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没钱吃饭的成语

形容没钱吃饭的成语


1一穷二白 [ yī qióng èr bái ]

解释 穷:物质基础差;经济水平低。白:文化、科学落后。形容经济、文化科学水平低;不发达。

出处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2入不敷出 [ rù bù fū chū ]

解释 敷:足够;出:支出。收入的不够开支的。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7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3捉襟见肘 [ zhuō jīn jiàn zhǒu ]

解释 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胳膊肘。形容衣衫褴褛;也比喻顾此失彼。襟:衣襟;肘:胳膊肘。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4饥寒交迫 [ jī hán jiāo pò ]

解释 交:一齐;迫:逼迫。饥饿、寒冷一齐袭来。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出处 宋 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

5一贫如洗 [ yī pín rú xǐ ]

解释 穷得像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出处 元 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6家徒四壁 [ jiā tú sì bì ]

解释 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7身无分文 [ shēn wú fēn wén ]

解释 形容非常贫穷。

出处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他现在是身无分文,靠那好心肠的女店主借钱度日。”

8不名一钱 [ bù míng yī qián ]

解释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9穷困潦倒 [ qióng kùn liáo dǎo ]

解释 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出处 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0绰绰有余 [ chuò chuò yǒu yú ]

解释 绰绰:宽裕的样子。形容人、物、财、能力等很宽裕;用不完。也作“绰绰有余”、“绰有宽裕”。

出处 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防边上》:“崇山峻岭所在俱有,诚使其险要,多筑土垒,则进攻退守,绰绰有余。”

11立锥之地 [ lì zhuī zhī dì ]

解释 立锥:插锥子。指插锥子的地方。比喻能容身的极小的地方。也作“置锥之地。”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

12左右逢源 [ zuǒ yòu féng yuán ]

解释 到处都能碰到取之不尽的源泉。比喻做事、写作得心应手;应付自如。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13完美无缺 [ wán měi wú quē ]

解释 完善美好;没有缺点。完美:完整;完善。

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小楷,微带行笔,共一百廿八行,前者十数行破裂者,而后幅完好无阙(缺)。”

14顾此失彼 [ gù cǐ shī bǐ ]

解释 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繁多;无法兼顾全面。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王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15两袖清风 [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

解释 原指两袖迎风而起;飘飘扬扬的姿态。后比喻做官的时候;十分清廉;除 衣袖中的清风之外;别无所有。现也指清贫;没有财产。也作“清风两袖”。

出处 元 魏初《送杨季梅》诗:“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16饥不择食 [ jī bù zé shí ]

解释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丹霞天然禅师》:“又一日访庞居士,至门首相见。师乃问:‘居士在否?’士曰:‘饥不择食’。”

17一无所有 [ yī wú suǒ yǒu ]

解释 什么都没有(一:一概;完全)。

出处 《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18丰衣足食 [ fēng yī zú shí ]

解释 穿的吃的都很充足富裕。形容生活富足。

出处 五代 齐已《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诗:“丰衣足食处莫住,圣迹灵踪好遍寻。”

19腰缠万贯 [ yāo chán wàn guàn ]

解释 腰缠:随身携带;贯:钱串;古时穿钱用的绳索;一千文为贯。 形容钱财很多。

出处 南朝 梁 殷芸《小说 吴蜀人》:“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20寅吃卯粮 [ yín chī mǎo liáng ]

解释 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我们只吃一分口粮,哪里会有多少钱?就是我们总爷,也是寅吃卯粮,先缺后空。”

21不相上下 [ bù xiāng shàng xià ]

解释 上下:比喻高低、好坏等。分不出高低。形容程度相等。

出处 唐 陆龟蒙《蠹化》:“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

22饥肠辘辘 [ jī cháng lù lù ]

解释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23面面俱到 [ miàn miàn jù dào ]

解释 俱:都。各方面都照顾到。也指虽然各方面都照顾到;但重点不突出;很一般化。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他八股做得精通,自然办起事来亦就面面俱到了。”

24富贵荣华 [ fù guì róng huá ]

解释 荣:植物枝叶繁茂;华:草木开花。荣华:比喻兴旺繁盛。地位显赫;昌盛兴旺。

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论荣》:“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富贵荣华之谓也。”

25衣不蔽体 [ yī bù bì tǐ ]

解释 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当初坟堂中教授村童,衣不蔽体,食不充口。”

26尽如人意 [ jìn rú rén yì ]

解释 尽:完全;如:符合;遵从。完全符合人们的心意。形容心满意足。

出处 宋 刘克庄《李艮翁礼部墓志铭》:“然议者但以为恩泽侯挟贵临民,安得尽如人意。”

27衣衫褴褛 [ yī shān lán lǚ ]

解释 衣服破破烂烂(褴褛:破烂)。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杜预注:“蓝缕:敝衣。”

28百孔千疮 [ bǎi kǒng qiān chuāng ]

解释 百;千:形容数量多;孔:小洞;窟窿。形容某种事物被破坏的程度非常严重;或形容毛病、弊病很多;也作“千疮百孔”。

出处 唐 韩愈《与孟尚书书》:“汉氏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

29一文不名 [ yī wén bù míng ]

解释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30贫病交加 [ pín bìng jiāo jiā ]

解释 交:一齐;同时;加:压上。贫困和疾病一齐压在身上。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暮年之人,那禁得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来。”

31身无立锥 [ shēn wú lì zhuī ]

解释 没有寸土可以容身。比喻极小的地方。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1回:“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

32食不果腹 [ shí bù guǒ fù ]

解释 果:充实。吃不饱肚子。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適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33绰有余裕 [ chuò yǒu yú yù ]

解释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34成败得失 [ chéng bài dé shī ]

