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家破旧的成语

形容家破旧的成语


1家徒四壁 [ jiā tú sì bì ]

解释 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2摇摇欲坠 [ yáo yáo yù zhuì ]

解释 摇摇:摇晃;动摇不稳的样子;欲:将要;坠:掉下来。摇摇晃晃;即将掉下来。形容很不稳定;就要掉下来;或比喻就要垮台或崩溃。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4回:“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

3千疮百孔 [ qiān chuāng bǎi kǒng ]

解释 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出处 清 李渔《意中缘 毒饵》:“虽然得些润笔之资,以助薪水,究竟这千疮百孔,那里补救得来。”

4破铜烂铁 [ pò tóng làn tiě ]

解释 ①破旧锈烂无用的铜铁器。②泛指各种破旧无用的器物。

出处 清·龚自珍《杭大宗逸事状》:“买破铜烂铁,陈于地卖之。”

5修旧利废 [ xiū jiù lì fèi ]

解释 把破旧的修补好,把废物利用起来。指厉行节约。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废《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6断壁残垣 [ duàn bì cán yuán ]

解释 倒塌了的墙壁,形容残破的景象。

出处 《新民晚报》1987.2.8:“几年后,秦始皇驾崩,秦二世登极。朱贤始得返回家乡。可家里人不见,唯剩一片断壁残垣。”

7满目疮痍 [ mǎn mù chuāng yí ]

解释 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出处 《辛亥革命 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惟自武汉事起,各省响应,兵连祸结,满目疮痍。”

8破烂不堪 [ pò làn bù kān ]

解释 破破烂烂的不成样子。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一时风气大变,没有一个不是穿的极破烂不堪的。”

9土阶茅屋 [ tǔ jiē máo wū ]

解释 泥土的台阶,茅草的房屋。比喻住房简陋。

出处 《周书 武帝纪下》:“上栋下宇,土阶茅屋。”

10弊衣箪食 [ bì yī dān shí ]

解释 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

出处 《周书 儒林传论》:“其沉默孤微者,亦笃志于章句,以先王之道,饰腐儒之姿,达则不过侍讲训胄,穷则终于弊衣箪食。”

11上雨旁风 [ shàng yǔ páng fēng ]

解释 形容家里贫穷,房屋破旧。

出处 唐·韩愈《面海神庙碑》:“上雨旁风,无所盖障。”

12不蔽风雨 [ bù bì fēng yǔ ]

解释 蔽:遮盖。不能遮风挡雨。形容房屋破烂简陋。

出处 清·陈瑚《顽潭诗话·无闷谣》:“我有蔽庐,不蔽风雨。”

13敝盖不弃 [ bǐ gài bù qì ]

解释 指破旧之物也自有其用。

出处 《礼记 檀弓下》:“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

14穷阎漏屋 [ qióng yán lòu wū ]

解释 穷阎:偏僻的里巷;漏屋:通“陋”,狭小的房屋。指僻陋狭小的住处。

出处 《荀子·儒效》:“虽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贵道诚存也。”

15茅屋采椽 [ máo wū cǎi chuán ]

解释 指住宿简陋。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茅屋采椽,是以贵俭。”

16拔茅连茹 [ bá máo lián rú ]

解释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出处 《周易 泰》:“拔茅茹,以其汇。”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

17一无所有 [ yī wú suǒ yǒu ]

解释 什么都没有(一:一概;完全)。

出处 《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18顾此失彼 [ gù cǐ shī bǐ ]

解释 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繁多;无法兼顾全面。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王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19捉襟见肘 [ zhuō jīn jiàn zhǒu ]

解释 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胳膊肘。形容衣衫褴褛;也比喻顾此失彼。襟:衣襟;肘:胳膊肘。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20金碧辉煌 [ jīn bì huī huáng ]

解释 金碧;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辉煌:光辉灿烂。形容建筑物装饰陈设等异常绚丽精彩;光辉灿烂的样子。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绛纱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碧辉煌。”

