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早上的太阳的成语

形容早上的太阳的成语


1旭日东升 [ xù rì dōng shēng ]

解释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旭日:早晨刚出来的太阳。

出处 《诗经 邶风 匏有苦叶》:“緇緇鸣雁,旭日始旦。”

2风和日丽 [ fēng hé rì lì ]

解释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3光芒万丈 [ guāng máng wàn zhàng ]

解释 形容光辉灿烂;照耀非常远。

出处 唐 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4喷薄欲出 [ pēn bó yù chū ]

解释 喷薄:气势旺盛;喷涌而出的样子;欲:将要。原形容水流喷涌的样子。后形容太阳将升上地平线时;光芒四射的样子。

出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一轮朝日。”

5如日方升 [ rú rì fāng shēng ]

解释 方:刚刚。像太阳刚刚升起一样。比喻正处于兴盛阶段;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和坚强的生命力。

出处 《诗经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6日上三竿 [ rì shàng sān gān ]

解释 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 宋 杨亿《劝石集贤饮》诗:“日上三竿宿雾披,章台走马帽檐欹。”

7旭日初升 [ xù rì chū shēng ]

解释 早晨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比喻充满活力、生气勃勃的景象。

出处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緇緇鸣雁,旭日始旦。”

8霞光万道 [ xiá guāng wàn dào ]

解释 形容日出日落时霞光散射的美丽景象。也形容某种珍宝放出耀眼的光辉。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一回:“但见个东西映着日光,霞光万道,瑞气千条,从门里就冲着他怀里飞来。”

9日出三竿 [ rì chū sān gān ]

解释 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 《南齐书 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虹抱珥直背。”

10日丽风清 [ rì lì fēng qīng ]

解释 阳光明丽,清风送爽。形容天气晴和。

出处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外面日丽风清,蓝天如洗,是一个典型的明净的秋日。”

11日升月恒 [ rì shēng yuè héng ]

解释 恒: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阳刚刚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当兴旺的时候。旧时常用作祝颂语。

出处 《诗经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12日高三丈 [ rì gāo sān zhàng ]

解释 犹日上三竿。

出处 明·汤显祖《南柯记·录摄》:“日高三丈,还不见六房站班,可恶可恶!”

13凤鸣朝阳 [ fèng míng zhāo yáng ]

解释 朝阳:早晨的太阳。凤凰在早晨的阳光中鸣叫。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发挥的机会。

出处 《诗经 大雅 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14春晖寸草 [ chūn huī cùn cǎo ]

解释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出处 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5寸草春晖 [ cùn cǎo chūn huī ]

解释 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的心意;难以报答春天的恩惠。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

出处 唐 孟郊《游子吟》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6日积月累 [ rì jī yuè lěi ]

解释 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出处 《宋史 乔行简传》:“借纳忠效勤之意,而售其阴险巧佞之奸,日积月累,气势盖张;人主之威权,将为所窃弄而不自知矣。”

17破涕为笑 [ pò tì wéi xiào ]

解释 涕:眼泪。一下子停止哭泣;笑了起来。也用来形容转悲为喜。

出处 晋 刘琨《答卢湛书》:“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排终身之积惨,求数刻之暂欢。”

18多愁善感 [ duō chóu shàn gǎn ]

解释 善:容易;好(hào);感:伤感。容易发愁、伤感。形容人感情脆弱。

出处 茅盾《幻灭》二:“是同情于这个不相识的少妇呢,还是照例的女性的多愁善感,连她自己也不明白。”

19接连不断 [ jiē lián bù duàn ]

解释 连续不间断。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20旷日持久 [ kuàng rì chí jiǔ ]

解释 旷:荒废;耽搁;持:持续;拖延。耽搁时日;长期拖延。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四》:“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

21暗无天日 [ àn wú tiān rì ]

解释 暗:黑暗;天日:天和太阳;比喻光明。黑暗得看不到一点光明。形容社会极端黑暗;无理可言;无法可依。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老龙舡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22白日做梦 [ bái rì zuò mèng ]

解释 大白天做起梦来。比喻脱离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出处 明 豫章醉月子《精选雅笑 送匾》:“以为必中而遍问星相者,亦是白日做梦。”

23日暮途穷 [ rì mù tú qióng ]

解释 日暮:天快黑;途穷:路走到了尽头。比喻接近灭亡。

出处 唐 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24光天化日 [ guāng tiān huà rì ]

解释 充满阳光的天空;化生万物的太阳。旧时比喻太平盛世;现在形容是非、好坏大家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场合。

出处 《尚书 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

25度日如年 [ dù rì rú nián ]

