [ yǐn zhèn zhǐ kě ]

解释 鸩: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的后果。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霍諝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5求贤若渴 [ qiú xián ruò kě ]

解释 贤:有才能的人。形容寻求优秀人才心情十分迫切;就像口渴想喝水一样。

出处 《隋书 韦世康传》:“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

6临渴掘井 [ lín kě jué jǐng ]

解释 临:到;掘:挖。口渴了才去挖井。比喻事先不做好准备;事到临头才动手想办法。

出处 明 朱伯庐《游家格言》:“宣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7爱才若渴 [ ài cái ruò kě ]

解释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就象口渴想喝水一样,形容十分珍惜人才。

出处 清 沈德潜《说诗晬语》下卷:“读少陵诗,如见其忧国伤时;其世不我容,爱才若渴者,昌黎之诗也。”

8口干舌燥 [ kǒu gān shé zào ]

解释 非常干渴。多形容天热或说话很多;费尽口舌。

出处 三国 魏 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9爱才如渴 [ ài cái rú kě ]

解释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出处 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10求贤如渴 [ qiú xián rú kě ]

解释 慕求贤人,如渴思饮。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

11唇焦口燥 [ chún jiāo kǒu zào ]

解释 焦: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

出处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12喉焦唇干 [ hóu jiāo chún gān ]

解释 喉咙和嘴唇都非常干。形容极力劝说。

出处 汉·焦延寿《易林》第13卷:“龙马上山,焦无水泉,喉焦唇干,渴不能言。”

13思贤如渴 [ sī xián rú kě ]

解释 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出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14临渴穿井 [ lín kě chuān jǐng ]

解释 穿:打。临到口渴时才想到凿井。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出处 《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15饥渴交攻 [ jī kě jiāo gōng ]

解释 饥渴同时袭来。形容饥渴交加。亦作“饿虎饥鹰”。

出处 宋·洪迈《夷坚丁志·华阳洞门》:“右边石池,荷花方烂漫,虽饥渴交攻,而花与水皆不可及。”

16渴而掘井 [ kě ér jué jǐng ]

解释 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出处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17说梅止渴 [ shuō méi zhǐ kě ]

解释 同“望梅止渴”。

出处 宋·李清照《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18如饥如渴 [ rú jī rú kě ]

解释 同“如饥如渴”。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二回:“宋江陪笑道:‘怎敢相戏。实慕员外威德,如饥如渴。万望不弃鄙处,为山寨之主,早晚共听严命。’”

19如渴如饥 [ rú kě rú jī ]

解释 见“如饥如渴”。

出处 三国·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思我良朋,如渴如饥,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20渴骥奔泉 [ kě jì bēn quán ]

解释 骥:骏马。如同骏马口渴思饮,飞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书法笔势矫健。也比喻迫切的欲望。

出处 《新唐书 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

21饥餐渴饮 [ jī cān kě yǐn ]

解释 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碾玉观音》:“离不得饥餐渴饮,夜住晓行,迤里来到衢州。”

22饥飡渴饮 [ jī cān kě yǐn ]

解释 见“饥餐渴饮”。

23鳏鱼渴凤 [ guān yú kě fèng ]

解释 比喻独身的男子急于求得配偶。

出处 唐·李商隐《李夫人歌》之三:“清澄有馀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

24渴而穿井 [ kě ér chuān jǐng ]

解释 比喻事先没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出处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25渴者易饮 [ kě zhě yì yǐn ]

解释 口渴的人喝什么都觉得甘甜。旧时比喻久经苛政而最知对德政感恩。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26渴尘万斛 [ kě chén wàn hú ]

解释 形容十分想念。

27怒猊渴骥 [ nù ní kě jì ]

解释 猊:狻猊,即狮子;骥:骏马。如愤怒的狮子撬扒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出处 《新唐书·徐浩传》:“始,浩父峤之善书,以法授浩,益工。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

28求知若渴 [ qiú zhī ruò kě ]

解释 知:知识。探求知识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

29以渴服马 [ yǐ kě fú mǎ ]

解释 使马忍渴受训,从人驱遣。比喻用苛政治民,不能使人真心顺服。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造父为齐王驸驾,以渴服马,百日而服成……王曰:‘效驾于圃驾于圃中。’造父驱车入圃,马见圃池而走,造父不能禁。造父以渴服马久矣,今马见池,馯而走,虽造父不能治……”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