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云彩漂亮的成语

形容云彩漂亮的成语


1平步青云 [ píng bù qīng yún ]

解释 平:平稳;稳当;步:行步;走上;登上;青云:青天。比喻官位很高。比喻一下子轻易地登上了很高的官位。旧时用以形容科举及第;或陡然富贵。

出处 宋 袁文《瓮牖闲评》第三卷:“廉宣仲才高,幼年及第,宰相张邦昌纳为婿。当徽宗时自谓平步青云。”

2不知所云 [ bù zhī suǒ yún ]

解释 云: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形容感情激动;语无伦次。也指说话颠三倒四。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3变幻莫测 [ biàn huàn mò cè ]

解释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莫测:无法推测。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王天君曰:吾‘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藏天工之妙,变幻莫测。”

4风云变幻 [ fēng yún biàn huàn ]

解释 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变幻:变化不定。形容天气变化无常 。现比喻局势复杂;变化急速;难以预料。

出处 宋 陆游《剑南诗稿》:“风云变化几席上,蛟鼋出波澜杆前。”

5瞬息万变 [ shùn xī wàn biàn ]

解释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极短时间;万变:变化之多。在极短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出处 宋 胡宏《题上封寺》:“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6云蒸霞蔚 [ yún zhēng xiá wèi ]

解释 蒸:升腾;蔚:聚集。像云霞涌聚。形容绚丽华美。

出处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 冯溥》:“且海内文人,云蒸霞蔚,鳞集京师,真千古盛事。”

7风云际会 [ fēng yún jì huì ]

解释 风云:指难得的好时机;际会:适时地遇合。在难得的好时机适时地相遇。比喻有才华、有作为的人在难得的好时机聚合。

出处 唐 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社稷经纶地,风云际会期。”

8拨云见日 [ bō yún jiàn rì ]

解释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见了爷爷,就是拨云见日,昏镜重磨。”

9白云苍狗 [ bái yún cāng gǒu ]

解释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出处 唐 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10风云突变 [ fēng yún tū biàn ]

解释 风云突然发生了变化。比喻局势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

出处 毛泽东《清平乐 蒋桂战争》词:“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11千姿百态 [ qiān zī bǎi tài ]

解释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处 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12浮云蔽日 [ fú yún bì rì ]

解释 浮云遮住太阳。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出处 《文子 上德》:“日月欲明,浮云盖之。”

13飞云掣电 [ fēi yún chè diàn ]

解释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一回:“不说追兵随后飞云掣电而来。”

14高耸入云 [ gāo sǒng rù yún ]

解释 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出处 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15干霄凌云 [ gān xiāo líng yún ]

解释 高高地耸起,直逼云霄。比喻前程远大,能够迅速成才。

出处 宋·黄榦《勉斋文集·五·林子至子字序》:“勉乎哉!行将见子干霄凌云,而为栋梁之用。”

16浮云富贵 [ fú yún fù guì ]

解释 浮云:飘浮的云彩。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出处 《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7愁云惨淡 [ chóu yún cǎn dàn ]

解释 惨淡:暗淡。原指阴沉沉的云层遮得天色暗淡无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忧愁、压抑的景象或气氛。

出处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8风云之志 [ fēng yún zhī zhì ]

解释 像风云那样雄大高远的志向。

出处 北周·庚信《周兖州剌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始游庠塾,不无儒者之荣;或见兵书,遂有风云之志。”

19高唱入云 [ gāo chàng rù yún ]

解释 原形容歌声嘹亮,直上云霄,后也形容一种论调或消息社会上传说很盛。

出处 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一卷:“后宫齐首高唱,声入云霄。”

20高步云衢 [ gāo bù yún qú ]

解释 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

出处 《晋书 郤诜阮种等传论》:“郤诜等并韫价州里,袖然应召,对扬天问,高步云衢,求之前哲,亦足称矣。”

21浮云朝露 [ fú yún zhāo lù ]

解释 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出处 《周书 萧大圜传》:“人生若浮云朝露,宁俟长绳系景,实不愿之。执烛夜游,惊其迅迈。”

