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追究到底的成语

形容追究到底的成语


1刨根问底 [ páo gēn wèn dǐ ]

解释 刨出根子追出底细。

出处 老舍《老张的哲学》:“谁能刨根问底的要证据。”

2追本溯源 [ zhuī běn sù yuán ]

解释 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本:根本;溯:追穷;探求)。比喻追寻根源。

出处 石三友《金陵野史 圆明园与基泰工程司》:“说到这八座模型,追本溯源,不能不提到北洋政府时的总长朱启钤。”

3不咎既往 [ bù jiù jì wǎng ]

解释 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出处 春秋 孔子《论语 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4追根究底 [ zhuī gēn jiū dǐ ]

解释 追求根底。指追求事情的根由底细。

出处 洪深《飞将军》:“你们这些做新闻记者的,就是喜欢这样追根究底地问。”

5拔树寻根 [ bá shù xún gēn ]

解释 比喻追究到底。

出处 元 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俺那里有的是秦人晋人,你可也休将咱盘问,则管里絮叨叨拔树寻根。”

6盘根究底 [ pán gēn jiū dǐ ]

解释 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

出处 郭沫若《残春及其他 牧羊哀话三》:“我失悔我不应该盘根究底,这样地苦了他。”

7追本穷源 [ zhuī běn qióng yuán ]

解释 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

出处 《洪秀全演义》第二回:“果然追本穷源,查鸦片进口,都由华商发售。”

8不追既往 [ bù zhuī jì wǎng ]

解释 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追究。

出处 清 林则徐《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闻该夷平日重一信字,果如本大臣所谕,已来者尽数呈缴,未来者断绝不来,是能悔罪畏刑,尚可不追既往。”

9归根究柢 [ guī gēn jiū dǐ ]

解释 追究底细。

出处 欧阳予倩《潘金莲》第五幕:“归根究柢,害你哥哥的人,就是张大户。”

10追根问底 [ zhuī gēn wèn dǐ ]

解释 见“追根究底”。

出处 康濯《春种秋收·三面宝镜》:“至于后来那水车问题,他也实在说的毫无漏洞,但老来旺一伙竟非要拧住他追根问底!”

11拔树搜根 [ bá shù sōu gēn ]

解释 比喻追究到底,彻底查问。

出处 见“拔树寻根”。

12弄巧成拙 [ 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

解释 弄:卖弄;耍弄;巧:灵巧;拙:愚笨。本想卖弄聪明;做得好些;结果却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

出处 宋 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13自惭形秽 [ zì cán xíng huì ]

解释 因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形容自愧不如别人。惭:惭愧;形:形体;秽:丑;肮脏;差。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14走马观花 [ zǒu mǎ guān huā ]

解释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出处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5逢场作戏 [ féng chǎng zuò xì ]

解释 逢:碰到;遇到。场:戏剧曲艺杂技演出的场地。原指卖艺要遇到适当的地方就开场表演。后用以比喻在一定的场合下随意应酬;偶而凑凑热闹。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南岳让禅师法嗣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16既往不咎 [ jì wǎng bù jiù ]

解释 既:已经;往:过去;咎:责备。已经过去的事不再追究责任。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7寻根究底 [ xún gēn jiū dǐ ]

解释 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寻:寻求;寻找;根:根源;根由;究:探究;追究;底:底细。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刘姥姥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要寻根究底。”

18孽根祸胎 [ niè gēn huò tāi ]

解释 灾祸的根源。旧指坏的儿子。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19家学渊源 [ jiā xué yuān yuán ]

解释 家学:家传的学问;渊源:水源;这里指根源。家世相传的学问有根源。形容出身于书香门弟;学问扎实;学有根底。

出处 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 送林宽夫父子》:“家学有渊源,传之于艾轩。”

20穷根究底 [ qióng gēn jiū dǐ ]

解释 追究事物的根底。

出处 巴金《秋》:“淑华穷根究底地问道:‘三爸跟你谈过什么事吗?’”

21头上安头 [ tóu shàng ān tóu ]

解释 比喻多余和重复。

出处 宋 黄庭坚《拙轩颂》:“何况头上安头,屋下盖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22刨根究底 [ páo gēn jiū dǐ ]

解释 比喻追究底细。同“刨根问底”。

出处 《收获》1981年第4期:“我从来不喜欢打听姑娘们的事,也懒得为此去刨根究底。”

23孜孜以求 [ zī zī yǐ qiú ]

解释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出处 孙犁《芸斋琐谈》:“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有根有据、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也为人所熟知了。”

24寻根问底 [ xún gēn wèn dǐ ]

解释 见“寻根究底”。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至于内中暧昧情节,谁曾亲眼见来,何必去寻根问底!”