解释 过一天觉得好像过一年那么长久。形容日子难熬。

出处 宋 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26日理万机 [ rì lǐ wàn jī ]

解释 理:处理;万机:纷繁的政务。指帝王宰相每天要处理许许多多的事务。现指国家领导人为国事日夜操劳。

出处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第二卷:“朕日理万机,不敢斯须自逸,诚思天下大业以艰难得之,必当以艰难守之。”

27日薄西山 [ rì bó xī shān ]

解释 薄:迫近;西山:泛指西边的高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临汨罗而自损兮,恐日薄于西山。”

28朝气蓬勃 [ zhāo qì péng bó ]

解释 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样子)。

出处 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29欢呼雀跃 [ huān hū què yuè ]

解释 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

出处 庄周《庄子 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30不见天日 [ bù jiàn tiān rì ]

解释 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

出处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八卷:“福州之人,以为终世不见天日也,岂料端公赐问。”

31日行千里 [ rì xíng qiān lǐ ]

解释 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惊人。

出处 《魏书 吐谷浑传》:“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是也。”

32日月如梭 [ rì yuè rú suō ]

解释 日和月像穿梭似地运行。比喻光阴过得快。

出处 宋 高登《东溪集 朱黄双砚》:“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讨不及,朱黄敢怠。”

33蒸蒸日上 [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

解释 蒸蒸: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

34夕阳西下 [ xī yáng xī xià ]

解释 指傍晚落日的景象。也比喻人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出处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5日不暇给 [ rì bù xiá jǐ ]

解释 暇:空闲;给:丰足;够。每天都没有一点空闲。形容非常繁忙。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封禅书》:“ 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

36日日夜夜 [ rì rì yè yè ]

解释 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出处 洪深《青龙潭》第二幕:“这里,刘秀三日日夜夜的车水,车的晕倒在水车上。”

37生气勃勃 [ shēng qì bó bó ]

解释 生气:朝气;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5卷:“余选钱文敏公诗甚少,家人误抄十余章,余读之,生气勃勃,悔知公未尽。”

38黄道吉日 [ huáng dào jí rì ]

解释 迷信认为宜于办事的好日子。

出处 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今日是黄道吉日,满朝众公卿都在银台门,敦请太师入朝授禅。”

39光辉灿烂 [ guāng huī càn làn ]

解释 光辉:闪烁耀眼的光;灿烂:光彩明亮的样子。光亮耀眼;色彩鲜明。也用来形容事业的伟大辉煌。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护驾龙虎官军二万五千,分为五对,每对五千,按青、黄、赤、白、黑五色,旗幡甲马,并依本色,光辉灿烂,极其雄壮。”

40国无宁日 [ guó wú níng rì ]

解释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宋大国也,起倾国兵,盛气而来……吾国无宁日矣。”

41日久天长 [ rì jiǔ tiān cháng ]

解释 指时间很久远。日:指时间。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日久天长,这些奴才们跟前,怎么说嘴呢?”

42星星之火 [ xīng xīng zhī huǒ ]

解释 一点点小火星。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多比喻新兴的革命力量。

出处 明 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贪黩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激而构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43竿头日进 [ gān tóu rì jìn ]

解释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出处 清 无名氏《后会仙记》:“(青青柳)复吟云:‘学问无穷水接天,竿头日进古人言。’”

44红日三竿 [ hóng rì sān gān ]

解释 指日高三竿;天已大亮;时候不早了;也作“日上三竿”。

出处 《南齐书 天文志上》:“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

45风和日暖 [ fēng hé rì nuǎn ]

解释 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出处 宋 王楙《野客丛书 陈胡二公评诗》:“而牡丹开时,正风和日暖,又安得有月冷风清之气象邪!”

46吴牛喘月 [ wú niú chuǎn yuè ]

解释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出处 汉 应劭《风俗通》:“吴牛望月则喘;使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47光芒四射 [ guāng máng sì shè ]

解释 光芒:光辉;射:照射。强烈的光线向四面八方照射。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一回:“仔细一瞧,不是那粒晶莹闪烁光芒四射的红珠是什么?”

