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山林幽静的成语

形容山林幽静的成语


1青山绿水 [ qīng shān lǜ shuǐ ]

解释 泛称美好山河。

出处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下卷:“在夷陵,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

2古木参天 [ gǔ mù cān tiān ]

解释 参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

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1回:“但见碧峰叠翠,古木参天,千红万紫,遍满幽谷。”

3根深叶茂 [ gēn shēn yè mào ]

解释 树根扎得深;树叶才能茂盛。比喻根基深厚;事物才发达。

出处 唐 张说《起义堂颂》:“若夫修德以降命,奉命以造邦,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天人报应,岂相远哉。”

4万籁俱寂 [ wàn lài jù jì ]

解释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种种声响。

出处 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5鸦雀无声 [ yā què wú shēng ]

解释 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都没有。形容自然环境很静或形容人们默不作声;一声不响。鸦:乌鸦;雀:麻雀。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四卷:“公曰:‘鸦去无声,运何言闻?’”

6乌烟瘴气 [ wū yān zhàng qì ]

解释 乌:黑。瘴气:南方的林中的湿热空气。原指环境污染。多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风气不正或社会黑暗。

出处 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这样,汪精卫派和国民党的反共顽固派两家里应外合,把时局闹得乌烟瘴气了。”

7噤若寒蝉 [ jìn ruò hán chán ]

解释 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8郁郁葱葱 [ yù yù cōng cōng ]

解释 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出处 汉 王充《论衡 恢国》:“初者,苏伯阿望春陵气郁郁葱葱。”

9生机勃勃 [ shēng jī bó bó ]

解释 生机:生命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出处 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10枝繁叶茂 [ zhī fán yè mào ]

解释 枝叶繁密茂盛。

出处 明 孙柚《琴心记》:“愿人间天上共效绸缪,贺郎君玉润水清,祝小姐枝繁叶茂。”

11山清水秀 [ shān qīng shuǐ xiù ]

解释 清:纯净;秀: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 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12夜深人静 [ yè shēn rén jìng ]

解释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13安安静静 [ ān ān jìng jìng ]

解释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出处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45回:“只见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静静,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

14蚍蜉撼树 [ pí fú hàn shù ]

解释 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蚂蚁摇动树木;比喻不自量力;企图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动摇破坏强大的事物。

出处 唐 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15百年树人 [ bǎi nián shù rén ]

解释 百年:形容时间长;树:栽培;造就;人:指人才。形容人才的培养不容易;需要很长时间。也指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16刀山剑树 [ dāo shān jiàn shù ]

解释 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出处 《阿含经 九众生居品》:“设罪多者当入地狱,刀山剑树,火车炉炭,吞饮融铜。”

17鸦默雀静 [ yā mò què jìng ]

解释 默:静默。形容人们或活动场所非常安静。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我因为到了老祖宗那里,鸦默雀静的,问小丫头子们,他又不肯叫我找园里来。”

18万籁无声 [ wàn lài wú shēng ]

解释 一点声音也没有。多形容自然环境的清静或冷清。

出处 唐 皎然《戛铜碗为龙吟歌》:“遥闻不断在烟杪,万籁无声天境空。”

19千姿百态 [ qiān zī bǎi tài ]

解释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处 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20山明水秀 [ shān míng shuǐ xiù ]

解释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 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21深山老林 [ shēn shān lǎo lín ]

解释 见“深山穷林”。

出处 秦牧《莽原语丝》:“还有些人,钻到深山老林里找人参、采木耳,摘蘑菇。”

22芝兰玉树 [ zhī lán yù shù ]

解释 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出处 《晋书 谢安传》:“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23琼林玉树 [ qióng lín yù shù ]

解释 琼:美玉。泛指精美华丽的陈设。

出处 唐 蒋防《霍小玉传》:“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曜,转盼精彩射人。”

24悄无声息 [ qiǎo wú shēng xī ]

解释 悄:静。静悄悄的,听不到任何声音。指非常寂静。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34回:“此时再听,就悄无声息了。”

25树大根深 [ shù dà gēn shēn ]

解释 比喻势力强大,根基牢固。

出处 京剧《沙家浜》第四场:“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26长林丰草 [ cháng lín fēng cǎo ]

解释 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旧常喻隐居之地。

出处 三国 魏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27密密层层 [ mì mì céng céng ]

解释 比喻满布得没有空隙。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见那天罗地网,密密层层,各营门提铃喝号,将那山围绕的水泄不通。”

28水天一色 [ shuǐ tiān yī sè ]

