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图画精美的成语

形容图画精美的成语


1画龙点睛 [ huà lóng diǎn jīng ]

解释 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出处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2栩栩如生 [ xǔ xǔ rú shēng ]

解释 形容形象逼真;如同活人一样。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生:活的。

出处 清 吴趼人《发财秘诀》:“那个人做得才和枣核般大,头便像一颗绿豆,手便像两粒芝麻,却做得须眉欲活,栩栩如生。”

3呼之欲出 [ hū zhī yù chū ]

解释 呼:招呼;之:代词;指代呼唤的对象;欲:就要。指好像叫他一声;他就会出来似的。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刻画十分生动。

出处 宋 苏轼《郭忠恕画赞序》:“空蒙寂历,烟雨灭没,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4惟妙惟肖 [ wéi miào wéi xiào ]

解释 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传神。惟:语气助词。

出处 宋 岳珂《英光堂帖赞》:“永之法,妍以婉,(米)芾之体,峭以健。马牛其风,神合志通;彼妍我峭,惟妙惟肖。”

5挥洒自如 [ huī sǎ zì rú ]

解释 挥洒;挥笔洒墨。指写诗、作文、写字、绘画;运用笔墨自如;不受拘束。也形容处理事务十分干练、娴熟。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家人送上一枝蘸满墨水的笔,珏斋提笔,在纸上挥洒自如的写了一百多字。”

6一挥而就 [ yī huī ér jiù ]

解释 就:成。笔一挥就写(画)成了。

出处 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东坡一挥而就,不日传部下,纸为之贵。”

7丹青妙手 [ dān qīng miào shǒu ]

解释 善于运用色彩的巧妙的手(丹青:原指丹砂和青雘两种可制颜料的矿砂;后泛指绘画的颜色)。多指国画大师。

出处 唐 高蟾《金陵晚眺》:“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8画中有诗 [ huà zhōng yǒu shī ]

解释 绘画当中具有诗意。形容画画得很好。

出处 宋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9活灵活现 [ huó líng huó xiàn ]

解释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出处 郁达夫《皋亭山》:“凡此种种,以及香灰疗病,娘娘托梦等最近的奇迹,他们都说得活灵活现。”

10妙笔生花 [ miào bǐ shēng huā ]

解释 生花:长出花朵。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出处 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11铁画银钩 [ tiě huà yín gōu ]

解释 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出处 唐 欧阳洵《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12妙手丹青 [ miào shǒu dān qīng ]

解释 妙手:技能高超的人;丹青:绘画的颜料,比喻绘画的艺术。指优秀的画家。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庄濯江寻妙手丹青画了一幅‘登高送别图’,在会诸人,都做了诗。”

13点指画字 [ diǎn zhǐ huà zì ]

解释 指在合同文约或供词上按手印签字画押。

出处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家礼·婚礼》:“诸婚娶两家,并用点指画字,写立合同文约,明白具载往回聘礼。”

14匀红点翠 [ yún hóng diǎn cuì ]

解释 谓涂脂画眉。

出处 宋·陈师道《减字木兰花》词:“匀红点翠。取次梳妆谁得似。风柳腰枝。尽日纤柔属阿谁。”

15神工意匠 [ shén gōng yì jiàng ]

解释 形容建筑、绘画等构思精妙,非人力所能为。

出处 赵朴初《平等院》诗:“岂只是象教庄严继盛唐?更别有神工意匠。”

16笔底春风 [ bǐ dǐ chūn fēng ]

解释 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出处 元 黄溍《瑶池春宴图》诗:“西飞青雀几时还,贝阙琳宫缥缈间,笔底春风殊未老,蟠桃积核已如山。”

17挥毫落纸 [ huī háo luò zhǐ ]

解释 毫:毛笔。指写字或作画。

出处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挥毫落纸如云烟。”

18挥翰成风 [ huī hàn chéng fēng ]

解释 翰:鸟毛,指毛笔。握笔写字,腕下生风。形容写字作画极为快捷和熟练。

出处 清·李渔《意中缘·名逋》:“终日价挥翰成风,泼墨如雨,给不尽好事之求。”

19笔墨横姿 [ bǐ mò héng zī ]

解释 指书画诗文美妙多姿。

出处 清 伍崇曜《〈陶庵梦忆〉跋》:“虽间涉游戏三昧,而奇情壮采,议论风生,笔墨横姿,几令读者心目俱眩,亦异才也。”

20丹青不渝 [ dān qīng bù yú ]

