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郐下无讥的意思
kuàixià

郐下无讥



成语拼音 kuài xià wú jī

成语注音 ㄎㄨㄞˋ ㄒ一ㄚˋ ㄨˊ ㄐ一

成语简拼 KXWJ

成语解释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杜预注:“《郐》第十三,《曹》第十四。
言季子闻此二国歌,不复讥论之,以其微也。”后以“郐下无讥”言其微不足道。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杜预注:“《郐》第十三,《曹》第十四。
言季子闻此二国歌,不复讥论之,以其微也。”

成语繁体 鄶下無譏

近义成语 自郐以下

感情色彩 郐下无讥是中性词。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不值一提。

成语造句 陈大樽《明诗选》于万历以下,如汤义仍、曹能始不愧作者,概置之郐下无讥之列,此则大误。清·陈田《明诗纪事辛签·曹学佺》 更多造句>>>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吴国的公子季札自幼精通音乐,他访问鲁国时,鲁国请他欣赏周代的乐舞。鲁国的乐工演奏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乐曲,对于各诸侯国的乐曲都有褒贬 ... 查看故事>>>

使用场景 形容自己才能不足形容赏春形容自身不足形容存在不足形容不足形容看不够形容认识不足形容仍有不足


郐下无讥:成语接龙顺接

郐下无讥:成语接龙逆接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郐下无讥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