21琼楼玉宇 [ qióng lóu yù yǔ ]

解释 宇:房屋;原指仙界中的楼台或月中宫殿。形容建筑华丽堂皇。

出处 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兼怀子由》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22富丽堂皇 [ fù lì táng huáng ]

解释 富丽:华丽。堂皇:雄伟;盛大。豪华美丽、雄伟壮大。形容建筑物的宏伟壮丽;场面的盛大豪华。也形容诗文辞藻华丽。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只见当朝圣人出的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

23雕梁画栋 [ diāo liáng huà dòng ]

解释 梁:房梁;古代考究的房梁常雕刻有花纹图案;栋:支柱。指房屋有十分华丽的彩绘装饰。形容房屋富丽堂皇。

出处 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这的是雕梁画栋圣祠堂。”

24抱残守缺 [ bào cán shǒu quē ]

解释 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指舍不得扔下破旧东西。也作“保残守缺”。

出处 东汉 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25总而言之 [ zǒng ér yán zhī ]

解释 总括起来说(总:总括;归纳)。

出处 《周易 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唐 孔颖达疏:“总而言之,皆虚无之谓也。”

26破旧立新 [ pò jiù lì xīn ]

解释 破除旧的,建立新的。

出处 余秋雨《关于嫉妒》:“那也是一个破旧立新两未靠岸的奇异时期,什么怪事都会发生。”

27亭台楼阁 [ tíng tái lóu gé ]

解释 泛指建造在园林庭院中供游憩欣赏的建筑。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算不得大园庭,那亭台楼阁,树林山水,却也点缀结构得幽雅不俗。”

28兵连祸结 [ bīng lián huò jié ]

解释 兵:指战争;结:相连。指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馀年。”

29厉行节约 [ lì xíng jié yuē ]

解释 厉:严格;认真;行:实行。严格认真地实行节约。

出处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去年十一月中共二中全会更着重地提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以后,几个月来已经开始发生效果。”

30古色古香 [ gǔ sè gǔ xiāng ]

解释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出处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31雕阑玉砌 [ diāo lán yù qì ]

解释 形容富丽的建筑物。

出处 南唐·李煜《虞美人》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老。”

32弊帚千金 [ bì zhǒu qiān jīn ]

解释 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成价值千金。比喻对己物的珍视。弊,一本作“敝”。

出处 语出《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33鳞次栉比 [ lín cì zhì bǐ ]

解释 鳞次:像鱼鳞那样挨着。栉比:像篦子齿那样并排着。形容像鱼鳞或梳篦的齿那样紧密的排列着。多用以形容房屋或船只密集。

出处 明 陈贞慧《秋园杂佩 兰》:“自长桥以至大街,鳞次栉比,春光皆馥也。”

34俱收并蓄 [ jù shōu bìng xù ]

解释 不加区别,统统收纳包容。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35遮风挡雨 [ zhē fēng dǎng yǔ ]

解释 比喻起保护作用。

出处 冯德英《山菊花》上部第11章:“大叔,闺女没有好的孝敬你,让小赤松长大,给你遮风挡雨!”

36朽木粪墙 [ xiǔ mù fèn qiáng ]

解释 朽坏的木头,污秽的土墙。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7废物利用 [ fèi wù lì yòng ]

解释 废物:无用的东西。让没有用的东西发挥它的作用。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浅识者或当誉为废物利用,而其实乃洪水之祸源,可叹。”

38弊帚自珍 [ bì zhǒu zì zhēn ]

解释 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作很珍贵。比喻对己物的珍视。

出处 宋 陆游《秋思》诗:“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39牛溲马勃 [ niú sōu mǎ bó ]

解释 牛溲:牛屎;一说指车前草。马勃:一种生长在湿地及腐木上的菌类植物;俗称牛尿和马屁菌。借指不值钱的下贱而有用的东西。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40弊衣蔬食 [ bì yī shū shí ]

解释 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指生活俭朴。亦作“弊衣箪食”。

出处 《周书·柳虯传》:“弊衣蔬食,未尝到改操。”

