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寄托的成语

形容寄托的成语


1如愿以偿 [ rú yuàn yǐ cháng ]

解释 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在抚台面前说了许多好话,后来也祥甫竟如愿以偿,补授临清州缺。”

2百无聊赖 [ bǎi wú liáo lài ]

解释 百:泛指多;各个方面;聊赖:凭借;指生活或感情上的寄托。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意思。指精神无所寄托。

出处 傅専《阁夜》诗:“百无聊赖作词人,尽许闲愁集一身。”

3不负众望 [ bù fù zhòng wàng ]

解释 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出处 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23回:“宋仪望起复履任之后,果然不负众望。”

4一帆风顺 [ yī fán fēng shùn ]

解释 船满帆;一路顺风行驶。比喻境遇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挫折。

出处 唐 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5穷极无聊 [ qióng jí wú liáo ]

解释 无聊;精神空虚;无所寄托。原形容生活贫困;生活没有着落。现多形容无事可做;精神上非常空虚。

出处 南朝 宋 费昶《思公子》诗:“虞卿亦何命,穷极若无聊。”

6众望所归 [ zhòng wàng suǒ guī ]

解释 众人的希望所集中的(望:希望;期望;归:集中)。形容群众中威望很高。

出处 宋 陆游《贺礼部曾侍郎启》:“所养既厚,万钧亦何足言;众望所归,九迁犹以为缓。”

7万事如意 [ wàn shì rú yì ]

解释 如意:符合心意。一切都符合心意,很顺利。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5回:“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以为我做了好事,便可以望上天默佑,万事如意的。”

8梦寐以求 [ mèng mèi yǐ qiú ]

解释 寐:睡着。睡觉做梦时都在追求。形容期望或追求的迫切。

出处 《诗经 周南 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9望子成龙 [ wàng zǐ chéng lóng ]

解释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德公望子成龙,一会想送他上英国,一会又想送他上美国。”

10心驰神往 [ xīn chí shén wǎng ]

解释 整个心思都奔向那里。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心:心思;驰:奔向。

出处 《隋书·史祥传》:“身在边隅,情驰魏阙。”

11财运亨通 [ cái yùn hēng tōng ]

解释 运:运气;命运;亨通:顺利;通畅。发财的运气好;钱赚得顺利;痛快。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0回:“谁知财运亨通,飘到长人国,那酒坛竟大获其利。”

12安身立命 [ ān shēn lì mìng ]

解释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13寓贬于褒 [ yù biǎn yú bāo ]

解释 寓:寄托。在表面褒颂的词句下寓含讥讽的意思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8回:“又想文字付去未久,尚未刻镌,可即索回,另作一篇寓贬于褒之文便了。”

14寓意深长 [ yù yì shēn cháng ]

解释 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很深(多指语言文字或艺术作品)。

出处 宋 沈作喆《寓简》卷一:“诗之作也,其寓意深远,后之人莫能知之其意之所在也。”

15托诸空言 [ tuō zhū kōng yán ]

解释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

出处 清·朱珪《序》:“若方将试吏事,则由是以求之民物之情,利病之实,不徒托诸空言也。”

16挖耳当招 [ wā ěr dāng zhāo ]

解释 人家用手挖耳朵,却以为是在招唤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那吴衙内记挂着贺小姐,一夜卧不安稳。早上贺司户相邀,正是挖耳当招。”

17拨云睹日 [ bō yún dǔ rì ]

解释 拨开云彩看见太阳。形容受到启发,思想豁然开朗,或比喻见到光明,大有希望。亦作“拨云见日”、“拨开云雾见青天”、“披云雾,睹青天”。

出处 语出《晋书·乐广传》:“[卫瓘]见广而奇之……命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云者也。’”

18托物寓感 [ tuō wù yù gǎn ]

解释 假借外物寄托情感。

出处 明·王炜《慈竹堂记》:“夫奉亲致养者,孝子之折分;托物寓感者,仁人之至情。”

19托物寓兴 [ tuō wù yù xīng ]

解释 假借外物寄托情致。

出处 《宣和画谱·文同》:“凡于翰墨之间托物寓兴,则见于水墨之戏。”

20托于空言 [ tuō yú kōng yán ]

解释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

出处 元·黄溍《格庵先生赵公阡表》:“道之不行,托于空言,显显赵公,则既有闻。”

21托之空言 [ tuō zhī kōng yán ]

解释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出处 汉 赵岐《〈孟子〉题辞》:“仲尼有云:‘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按《史记 太史公自序》作“载之空言”。司马贞索隐:“案:孔子之言见《春秋纬》,太史公引之以成说也。空言谓褒贬是非也。”

22寓情于景 [ yù qíng yú jǐng ]

解释 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

出处 《山水田园诗传·前言》:“进入写景入情、寓情于景的艺术境界方面,做出了新的贡献。”

23托物引类 [ tuō wù yǐn lèi ]

解释 指援引类似的事物寄托己意。

出处 宋 苏轼《答黄鲁直书》:“《古风》二首,托物引类,真得古诗人之风,而轼非其人也。”

24托物连类 [ tuō wù lián lèi ]

解释 指援引类似的事物寄托己意。见“托物引类”。

出处 明·王炜《书胡立三先生诗稿后》:“诗之为用,共托物连类,足以寓人不能宣之意。”

25徒托空言 [ tú tuō kōng yán ]

解释 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话。指只讲空话,而不实行。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子曰: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26仓箱可期 [ cāng xiāng kě qī ]

解释 仓:仓库;箱:柜子;期:期待。丰收大有希望。

出处 《诗经·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27寓意深远 [ yù yì shēn yuǎn ]

解释 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很深(多指语言文字或艺术作品)。

出处 宋 沈作喆《寓简》卷一:“诗之作也,其寓意深远,后之人莫能知之其意之所在也。”

28立命安身 [ lì mìng ān shēn ]

解释 立命:精神上安定;安身:指得以容身。指精神上有寄托,生活上有着落。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29寄兴寓情 [ jì xìng yù qíng ]

解释 寄:寄托;寓:含;兴:兴致。指作品中寄托饱含了作者的兴致与情怀。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或情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30企而望归 [ qǐ ér wàng guī ]

解释 企:踮起脚后跟。踮起脚后跟盼望归来。形容殷切地期望。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吏卒皆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

31比物此志 [ bǐ wù cǐ zhì ]

解释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出处 东汉 贾谊《新书 阶级》:“故曰‘圣人有金城’者,比物此志也。”王先谦补注:“物,类也。志,意也。言臣如效死取义,则为国家不拔之基,圣人有‘金城’之语,正比类此意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