解释 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9深山密林 [ shēn shān mì lín ]

解释 见“深山穷林”。

出处 鲁迅《彷徨·伤逝》:“我看见怒涛中的渔夫,战壕中的兵士,摩托车中的贵人,洋场上的投机家,深山密林中的豪杰。”

30暮云春树 [ mù yún chūn shù ]

解释 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出处 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31枯树生花 [ kū shù shēng huā ]

解释 枯树开起花来。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出处 《三国志·魏志·刘廙传》:“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32重山峻岭 [ zhòng shān jùn lǐng ]

解释 连绵起伏的高山。

出处 《宣和画谱·赵令穰》:“使周览江、浙、荆、湘重山峻岭,江湘溪涧之胜丽,以为笔端之助,则亦不减晋宋流辈。”

33啸聚山林 [ xiào jù shān lín ]

解释 啸聚:互相呼召着聚合起来。指反抗反动统治而聚众起事。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五回:“我这伙好汉,非比啸聚山林之辈。”

34深山穷林 [ shēn shān qióng lín ]

解释 与山外、林外距离远的、人迹罕至的山岭、森林。

出处 唐·柳宗元《零都郡复乳穴记》:“且夫乳穴必在深山穷林,冰雪之所储,豺虎之所庐。”

35安闲自在 [ ān xián zì zài ]

解释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出处 明 李贽《焚书 预约 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36寄迹山林 [ jì jì shān lín ]

解释 隐居山林间,不过问世事。

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四回:“虽欲寄迹林泉,不但不敢,亦且不忍。”

37撼树蚍蜉 [ hàn shù pí fú ]

解释 撼:摇动。蚍蜉:大蚂蚁。想把大树摇动的大蚂蚁。比喻自不量力者。

出处 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38大树将军 [ dà shù jiāng jūn ]

解释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出处 《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军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39静观默察 [ jìng guān mò chá ]

解释 不动声色,仔细观察。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例如画家的画人物,也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

40春树暮云 [ chūn shù mù yún ]

解释 仰慕、怀念友人。

出处 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41肉山脯林 [ ròu shān fǔ lín ]

解释 积肉如山,列脯如林。原是夏桀生活芒淫的故事,后比喻宴会的奢侈。

出处 晋 皇甫谧《帝王世纪 夏》:“以人架车,肉山脯林,以酒为池,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余人。”

42瑶林琼树 [ yáo lín qióng shù ]

解释 形容人容貌智力出众。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太尉神知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43剑树刀山 [ jiàn shù dāo shān ]

解释 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灌州罗汉和尚》:“曰:‘如何是法?’师曰:‘剑树刀山。’”

44严严实实 [ yán yán shí shí ]

解释 不留空隙或出口。形容非常严密。

出处 丁玲《风雪人间》上卷:“严严实实压在心底的热泪,涌满眼眶,忍不住流了下来。”

45佛性禅心 [ fó xìng chán xīn ]

解释 谓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出处 《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

46耕耘树艺 [ gēng yún shù yì ]

解释 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耕田、锄草、植树、播种。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

出处 《荀子·子道》:“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身。”

47切树倒根 [ qiē shù dǎo gēn ]

解释 比喻彻底。

48蒹葭倚玉 [ jiān jiā yǐ yù ]

解释 蒹、葭:价值低微的水草,比喻微贱。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小女娇痴慕学,得承高贤不弃,今幸结此良缘,蒹葭倚玉,惶恐惶恐。”

49尺树寸泓 [ chǐ shù cùn hóng ]

解释 泓:水深。泛指地方虽小,却有花草树木、清泉流水的景区。

50山林隐逸 [ shān lín yǐn yì ]

解释 隐居山林的士人。即隐士。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馀韵》:“听他说话,像几个山林隐逸。”

51一树百获 [ yī shù bǎi huò ]

解释 树:种植。种一次收获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长期获益。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权修》:“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52钟鼎山林 [ zhōng dǐng shān lín ]

解释 比喻富贵和隐逸。

出处 宋·辛弃疾《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词:“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一:“疏雨梧桐,微云河汉,钟鼎山林无限悲。”

53云树之思 [ yún shù zhī sī ]

解释 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出处 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54坚卧烟霞 [ jiān wò yān xiá ]

解释 卧:躺下;烟霞:指山林间的烟云。形容隐士的悠闲生活。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小弟坚卧烟霞,静听好音。”

55蒹葭倚玉树 [ jiān jiā yǐ yù shù ]

解释 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也用作借别人的光的客套话。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蝗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元并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