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气量小的成语

形容气量小的成语


1斤斤计较 [ jīn jīn jì jiào ]

解释 斤斤:明察细微;引申为琐细。计较细小的事物。现比喻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或琐细的小事。

出处 《诗经 周颂 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2心胸开阔 [ xīn xiōng kāi kuò ]

解释 心胸:思想,气量。思想坦率接受力强,并非小心眼,心智并不狭窄。

出处 宋·朱熹《答吕子约》:“便自胸次开阔,黑白分明。”

3锱铢必较 [ zī zhū bì jiào ]

解释 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锱:四分之一两;铢:二十四分之一两;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单位)。

出处 《荀子 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4鼠腹鸡肠 [ shǔ fù jī cháng ]

解释 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体。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1回:“不是这说贼三寸货强盗,那鼠腹鸡肠的心儿,只好有三寸大一般。”

5斗筲之人 [ dǒu shāo zhī rén ]

解释 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像斗筲那样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亦用为自谦之词。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6斗筲之器 [ dǒu shāo zhī qì ]

解释 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比喻气量狭窄、见识短浅的人。

出处 宋 曾慥《类说》引《使辽录 南朝峭汉》:“弼曰:‘臣斗筲之器,不足道;本朝人材胜如臣者,车载斗量,安可数计!”

7一毛不拔 [ yī máo bù bá ]

解释 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8鼠目寸光 [ shǔ mù cùn guāng ]

解释 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远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出处 清 蒋士铨《临川梦》:“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到辕门,盲称吓赞。”

9自私自利 [ zì sī zì lì ]

解释 只为自己打算;只顾自己利益。形容私心重。

出处 宋 程颐《二程语录》:“然要卒归乎自私自利之规模。”

10睚眦必报 [ yá zì bì bào ]

解释 睚眦:瞪眼怒视;引申为小怨小忿;报:报复。连瞪了他一眼的小怨小忿都要报复。形容气量极其狭小。也作“睚眦之恨”。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11吹毛求疵 [ chuī máo qiú cī ]

解释 求:寻找;疵:缺点;小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疤痕。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出处 韩非《韩非子 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12爱财如命 [ ài cái rú mìng ]

解释 爱:吝惜;舍不得。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出处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不行了。”

13坐井观天 [ zuò jǐng guān tiān ]

解释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狭小;见识有限。

出处 唐 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14小肚鸡肠 [ xiǎo dù jī cháng ]

解释 比喻器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照顾大局。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46章:“人家萧长春可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人家是宰相肚子撑得船。”

15管窥蠡测 [ guǎn kuī lǐ cè ]

解释 蠡:贝壳做的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狭窄、片面;见识肤浅。

出处 汉 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16爱钱如命 [ ài qián rú mìng ]

解释 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一样。形容十分贪婪、刻薄。

出处 明 谢谠《四喜记 大宋毕姻》:“既称月老,又号冰人,爱钱如命,说谎通神,自家高媒婆是也。”

17庙堂之量 [ miào táng zhī liàng ]

解释 庙堂:帝王之宗庙,比喻宏大。形容人的气量大,遇事沉着冷静。

出处 唐·房玄龄《晋书·谢安传》:“谢有庙堂之量。”

18一钱如命 [ yī qián rú mìng ]

解释 一个钱看得象性命那样重。比喻极端吝啬。

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 报应 刻薄》:“其治家也,事事亲裁,不经奴婢,而一钱如命,恐人侵蚀,不利于己也。”

19鼠肚鸡肠 [ shǔ dù jī cháng ]

解释 犹言鼠腹鸡肠。

出处 明·烟霞散人《斩鬼传》:“鼠肚鸡肠,一包粪也存不住,要你何用。”

20目光如豆 [ mù guāng rú dòu ]

解释 眼光象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出处 孙中山《行易知难》第六章:“不图彼国政府目光如豆,深忌中国之强,尤畏民党得志而碍其蚕食之谋。”

21恢宏大度 [ huī hóng dà dù ]

解释 恢:宽广;大。心胸开阔;气量宏大。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放着这等一位恢宏大度的何箫史,一位细腻风光的张桐卿,还怕帮助不了一个安龙媒。”

22雍容大度 [ yōng róng dà dù ]

解释 文雅大方;有气量;有风度。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23坏人坏事 [ huài rén huài shì ]

解释 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出处 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不了解县区乡三级干部中存在着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

24分斤拨两 [ fēn jīn bō liǎng ]

解释 见“分斤掰两”。

出处 孙犁《村歌》上篇:“可是俺们那组,都说大家既是合适,才组到一块,不愿意分斤拨两的,显着薄气。”