22蔽日干云 [ bì rì gān yún ]

解释 挡住太阳,直冲云霄。形容十分高大。

出处 唐 张文成《游仙窟》:“于时金台银阙,蔽日干云。”

23青云直上 [ qīng yún zhí shàng ]

解释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出处 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

24人云亦云 [ rén yún yì yún ]

解释 云:说。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

出处 金 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诗:“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25千变万化 [ qiān biàn wàn huà ]

解释 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变万化而不穷。”

26响彻云霄 [ xiǎng chè yún xiāo ]

解释 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出处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6回:“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鸾翔凤舞,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定睛侧耳,寂然无声。”

27无穷无尽 [ wú qióng wú jìn ]

解释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出处 宋 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28五花八门 [ wǔ huā bā mén ]

解释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2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门。”

29响遏行云 [ xiǎng è xíng yún ]

解释 遏:阻止。指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30一成不变 [ yī chéng bù biàn ]

解释 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永不改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31一鳞半爪 [ yī lín bàn zhǎo ]

解释 鳞:鱼类的鳞片。爪:鸟兽的脚趾。指绘画中龙飞腾于云雾中;只显露出部分鳞片和几只爪。

出处 唐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32虚无缥缈 [ xū wú piāo miǎo ]

解释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虚无:空虚;缥缈:隐隐约约。

出处 唐 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33五颜六色 [ wǔ yán liù sè ]

解释 色彩鲜艳繁多;非常美丽。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34烟消云散 [ yān xiāo yún sàn ]

解释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出处 元 张养浩《天净沙》曲:“烟消云散,一杯谁共歌欢。”

35昙花一现 [ tán huā yī xiàn ]

解释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昙花:一种花期极短的花;多在夜间开放;花美又香。

出处 《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36壮志凌云 [ zhuàng zhì líng yún ]

解释 宏伟的志向直上云宵(凌:升上)。形容志向十分远大。

出处 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凌云之志。”

37一枕黄粱 [ yī zhěn huáng liáng ]

解释 比喻梦幻的不现实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实现的美好理想不能实现;落得一场空。

出处 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一觉醒来,主人黄粱尚未熟。

38变化无常 [ biàn huà wú cháng ]

解释 常:常规;准则。形容事物任意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则。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忽漠无形,变化无常。”

39行云流水 [ xíng yún liú shuǐ ]

解释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出处 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40变幻无常 [ biàn huàn wú cháng ]

解释 变幻:不规则的变化;常:常规。事物经常变化;没有一定规律。又作“变化无常”。

出处 明 蔡羽《辽阳海神传》:“气候悉如江南二三月,琪花宝树,仙音法曲,变幻无常,耳目应接不暇。”

41开云见日 [ kāi yún jiàn rì ]

解释 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衔命来征,宣扬朝恩,示以和睦,旷若开云见日,何喜如之!”

42黄粱美梦 [ huáng liáng měi mèng ]

解释 黄粱:小米。煮一锅小米饭的时间;做了一场好梦。比喻虚幻的梦想。

出处 唐 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43判若云泥 [ pàn ruò yún ní ]

解释 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出处 唐·杜甫《送韦书记赴西安》诗:“夫子歘通贵,云泥相望悬。”

44波谲云诡 [ bō jué yún guǐ ]

解释 谲:变化多端。比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

出处 汉 扬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诡,摧嶉而成观。”

45翻云覆雨 [ fān yún fù yǔ ]

解释 翻覆:翻转。翻过去是云;翻过来是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权术和手段。

出处 唐 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46腾云驾雾 [ téng yún jià wù ]

解释 神话描写神仙、妖魔或得道的人可以乘着云雾在空中飞行。也形容人在身体、精神处于不正常状态的举止。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8回:“那家子又惊又喜道:‘是几位腾云驾雾的罗汉歇在我家!’”