48日月蹉跎 [ rì yuè cuō tuó ]

解释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出处 晋·阮籍《咏怀》诗:“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49日甚一日 [ rì shèn yī rì ]

解释 一天比一天厉害。

出处 《新唐书 独孤及传》:“陛下岂迟疑于改作,逡巡于旧贯,使大议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50青天白日 [ qīng tiān bái rì ]

解释 指大白天。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

出处 唐 王建《寄分司张郎中》:“青天白日当头上,会有求闲不得时。”

51冬日可爱 [ dōng rì kě ài ]

解释 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52日出不穷 [ rì chū bù qióng ]

解释 形容接连不断地出现。

出处 清·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而新书新报日出不穷者,无愚智皆读之。”

53日暮途远 [ rì mù tú yuǎn ]

解释 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出处 《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54日有万机 [ rì yǒu wàn jī ]

解释 见“日理万机”。

出处 宋·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

55竿头日上 [ gān tóu rí shàng ]

解释 竿头:竹竿尖头;上:上升。比喻学业进步很快。

出处 《秉烛谈》:“招贤大师赠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人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56南山之寿 [ nán shān zhī shòu ]

解释 南山:终南山。寿命像终南山那样长久。

出处 《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57日东月西 [ rì dōng yuè xī ]

解释 比喻远隔两地,不能相聚。

出处 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58日久岁深 [ rì jiǔ suì shēn ]

解释 岁:年;深:长久。指时间长久。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云门文偃禅师》:“总是汝把取翻覆思量,看日久岁深自然有个入路。”

59日以继夜 [ rì yǐ jì yè ]

解释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出处 《国语 吴语》:“孤日夜相继,匍匐就君。”

60日夜兼程 [ rì yè jiān chéng ]

解释 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3回:“俱骑了马,连日夜兼程,赶上丧车,护进二贤庄。”

61日往月来 [ rì wǎng yuè lái ]

解释 形容岁月流逝。

出处 《周易 系辞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62日无暇晷 [ rì wú xiá guǐ ]

解释 形容没有一点空闲的时候。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所讲的不是嫖经,便是赌局,花天酒地,闹个不休,车水马龙,日无暇晷。”

63日昃不食 [ rì zè bù shí ]

解释 太阳已偏西还不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出处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况欲以过门不入、日昃不食之世,反诸标枝野鹿,其不为西晋者几希?”

64日来月往 [ rì lái yuè wǎng ]

解释 见“日往月来”。

出处 唐·刘商《胡笳十八拍》之十二:“日来月往相催迁,迢迢星岁欲周天。”

65日益月滋 [ rì yì yuè zī ]

解释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出处 唐·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闲诞无事,遂专力于诗章。日益月滋,有诗千余首。”

66柔情似水 [ róu qíng sì shuǐ ]

解释 柔情:温柔的感情。像水一样温柔细腻。

出处 宋·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67白日见鬼 [ bái rì jiàn guǐ ]

解释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出处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六卷:“在京师时有语曰:‘吏、勋、封、考,笔头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68日削月朘 [ rì xuē yuè juān ]

解释 朘:缩小,减少。日日削减,月月缩小。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民日削月朘,寖以大穷。”

69日暖风和 [ rì nuǎn fēng hé ]

解释 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出处 宋 刘斧《青琐高义 别集》卷二:“不久,海上风和日暖。”

70日食万钱 [ rì shí wàn qián ]

解释 每天吃喝花费上万钱财。形容生活极其奢侈。

出处 《晋书 何曾传》:“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71火伞高张 [ huǒ sǎn gāo zhāng ]

解释 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出处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72蹉跎时日 [ cuō tuó shí rì ]

解释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郎君奉尊堂之命,远来游学,不可蹉跎时日。”

73多愁多病 [ duō chóu duō bìng ]

解释 经常忧愁就会体弱多病。旧时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状态

出处 宋 柳永《倾杯》词:“早是多愁多病,那堪细把旧约前欢重省。”

74狂犬吠日 [ kuáng quǎn fèi rì ]

解释 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

出处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75黑天白日 [ hēi tiān bái rì ]

解释 白天和黑夜;整日整夜。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五:“工作队和农工会,黑天白日,川流不息地有人看望。”

76出头之日 [ chū tóu zhī rì ]

解释 出头:摆脱困境等。指从困厄、冤屈、压抑的处境中摆脱出来的日子。

出处 元·无名氏《庞娟夜走马陵道》第三折:“如今佯推风疾举发,白日里与儿童作戏,到晚间共羊犬同眠。不知几时才得个出头之日。”

77壶天日月 [ hú tiān rì yuè ]

解释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

出处 金 长筌子《西江月》词:“返照壶天日月,休言尘世风波。”

78大天白日 [ dà tiān bái rì ]

解释 白天。强调跟暮夜黑暗对照。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回:“大天白日人来人往,你就在这里也不方便。”

79度日如岁 [ dù rì rú suì ]

解释 同“度日如年”。

出处 宋·周邦彦《霜叶飞》词:“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

80拨云睹日 [ bō yún dǔ rì ]