41上漏下湿 [ shàng lòu xià shī ]

解释 上:指屋顶;下:指地面。形容房屋破旧,不能蔽风雨。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上漏下湿,匡坐而弦。”

42弊衣疏食 [ bì yī shū shí ]

解释 破旧的衣着,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

出处 《周书 柳虬传》:“弊衣疏食,未尝改操。”

43七破八补 [ qī pò bā bǔ ]

解释 形容衣物非常破旧。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3回:“外面来了一个白须老头子,穿了一件七破八补的棉袍,形状十分瑟缩。”

44破破烂烂 [ pò pò làn làn ]

解释 破旧霉烂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5回:“穿的衣裳虽然是号褂子,挂一块、飘一块,破破烂烂,竟同叫化子不相上下。”

45七零八碎 [ qī líng bā suì ]

解释 ①形容残破不堪。②零星琐碎。③指零星的物品。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4回:“一时鱼奔鸟散,被楚兵砍瓜切菜,乱杀一回,杀得四分五裂,七零八碎。”

46层楼叠榭 [ céng lóu dié xiè ]

解释 层:重复,接连不断;榭:建在台上的房屋。形容建筑物错落有致。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原来并不是个集镇,只有几家人家,住在这山坡之上。因山有高下,故看去如层楼叠榭一般。”

47殿堂楼阁 [ diàn táng lóu gé ]

解释 楼阁:两层以上的房屋。指各种建筑物。殿堂:高大的房屋。

出处 《晋祠》:“在山上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一百多座殿堂搂阁和亭台桥榭。”

48雕梁绣户 [ diāo liáng xiù hù ]

解释 雕:雕刻,雕花;绣户:雕绘华美的门户。指雕绘华美的建筑。

出处 清·金人瑞《甲申秋兴》诗:“雕梁绣户都在眼,微命未知何处飞。”

49断瓦残垣 [ duàn wǎ cán yuán ]

解释 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

50碧瓦朱檐 [ bì wǎ zhū yán ]

解释 碧瓦:青绿色的瓦;檐:屋檐。青色的瓦,红色的檐。形容建筑的华美。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4回:“雕梁画栋,碧瓦朱檐。”

51衣不盖体 [ yī bù gài tǐ ]

解释 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出处 唐·杜甫《进雕赋表》:“唯臣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52层台累榭 [ céng tái lěi xiè ]

解释 层:重复,接连不断;累:重叠;榭:建在台上的房屋。形容建筑物错落有致。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

53敝帷不弃 [ bǐ wéi bù qì ]

解释 指破旧之物也自有用处。

出处 《礼记 檀弓下》:“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

54败鼓之皮 [ bài gǔ zhī pí ]

解释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55七断八续 [ qī duàn bā xù ]

解释 ①形容散乱,不相照应。②断接之处甚多。形容十分破烂。

出处 《秦并六国平话》卷中:“应荣圣刀头引举三军喊杀,秦兵败走,东砍西伐,七断八续。”

56七穿八烂 [ qī chuān bā làn ]

解释 形容破烂不堪。

57破烂流丢 [ pò làn liú diū ]

解释 破烂不堪的样子。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六回:“当驾官即开了,捧出丹盘来看,果然是件破烂流丢一口钟。”

58短褐不完 [ duǎn hè bù wán ]

解释 短褐:粗布短衣,古代贫贱者或僮竖之服;完:完整。粗布短衣还破旧不完整。形容生活贫苦,衣衫破烂。

出处 《韩非子·五蠹》:“故糟糠不饱者不务梁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

59七穿八洞 [ qī chuān bā dòng ]

解释 形容破旧不堪。

60尺椽片瓦 [ chǐ chuán piàn wǎ ]

解释 指建筑物遭受破坏后所剩无几的砖瓦木料。

出处 宋·陈亮《重建紫霄观记》:“盗平,无尺椽片瓦可为庇依。道士结茅而居。”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