25宽仁大度 [ kuān rén dà dù ]

解释 大度:气量大,能容人。为人宽厚,心胸豁达。

出处 汉·班固《汉书·高帝记》:“宽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26大度包容 [ dà dù bāo róng ]

解释 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这事情自以为不办为是。倘若嫂夫人是大度包容的呢,自然没得话说。”

27不拔一毛 [ bù bá yī máo ]

解释 形容非常吝啬。

出处 宋 秦观《浩气传》:“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

28数米量柴 [ shǔ mǐ ér chái ]

解释 比喻过分计较琐碎之事。也形容生活困窘。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积财聚谷,日不暇给,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29鼠腹蜗肠 [ shǔ fù wō cháng ]

解释 鼹鼠的肚子,蜗牛的肠子。比喻所求有限或气量狭小。

出处 《庄子 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30不存芥蒂 [ bù cún jiè dì ]

解释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出处 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

31器小易盈 [ qì xiǎo yì yíng ]

解释 原指酒量小。比喻才能小,容易自满。

出处 三国 魏 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小器易盈,先取沉顿。”

32忍辱含垢 [ rěn rǔ hán gòu ]

解释 忍、含:忍受。忍受耻辱。

出处 汉 班昭《女诫》:“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33包羞忍辱 [ bāo xiū rěn rǔ ]

解释 包:包容。形容人有忍辱含垢的大气量。

出处 明·王廷讷《狮吼记》:“在家做小伏低,好似哑子吃了黄连在心里苦,到人前包羞忍辱。”

34利害得失 [ lì hài dé shī ]

解释 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出处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豪杰传》第四回:“我虽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学问太浅,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详详密密说将出来,感动大众,所以稽延至今,甚为憾事。”

35善财难舍 [ shàn cái nán shě ]

解释 善财:原为释迦牟弟子名,后取“善”之“爱惜”意,指“爱惜钱财”。舍:施舍。指人爱惜钱财,不愿施舍于人。常用来讥讽人非常吝啬。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菩萨骂道:‘你这猴子!你便一毛也不拔,教我这善财也难舍。”

36计较锱铢 [ jì jiào zī zhū ]

解释 谓为争取财利而斤斤较量,连极微小的数量也不放过。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

37缺口镊子 [ quē kǒu niè zǐ ]

解释 镊子用以拔毛,缺口镊子则不能。故用以比喻一毛不拔的吝啬鬼。

出处 宋苏轼《与陈季常书》之十二:“彼不相知者,视仆之饥饱,如观越人之肥瘠耳。乡谚有云‘缺口镊子’者,公识之。”

38瘠人肥己 [ jí rén féi jǐ ]

解释 瘠:瘦,引申为悭吝;肥:胖,引申为贪婪。对待别人很吝啬,而自己却很贪婪。

出处 明·屠隆《昙花记·冥司断案》:“众生多犯悭贪谋夺强占,瘠人肥己,毫厘不舍,共若干起。”

39海纳百川 [ hǎi nà bǎi chuān ]

解释 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出处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40一文如命 [ yī wén rú mìng ]

解释 见“一钱如命”。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此人有个毛病,啬细非常,一文如命。”

41分金掰两 [ fēn jīn bāi liǎng ]

解释 见“分斤掰两”。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算盘、分金掰两的。”

42积财吝赏 [ jī cái lìn shǎng ]

解释 积:聚;吝:舍不得。虽然广有钱财,却舍不得赏赐部下。形容十分吝啬。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2回:“吾为汝御后,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

43恢廓大度 [ huī kuò dà dù ]

解释 恢廓:宽大,开阔。心胸开阔,气量宏大,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

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44葛屦履霜 [ gě jù lǚ shuāng ]

解释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出处 《诗经 魏风 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幼学琼林 卷二 衣服类》:“葛屦履霜,诮俭啬之过甚。”

45锱珠必较 [ zī zhū bì jiào ]

解释 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出处 王朔《浮出海面》九:“虽然他们互相请客时出手大方,喝了酒也会亲热得推心置腹,眼泪汪汪。但一谈到生意钱财就会立刻变得冷若冰霜、锱珠必较,有时还会吵得面红耳赤、破口大骂。”

46休休有容 [ xiū xiū yǒu róng ]

解释 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

出处 《尚书 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47含垢藏疾 [ hán gǒu cáng jí ]

解释 本谓应有包容的气量,后转用以指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48铢施两较 [ zhū shī liǎng jiào ]

解释 谓一铢一两都斤斤计较。形容非常吝啬。

出处 明·方孝孺《答许廷植书》:“其赋于人也,铢施两较,不肯多与。”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