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人心神不宁的成语

形容人心神不宁的成语


1六神无主 [ liù shén wú zhǔ ]

解释 六神:道家指主宰人心、肺、肝、肾、脾、胆的神;无主:没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形容心慌意乱;惊慌失措。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吓得知县已六神无主,还有甚心肠去吃酒。”

2坐立不安 [ zuò lì bù ān ]

解释 坐着站着都不安宁。形容烦躁、紧张的样子。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3心神不宁 [ xīn shén bù níng ]

解释 形容心情不平静;精神不安定。宁:安宁。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3回:“(三藏)心神不宁道:'徒弟啊,我怎幺打寒噤呢?'”

4丧魂失魄 [ sàng hún shī pò ]

解释 原义为失去了魂魄。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出处 鲁迅《坟 未有天才之前》:“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其实何尝有力,而一群老头子,还有少年,却已丧魂失魄的来讲国故了。”

5如坐针毡 [ rú zuò zhēn zhān ]

解释 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出处 《晋书 杜锡传》:“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6心不在焉 [ xīn bù zài yān ]

解释 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焉:古汉语助词;相当于“于此”。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7忐忑不安 [ tǎn tè bù ān ]

解释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忐忑:心神不安定。

出处 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8惴惴不安 [ zhuì zhuì bù ān ]

解释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出处 《诗经 小雅 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9心神不定 [ xīn shén bù dìng ]

解释 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出处 《平妖传》第五回:“这般繁华去处,怕你们心神不定,惹出什么事非来。”

10亡魂丧魄 [ wáng hún sàng pò ]

解释 形容非常惊慌恐惧或心神不宁。

出处 《孤本元明杂居 打董达》第二折:“哥哥你宽肺腑,休间阻,我教他亡魂丧魄,认个贤。”

11恍然若失 [ huǎng rán ruò shī ]

解释 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宁,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9回:“金钟儿听了这一番言语,恍然若失,心上愧悔的无地自容。”

12失神丧魄 [ shī shén sàng pò ]

解释 失:丧失;魄:人的精神灵气。形容心神不宁或惊慌之极

出处 茅盾《虹》:“怎么我近来变了呀!这样失神丧魄,没有一点精密的计算?”

13梦断魂劳 [ mèng duàn hún láo ]

解释 睡梦中也在思想着,弄得神魂不宁。亦作“梦断魂消”。

出处 元·王元和《小桃红·题情》:“又不敢对着人明明道,只落的梦断魂劳。”

14仿徨失措 [ báng huáng shī cuò ]

解释 指心神不宁,举动失常。

15徬徨失措 [ páng huáng shī cuò ]

解释 指心神不宁,举动失常。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我母亲只气得面白唇青,一句话也没有,婶娘也是徬徨失措。”

16心猿意马 [ xīn yuán yì mǎ ]

解释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出处 《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

17心有余悸 [ xīn yǒu yú jì ]

解释 指可怕的事情虽已过去;心里还感到害怕。悸:因为害怕而心跳。

出处 柳洲《风雨桃花洲》:“谈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赵老大心有余悸地说:‘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一半,庄稼全毁了。’”

18坐卧不安 [ zuò wò bù ān ]

解释 坐不稳;睡不安。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出处 《坛经 行由品》:“房中思想,坐卧不安。”

19七上八下 [ qī shàng bā xià ]

解释 形容心神不安的惊惶样子。

出处 宋 宗杲说《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第21卷:“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

20局促不安 [ jú cù bù ān ]

解释 局促:也作“侷促”;或“跼促”;拘束;不自然。形容举止受约束、不自然、不安静的样子。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2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疾不朝。”

21精神恍惚 [ jīng shén huǎng hū ]

解释 恍惚:迷糊。形容精神不集中的样子。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尔朱荣传》:“荣亦精神恍惚,不自支持。”

22心神恍惚 [ xīn shén huǎng hū ]

解释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21卷:“唯荒诞是务,不接宾友,恶见于人,时多恚怒,心神恍惚。”

23寝食不安 [ qǐn shí bù ān ]

解释 睡觉、吃饭都不得安宁。

出处 《敦煌变文集 叶净能诗》:“皇帝自此之后,日夜思慕,寝食不安。”

24六神不安 [ liù shén bǔ ān ]

解释 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十二:“凡人卧,头边勿安放火炉,令人六神不安。”

25惶惶不安 [ huáng huáng bù ān ]

解释 惶惶:恐惧不安。指心中惊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26卧不安枕 [ wò bù ān zhěn ]

解释 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然则带兵呢?成日里卧不安枕,食不甘味,又将如何?”

27寝不安席 [ qǐn bù ān xí ]

解释 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出处 《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28坐不安席 [ zuò bù ān xí ]

解释 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回:“祭足被囚于军府,甲士周围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惧,坐不安席。”

29忐忑不定 [ tǎn tè bù dìng ]

解释 同“忐忑不安”。

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二十六回:“济川被他们说得心中忐忑不定。”

30恍恍惚惚 [ huǎng huǎng hū hū ]

解释 神志不清、迷惘的状态

出处 唐·赵蕤《反经·知人》:“有如敢断而不能断者,有恍恍惚惚而反忠实者。”

31心怀忐忑 [ xīn huái tǎn tè ]

解释 心神不宁的样子。指因心虛或忧虑而不能安心。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巧娘》:“听松声谡谡,宵虫哀奏,中心忐忑,悔至如烧。”

32世上无难事 [ 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 ]

解释 天下没有难事。

出处 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第九卷:“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