47闲云野鹤 [ xián yún yě hè ]

解释 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出处 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48宾客如云 [ bīn kè rú yún ]

解释 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月明和尚度柳翠》:“穿著布素,闭门念佛;虽宾客如云,此日断不接见,以此为常。”

49云兴霞蔚 [ yún xīng xiá wèi ]

解释 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50多种多样 [ duō zhǒng duō yàng ]

解释 多方面,各种各样或有变化。

出处 曹禺《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聊斋》写的人物很多,性格多种多样,故事曲折,引人入胜。”

51盲风怪云 [ máng fēng guài yún ]

解释 指急骤的风云。

出处 宋 姜夔《圣宋铙歌吹曲 时雨霈》:“五领之君,盲风怪云,毒蛇臻臻,相其不仁。”

52坚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解释 移: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53隐隐约约 [ yǐn yǐn yuē yuē ]

解释 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只见山坡旁隐隐约约,倒象撺出一箭,直向大虫面上射去。”

54彩云易散 [ cǎi yún yì sàn ]

解释 美丽的彩云容易消散。比喻美满的姻缘被轻易拆散。

出处 唐 白居易《简简吟》:“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55云龙风虎 [ yún lóng fēng hǔ ]

解释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出处 《周易 乾》:“云从龙,风从虎。”

56前程远大 [ qián chéng yuǎn dà ]

解释 前程:前途。比喻前途远大。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五卷:“先生前程远大,宜择高枝栖止,以图上进。”

57云淡风轻 [ yún dàn fēng qīng ]

解释 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淡”。

出处 宋 程灏《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58云消雾散 [ yún xiāo wù sàn ]

解释 云雾消失;天气转晴。比喻事情、心情等由隐晦、疑点、转为明朗、通畅。也比喻疑虑、怨气等消除得干干净净。

出处 唐 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诏》:“干戈所指,云消雾散。”

59朝云暮雨 [ zhāo yún mù yǔ ]

解释 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

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60过眼烟云 [ guò yǎn yān yún ]

解释 如同烟云在眼前飘过。比喻身外之物和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处 宋 苏轼《宝绘堂记》:“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复念也。”

61云中白鹤 [ yún zhōng bái hè ]

解释 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出处 《三国志·魏志·邴原传》裴松之注引《原别传》:“邴君所谓云中白鹤,非鹑鷃之网所能罗矣。”

62烟云过眼 [ yān yún guò yǎn ]

解释 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出处 宋 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63云开雾散 [ yún kāi wù sàn ]

解释 见“云消雾散”。

出处 宋·陶佃《王君仪》诗:“云开雾散却晴霁,清风淅淅无纤尘。”

64耸入云霄 [ sǒng rù yún xiāo ]

解释 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65若有若无 [ ruò yǒu ruò wú ]

解释 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出处 明 洪应明《菜根谭 闲适》:“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

66凌云之志 [ líng yún zhī zhì ]

解释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出处 《汉书·扬雄传》:“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陵(凌)云之志。”

67观者如云 [ guān zhě rú yún ]

解释 观看的人就象行云一样密集。形容围看的人非常多。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三卷:“言适为项王相召饮酒,欲醉方返。溪滨观者如云。”

68难以预料 [ nán yǐ yù liào ]

解释 预:预先;料:料想,估计。很难预先想到。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是,难以逆料。”

69风云万变 [ fēng yún wàn biàn ]

解释 风云:比喻变化动荡的局势。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局势复杂,变化迅速,难以预料。

出处 宋·胡宏《题上封寺》:“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70风虎云龙 [ fēng hǔ yún lóng ]

解释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出处 宋 王安石《浪淘沙令》词:“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袛在笑谈中。”

71一鳞一爪 [ yī lín yī zhǎo ]

解释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出处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72令人莫测 [ lìng rén mò cè ]

解释 形容情况复杂,使人无法推测。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2回:“真是行踪诡秘,令人莫测了。”

73云烟过眼 [ yún yān guò yǎn ]

解释 比喻事物转眼即逝。

出处 宋 戴复古《再赋惜别呈李实夫运使》:“云烟过眼时时变,草树惊秋夜夜疏。”