解释 拨开云彩看见太阳。形容受到启发,思想豁然开朗,或比喻见到光明,大有希望。亦作“拨云见日”、“拨开云雾见青天”、“披云雾,睹青天”。

出处 语出《晋书·乐广传》:“[卫瓘]见广而奇之……命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云者也。’”

81日不我与 [ rì bù wǒ yǔ ]

解释 时日不等待我。极言应抓紧时间。

出处 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然日不我与,曜灵急节,面有过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82日久岁长 [ rì jiǔ suì cháng ]

解释 见“日久天长”。

出处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我虽是不好嫁得你出家人,只是认做兄妹往来,谁禁得我?这便可以日久岁长的了。”

83日以为常 [ rì yǐ wéi cháng ]

解释 经常做某件事,成了惯例常规。

出处 金·王若虚《辨惑》:“不然则予之耽寝,日以为常,记者语简而不尽其详,亦不可知。”

84日和风暖 [ rì hé fēng nuǎn ]

解释 见“日暖风和”。

出处 宋·范纯仁《鹧鸪天·和韩持国》词:“腊后春前暖律催,日和风暖欲开梅。”

85日异月更 [ rì yì yuè gèng ]

解释 日日不同,月月改变。形容变化快。

出处 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文字之变,日异月更,不可穷诘。”

86日异月殊 [ rì yì yuè shū ]

解释 每天每月都有差异。形容变化大。

出处 明·袁宗道《论隐者异趣》:“农工商贾,厮养皂隶,所作之事,日化月迁,所说之语,亦日异月殊,以其新也。”

87日暖风恬 [ rì nuǎn fēng tián ]

解释 见“日暖风和”。

出处 唐·钱起《山中酬杨补阙见访》诗:“日暖风恬种药时,红泉翠壁辟萝垂。”

88日暮路远 [ rì mù lù yuǎn ]

解释 同“日暮途远”。

出处 《尉缭子·兵教下》:“日暮路远,还有挫气;师老将贪,争掠易败。”

89日暮道远 [ rì mù dào yuǎn ]

解释 同“日暮途远”。

出处 战国·卫·吴起《吴子·治兵》:“日暮道远,必数上下;宁劳于人,慎无劳马。”

90日月重光 [ rì yuè chóng guāng ]

解释 重光:重放光芒。太阳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经过一番动乱后出现新的清明局面。

出处 《尚书·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三国魏·缪袭《魏鼓吹曲》:“日月为重光。”

91日省月试 [ rì xǐng yuè shì ]

解释 省:检查;试:考核。每天检查,每月考核。形容经常查考。

出处 《礼记·中庸》:“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

92日省月课 [ rì shěng yuè kè ]

解释 见“日省月试”。

出处 《魏书·李彪传》:“陛下幼蒙鞠诲,圣敬之跻,及储宫诞育,复亲抚诰,日省月课,实劳神虑。”

93日积月聚 [ rì jī yuè jù ]

解释 同“日积月累”。

出处 《宋史·张致远传》:“使州县无妄用,归其馀于监司;监司无妄用,归其馀于朝廷;朝廷无横费,日积月聚,惟军须是虑,中兴之业可致也。”

94日累月积 [ rì lèi yuè jī ]

解释 见“日积月累”。

出处 《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五年》:“先帝于大臣好为形迹,小过皆含容不言,日累月积,以致祸败。”

95日角龙颜 [ rì jiǎo lóng yán ]

解释 旧时相术家谓额头隆起为龙颜。“日角龙颜”为帝王的贵相。

出处 《梁书·元帝纪》:“陛下日角龙颜之姿,表于徇齐之日;彤云素气之瑞,基于应物之初。”

96日许时间 [ rì xǔ shí jiān ]

解释 见“日许多时”。

出处 宋·杨万里《过吕城闸》诗:“一船最后知何故,日许时间独不来。”

97日饮无何 [ rì yǐn wú hé ]

解释 见“日饮亡何”。

出处 宋·苏轼《赵既见和复次韵答之》:“酸寒可笑分一斗,日饮无何足袁盎。”

98迟日旷久 [ chí rì kuàng jiǔ ]

解释 犹言旷日持久。

出处 《商君书·君臣》:“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垂衣裳而谈说者得,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

99风和日美 [ fēng hé rì měi ]

解释 微风和畅,阳光明丽。同“风和日丽”。

出处 清 黄宗羲《敬槐诸君墓志铭》:“风和日美,余掉短胕,老母揭女孙泛汝仇湖。”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