解释 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料,不易褪色。始终不渝,光明显著。

出处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善注:“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21出神入化 [ chū shén rù huà ]

解释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22鬼斧神工 [ guǐ fǔ shén gōng ]

解释 像是鬼神所为。形容技艺精湛高超;几乎不为人力所及。

出处 清 屈大均《端州访研歌和诸公》:“年来岩底采无余,鬼斧神工多得髓。”

23死气沉沉 [ sǐ qì chén chén ]

解释 形容没有一点生气。有时也形容意志消沉;缺少活力。

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吴渤》:“上海有官立的书报审查处,凡较好的作品,一定不准出版,所以出版界都是死气沉沉。”

24入木三分 [ rù mù sān fēn ]

解释 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出处 唐 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25奄奄一息 [ yǎn yǎn yī xī ]

解释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26跃然纸上 [ yuè rán zhǐ shàng ]

解释 跃然:跳跃;活跃的样子。形容好像活的一样;跳跃在纸面上。

出处 清 薛雪《一瓢诗话》:“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27炉火纯青 [ lú huǒ chún qīng ]

解释 纯:纯粹;青:蓝色的;纯青:炉火的温度达到最高点。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焰从红色转成纯青色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诣已达到了精湛、纯熟、完美的地步。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28维妙维肖 [ wéi miào wéi xiào ]

解释 形容描写或模仿非常逼真传神。

出处 清 冯镇峦《读聊斋杂说》:“形容维妙维肖,仿佛《水经注》造语。”

29半死不活 [ bàn sǐ bù huó ]

解释 半死:接近死亡;多指生命受到极大折磨、摧残的状况。没有精神;毫无生气;形容人精神不振或事业萧条。

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听说停刑的头一日,即是昨日,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不活的人,都收监了。”

30行云流水 [ xíng yún liú shuǐ ]

解释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出处 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31涉笔成趣 [ shè bǐ chéng qù ]

解释 涉笔:动笔;趣:意味;意趣。一动笔就趣味盎然。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00回:“读了些四库奇书,享了些半生清福。心有余闲,涉笔成趣,每于长夏余冬,灯前月夕,以文为戏,年复一年,编出《镜花缘》一百回。”

32点睛之笔 [ diǎn jīng zhī bǐ ]

解释 笔:文笔。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

出处 《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

33生动活泼 [ shēng dòng huó pō ]

解释 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活跃。

出处 毛泽东《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应当提倡讲话,应当是生动活泼的。”

34神来之笔 [ shén lái zhī bǐ ]

解释 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形容作品、文句精彩。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7回:“这三张东西,我自己画的也觉得意,真是神来之笔。”

35银钩铁画 [ yín gōu tiě huà ]

解释 同“铁画银钩”。

出处 唐·欧阳洵《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36银钩玉唾 [ yín gōu yù tuò ]

解释 比喻他人的书法笔画有如银钩,遒劲有力;言谈有如吐玉,弥足珍贵。

出处 宋·黄庭坚《次韵钱穆父赠松扇》:“银钩玉唾明茧纸,松莲轻凉并送似。”

37画龙刻鹄 [ huà lóng kè hú ]

解释 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同“画虎刻鹄”。

出处 清 唐孙华《送吴振西北游》诗:“东箭南金谁国士,画龙刻鹄半虚名。”

38画水镂冰 [ huà shuǐ lòu bīng ]

解释 在水上作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

出处 汉 桓谭《新论》:“画水镂冰,与时消释。”

39润笔之绢 [ rùn bǐ zhī juàn ]

解释 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二回:“荷生自旧腊入都,迄今已九阅月,润笔之绢,谀墓之金,到手随尽。”

40描神画鬼 [ miáo shén huà guǐ ]

解释 描画鬼神,指凭臆想描写不存在的事物。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叶紫序》:“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

41画脂镂冰 [ huà zhī lòu bīng ]

解释 镂:雕刻。在没脂上绘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

出处 汉 桓宽《盐铁论 殊路》:“故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42画沙聚米 [ huà shā jù mǐ ]

解释 在沙上画地图,聚米为山谷,指画军事形势,运筹决策。

出处 清 钱谦益《李秀东六十寿序》:“[余]与之规舆图,讲战守,画沙聚米,方略井然。”

43山节藻棁 [ shān jié zǎo lì ]

解释 古代天子的庙饰。山节,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后用以形容居处豪华奢侈,越等僭礼。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明堂位》:“山节藻棁……天子之庙饰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