74彤云密布 [ tóng yún mì bù ]

解释 彤云:彤是红色的意思,有时指红霞;有时指下雪前均匀密布的阴云。很厚的云层布满天空,预示着大雪即将来临。

出处 《诗经·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

75五彩斑斓 [ wǔ cǎi bān lán ]

解释 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色。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黑色的枝杈,红色的枣子,黄绿相间的树叶,五彩斑斓,迷人极了。”

76万里无云 [ wàn lǐ wú yún ]

解释 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形容天气晴朗。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碧天万里无云,空劳倦客身心。”

77际会风云 [ jì huì fēng yún ]

解释 遭逢到好的际遇。

出处 《旧五代史·晋书·赵莹传论》:“赵莹际会风云,优游藩辅。”

78游响停云 [ yóu xiǎng tíng yún ]

解释 形容响亮的歌声,高入云霄,能使流云受阻而停下来。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79破壁飞去 [ pò bì fēi qù ]

解释 传说梁代画家张僧繇在壁上画龙,点上眼睛后龙即飞云。比喻人突然有钱有势或官职地位一下子升得很快。

出处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因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80巫山云雨 [ wū shān yún yǔ ]

解释 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81镂月裁云 [ lòu yuè cái yún ]

解释 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艺极精巧。

出处 唐 李义府《堂堂词》:“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

82裂石穿云 [ liè shí chuān yún ]

解释 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出处 宋 陆游《黄鹤楼》:“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

83风云变态 [ fēng yún biàn tài ]

解释 变态:改变常态。风云改变常态。形容诗文变化多姿。

出处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形容》:“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84雾鬓云鬟 [ wù bìn yún huán ]

解释 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形容女子发美。

出处 宋·苏轼《题毛女贞》诗:“雾鬓风鬟木叶衣,山川良是昔人非。”宋·范成大《新作景亭程咏之提刑赋诗次其韵》:“花边雾鬓风鬟满,酒畔云衣月扇香。”

85咏月嘲风 [ yǒng yuè cháo fēng ]

解释 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出处 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86云雨巫山 [ yún yǔ wū shān ]

解释 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出处 战国楚 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87嘲风弄月 [ cháo fēng nòng yuè ]

解释 嘲:嘲笑;弄:玩赏;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出处 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88如坐云雾 [ rú zuò yún wù ]

解释 象坐在云里雾里。比喻头脑糊涂,不能辨析事理。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及有凶吉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

89子曰诗云 [ zǐ yuē shī yún ]

解释 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

出处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我堪恨那伙老乔民,用这等小猢狲,但学得些妆点皮肤,子曰诗云。”

90云屯雾集 [ yún tún wù jí ]

解释 像云和雾那样聚集。形容数量多而集中。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却有诸路买卖,云屯雾集,只听放灯,都来赶趁。”

91密云不雨 [ mì yún bù yǔ ]

解释 满天乌云不下雨。比喻事物正在酝酿,一时还没有发作。

出处 《周易 小畜》:“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92干云蔽日 [ gān yún bì rì ]

解释 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高大。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93云泥之别 [ yún ní zhī bié ]

解释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矫慎》:“仲彦足下,勤处隐约,虽乘云行泥,栖宿不同。”

94云泥殊路 [ yún ní shū lù ]

解释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出处 北魏·荀济《赠阴梁州》:“云泥已殊路。”

95云雾迷蒙 [ yún wù mí méng ]

解释 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96神妙莫测 [ shén miào mò cè ]

解释 莫测:不能揣测、估量。形容奇妙到极点。

出处 刘白羽《长江三日》:“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

97云起龙骧 [ yún qǐ lóng xiāng ]

解释 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出处 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云起龙襄,化为侯王。”

98云程发轫 [ yún chéng fā rèn ]

解释 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出处 战国楚·屈原《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99云龙井蛙 [ yún lóng jǐng wā ]

解释 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出处 清·周鲁《类书纂要》:“云龙喻贵,井蛙喻贱。”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