解释 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步骘传》:“成败得失,皆如所虑,可谓守道见机,好古之士也。”

35囊空如洗 [ náng kōng rú xǐ ]

解释 囊:口袋。口袋里什么也没有;像水洗过了似的。形容一个钱都没有;非常贫穷。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但教坊落籍,其费甚多,非千金不可,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

36忍饥挨饿 [ rěn jī āi è ]

解释 忍受饥饿。形容极其贫困。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14回:“忍饥挨饿进庙杀僧,少水无茶开门揖盗。”

37左支右绌 [ zuǒ zhī yòu chù ]

解释 射箭时左手支撑;右手弯曲。指应付了这一面;便应付不了那一面。(绌:屈;不足)。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西周策》:“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38不名一文 [ bù míng yī wén ]

解释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老兄明白,弟半生书剑飘零,寄食江湖,囊中不名一文。”

39囊中羞涩 [ náng zhōng xiū sè ]

解释 囊:口袋。指口袋中的钱不多了。

出处 梁实秋《穷》:“别看我囊中羞涩,我有所不取。”

40饥火烧肠 [ jī huǒ shāo cháng ]

解释 形容饥饿难忍。

出处 宋·苏轼《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饥火烧肠作牛吼,不知待得秋成否?”

41饥寒交切 [ jī hán jiāo qiē ]

解释 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出处 宋·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

42忍饥受饿 [ rěn jī shòu è ]

解释 忍受饥饿。形容生活极其贫困,艰难度日。

出处 元 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做娘的忍饥受饿,为子的富贵荣昌。可怜见看看至死,可来报答你这养育亲娘!”

43一寒如此 [ yī hán rú cǐ ]

解释 一:竟然;寒:贫寒。竟然穷困到这样的地步。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一绨袍以赐之。”

44挖肉补疮 [ wā ròu bǔ chuāng ]

解释 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出处 清 梁启超《外债平议》:“就财政上以论,外债之宜借者,不过为苟安目前、挖肉补疮之计。”

45揭不开锅 [ jiē bù kāi guō ]

解释 指没有粮食或没有伙食钱。

出处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常揭不开锅。”

46得失成败 [ dé shī chéng bài ]

解释 指获得与损失、成功与失败。

出处 晋 陆机《五等诸侯论》:“得失成败,备在典谟,是以其详,可得而言。”

47分文不名 [ fēn wén bù míng ]

解释 名:占有。一分钱一个铜板也没有。比喻非常贫困。

出处 曹禺《我们尊敬的老舍先生》:“他自己穷得分文不名,还要支持那两三间破烂的会址,招待许多左派文人。”

48小己得失 [ xiǎo jǐ dé shī ]

解释 小己:个人。指个人的得失。

出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小雅》讥小己之丢失,其流及上。”

49得失参半 [ dé shī cān bàn ]

解释 得失:得到与失去。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即得失相当。

50饥冻交切 [ jī dòng jiāo qiē ]

解释 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出处 宋·洪迈《夷坚丙志·鱼肉道人》:“父母欲其死,置于室一隅,饥冻交切,然竟不死。”

51东扶西倒 [ dōng fú xī dǎo ]

解释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出处 宋 杨万里《过南荡》诗:“笑杀槿篱能耐事,东扶西倒野酴醿。”

52鹑居鷇食 [ chún jū kòu shí ]

解释 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出处 《庄子·天地》:“夫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

53是非得失 [ shì fēi dé shī ]

解释 正确与错误,得到的与失去的。

出处 宋·朱熹《辞免兼实录院同修撰奏状》:“不知所言,重念臣愚,素无史学,然于是非得失之故,实有善善恶恶之心。”

54得失相半 [ dé shī xiāng bàn ]

解释 指利与弊同时存在,不相上下,基本相等。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全琮传》:“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岂得谓全哉?”

55得失荣枯 [ dé shī róng kū ]

解释 指人生的获得与丧失、兴盛与衰败。

出处 元 沈和《赏花时 潇湘八景》套曲:“休说功名,皆是浪语,得失荣枯总是虚。”

56梦撒撩丁 [ mèng sā liáo dīng ]

解释 比喻没钱应酬。同“梦撒寮丁”。

出处 《元人散曲 庆宣和》:“若是自家空藏瓶,梦撒撩丁,花姑不重女猱轻,任谁,见哽。”

57梦撒寮丁 [ mèng sā liáo dīng ]

解释 见“梦撒撩丁”。

出处 钟嗣成《全元散曲·哭皇天》:“近来论世态,世态有高低。有钱的高贵,无钱的低微。那里问风流子弟?折末颜如灌口,貌赛神仙,洞宾出世,宋玉重生,没答了镘的,梦撒寮丁。” 注释:没答:无(钱)以应酬。镘的:指钱。

58得失在人 [ dé shī zài rén ]

解释 指人生的胜利失败就取决与本人的努力与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出处 唐·陈子昂《与韦王虚己书》:“仆尝窃不自量,谓以为得失在人,欲揭闻见,抗衡当代之士。”

59如之奈何 [ rú zhī nai hé ]

解释 怎幺办。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3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

60食饥息劳 [ shí jī xī láo ]

解释 谓使饥饿者得食,疲劳者休息。

出处 战国·宋·墨翟《墨子·天志中》:“内有以食饥息劳,持养其万民,则君臣上下惠忠,文子弟兄慈孝。”

61无立锥之地 [ wú lì zhuī zhī dì ]

解释 没有立锥子的地方。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后常形容贫穷。

出处 《庄子 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吕氏春秋 为欲》:“无立锥之地,至贫也。”

62疾雷不及掩耳 [ 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 ]

解释 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出处 《六韬 军势》:“善者从而不择,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故疾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瞬目。”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