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晚上睡不着的成语

形容晚上睡不着的成语


1辗转反侧 [ zhǎn zhuǎn fǎn cè ]

解释 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事重重。

出处 《诗经 周南 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翻来覆去 [ fān lái fù qù ]

解释 翻:翻转;覆:转回。躺在床上来回翻转身体。形容睡不着觉;也形容事情多次反复。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横说也如此,竖说也如此,翻来覆去,说都如此。”

3目不交睫 [ mù bù jiāo jié ]

解释 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出处 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上》:“陛下在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目不交睫,睡不解衣冠。”

4寝不成寐 [ qǐn bù chéng mèi ]

解释 见“寝不聊寐”。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5回:“玄德因思水镜之言,寝不成寐。”

5寝不安席 [ qǐn bù ān xí ]

解释 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出处 《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6寝不聊寐 [ qǐn bù liáo mèi ]

解释 亦作“寝不成寐”。睡不着觉。形容心事重重。

出处 汉·贾谊《新书·匈奴》:“则匈奴之中乖而相疑矣,使单于寝不聊寐,食不甘口,挥剑挟弓,而蹲穹庐之隅。”

7展转反侧 [ zhǎn zhuǎn fǎn cè ]

解释 形容心里有事,躺着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鲂传》:“每独矫首西顾,未尝不寤寐劳叹,展转反侧也。”

8夜不成寐 [ yè bù chéng mèi ]

解释 寐:睡着。形容因心中有事,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觉。

出处 宋 洪迈《夷坚志 乙志卷八 虔州城楼》:“明日而先公言:‘汝夜何所往?吾闻抱关老卒云,楼故多怪,每夕必出。’予因道昨见者。是日徒于孤独,竟夜不能寐。”

9更长梦短 [ gēng cháng mèng duǎn ]

解释 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更长:指漫漫长夜;梦短:指睡眠不踏实,极易醒。形容思绪烦乱,很难入眠。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步步娇〉》:“可怜正凄凉正眠,冷清清把纱窗半掩,更长梦短使人愁闷添。”

10转侧不安 [ zhuǎn cè bù ān ]

解释 转侧:移换方位。形容心有所思,睡不安稳的状态

出处 汉·王充《论衡·案书》:“二语不定,转侧不安。”

11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释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12高枕无忧 [ gāo zhěn wú yōu ]

解释 把枕头垫得高高的;无忧无虑地睡大觉。原形容平安无事;不必担忧。后也指思想麻痹;放松警惕。

出处 《旧五代史 世袭传二 高季兴》:“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

13杞人忧天 [ qǐ rén yōu tiān ]

解释 杞:古时国名;忧天:担心天塌陷。杞国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寝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或毫无根据的忧虑。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14心事重重 [ xīn shì chóng chóng ]

解释 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

出处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二七章:“毛人凤正心事重重地在地毯上来回走着。”

15坐卧不宁 [ zuò wò bù níng ]

解释 同“坐卧不安”。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各事冗杂,亦难尽述,因此忙的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

16食不甘味 [ shí bù gān wèi ]

解释 甘:味道好。吃东西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形容心中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传》:“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

17卧不安席 [ wò bù ān xí ]

解释 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

出处 《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18寝食不安 [ qǐn shí bù ān ]

解释 睡觉、吃饭都不得安宁。

出处 《敦煌变文集 叶净能诗》:“皇帝自此之后,日夜思慕,寝食不安。”

19昏昏欲睡 [ hūn hūn yù shuì ]

解释 头脑昏昏沉沉;只想睡觉。形容非常疲劳或精神不振作。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贾奉雉》:“是秋入闱复落,邑邑不得志,颇思郎言,遂取前所指示者强读之。未至终篇,昏昏欲睡,心惶惑无以自主。”

20食不暇饱 [ shí bù xiá bǎo ]

解释 暇:空闲。没有空好好吃饭。形容整日忙碌,连吃饭也没空。

出处 宋·司马光《进五规状·保业》:“当是之时,食不暇饱,寝不遑安。”

21翻来复去 [ fān lái fù qù ]

解释 翻:翻转。形容做事多次重复。

出处 宋·朱熹《朱子全书性理·理》:“横说世如此,竖说也如此。翻来复去说都如此。”

22睡意朦胧 [ shuì yì méng lóng ]

解释 朦胧:模糊不清。形容双眼模糊不清的样子。

出处 丁玲《1930年春上海》:“间或有一、二家小商店的学徒在睡意朦胧的半张着眼去下那门板。”

23睡眼惺忪 [ shuì yǎn xīng sōng ]

解释 惺忪:刚苏醒的样子。形容睡觉的人刚睡醒,还没有完全清醒。

出处 鲁迅《故事新编·采薇》:“街道上的行人还不多;所遇见的不过是睡眼惺忪的女人,在井边打水。”

24伯虑愁眠 [ bó lǜ chóu mián ]

解释 伯虑:国名;愁:忧愁。伯虑国民忧虑睡眠。指过虑。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7回:“海外都说:‘杞人忧天,伯虑愁眠。’”

25睡卧不宁 [ shuì wò bù níng ]

解释 睡:睡觉。卧:躺下,睡觉或躺下都不安宁。形容心绪烦乱,不能安定。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这几日睡卧不宁,饮食少进,给假在驿亭中将息。”

26栉风沐雨 [ zhì fēng mù yǔ ]

解释 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沐甚雨,栉急风。”

27捶床捣枕 [ chuí chuáng dǎo zhěn ]

解释 形容辗转难以入睡。

出处 《捉鬼传》第七回:“风流鬼无奈……这一晚捶床捣枕,翻来翻去,如何睡得着。”

28捶床拍枕 [ chuí chuáng pāi zhěn ]

解释 形容辗转难以入睡。同“捶床捣枕”。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他脾气越发坏了,不是捶床拍枕,就是咒天骂地。”

29废食忘寝 [ fèi shí wàng qǐn ]

解释 废:停止;寝:睡觉。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致志。

出处 唐·王勃《送劼赴太学序》:“废食忘寝,涣然有所成望然。”

30昧旦晨兴 [ mèi dàn chén xīng ]

解释 昧旦:破晓。指天不亮就起来。形容勤劳或忧心忡忡。

出处 《晋书 简文帝纪》:“何尝不昧旦晨兴,夜分忘寝。”

31寝不遑安 [ qǐn bù huáng ān ]

解释 遑:空闲。睡觉不能安眠。形容终日操劳忙碌。

出处 宋·司马光《进五规状》:“栉风沐雨,东征西伐,扫除海内,当此之时,食不暇饱,寝不遑安。”

32辗转伏枕 [ zhǎn zhuǎn fú zhěn ]

解释 辗转:同“展转”,形容心有所思,卧不安席的样子;伏枕:伏卧在枕头上。形容思绪过多,不能入睡。

出处 《诗经·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33夜长梦短 [ yè cháng mèng duǎn ]

解释 喻因有心事而难以入睡。

出处 许地山《归途》:“夜长梦短,她只睁着眼等天亮。”

34行眠立盹 [ xíng mián lì dǔn ]

解释 形容极度疲倦无精神。

出处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若做官后,每日价行眠立盹,休,休,枉笑杀凌烟阁上人。”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