25盘根问底 [ pán gēn wèn dǐ ]

解释 盘:仔细查问;问:寻问。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四回:“无如林之洋虽在海外走过几次,诸事并不留心,究竟见闻不广,被小山盘根问底,今日也谈,明日也谈,腹中所有若干典故,久已告竣。”

26推本溯源 [ tuī běn sù yuán ]

解释 探索根源,寻找原因。

27拔本塞源 [ bá běn sè yuán ]

解释 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出处 《晋书 慕容垂载记》:“将军欲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者,自可任将军兵势,何复多云。”

28反求诸己 [ fǎn qiú zhū jǐ ]

解释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29为蛇画足 [ wéi shé huà zú ]

解释 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出处 《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

30端本正源 [ duān běn zhèng yuán ]

解释 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出处 《晋书·殷仲堪传》:“端本正源者,虽不能无危,其危易持。”

31追根寻底 [ zhuī gēn xún dǐ ]

解释 见“追根究底”。

出处 沙陆墟《魂断梨园》第二十九回:“若是追根寻底,一定会牵涉到白玉梅身上来。”

32探本穷源 [ tàn běn qióng yuán ]

解释 探:求索。本:树根。穷:探寻。源:水源。寻找树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亦作“探本溯源”。

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1回:“一来可以扩扩眼界,长长见识。二来也可以把这工艺一项探本穷源。”

33追根溯源 [ zhuī gēn sù yuán ]

解释 同“追本溯源”。

出处 晓剑《本市市长无房住》:“其实,若追根溯源,他还是为了使自己更能堂堂正正地搬进市长楼,而不至于落个将前人卸磨杀驴、扫地出门的恶名。”

34追根究蒂 [ zhuī gēn jiū dì ]

解释 见“追根究底”。

出处 惜红馆主《续啼笑因缘》第八回:“追根究蒂,知道是我们父女所为,便要想替他报仇。”

35刨树搜根 [ páo shù sōu gēn ]

解释 喻追究底细。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三回:“至于列公,听这部书,也不过逢场作戏,看这部书,也不过走马观花。真个的,还把有用精神置之无用之地,费这闲心去刨树搜根不成?”

36穷本极源 [ qióng běn jí yuán ]

解释 穷:寻求到尽头。探求事物的本源。

出处 孙中山《民族主义》第六讲:“所以穷本极源,我们现在要恢复民族的地位。”

37弃瑕忘过 [ qì xiá wàng guò ]

解释 谓不追究缺点和过错。

出处 《南史·虞寄传》:“且圣朝弃瑕忘过,宽厚待人,改过自新,咸加叙擢。”

38叩源推委 [ kòu yuán tuī wěi ]

解释 追究其根源。

出处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第六卷:“徐昌毂虽不得叩源推委,而风调高秀,十不能得五。”

39飘瓦虚舟 [ piāo wǎ xū zhōu ]

解释 比喻凭空加害于人而又无从追究的事物。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

40观往知来 [ guān wǎng zhī lái ]

解释 认真研究过去,就能推测未来。

出处 《列子 说符》:“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而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

41儿女英雄 [ ér nǚ yīng xióng ]

解释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42拔本塞原 [ bá běn sè yuán ]

解释 本:树根;原:根源。比喻背弃根本,或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43成事不说 [ chéng shì bù shuō ]

解释 说:解说。原指事情已成,不要在解说;后指事情已过,不要再解说。

出处 《论语 八佾》:“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邢昺疏:'事已成不可复说也。'

44枝源派本 [ zhī yuán pài běn ]

解释 指寻根究源,寻求和追究事物的根本。

出处 宋叶滴《题陈寿老论孟纪蒙》:“天台陈耆卿生晚而又独学,奚遽笔之书?然观其简峻捷疾,会心切己,则非熟于其统要者不能入也;总括凝聚,枝源派本,则非博于其伦类者不能推也。”

45起根发由 [ qǐ gēn fā yóu ]

解释 比喻指出事物的根源。

46寻根拔树 [ xún gēn bá shù ]

解释 犹斩草除根。

出处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恨只恨屠岸贾那匹夫,寻根拔树,险送的俺一家儿灭门绝户。”

47报本反始 [ bào běn fǎn shǐ ]

解释 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郊特牲》:“唯社,丘乘共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