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事情很突然的成语

形容事情很突然的成语


1从天而降 [ cóng tiān ér jiàng ]

解释 天上掉下来的。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周亚夫传》:“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2出人意料 [ chū rén yì liào ]

解释 意料:事先对情况、结果等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之外。表示情况非同寻常。也作“出乎意料”、“出人意外”、“出人意表”。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

3出其不意 [ chū qí bù yì ]

解释 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意料到。原指作战时;在对方料想不到或没有准备时;进行突然袭击。现泛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出处 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4晴天霹雳 [ qíng tiān pī lì ]

解释 雳:炸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发性的令人吃惊的事情或灾祸。

出处 宋 杨万里《诚斋集 卷二十一 人日出游湖上》诗:“平地跳雪山,晴空下霹雳。”

5突如其来 [ tū rú qí lái ]

解释 突然发生或到来。突如:出乎意料;突然来临。

出处 《周易 离》:“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地。’”

6措手不及 [ cuò shǒu bù jí ]

解释 措手:着手处理;应付;不及:来不及。着手处理已来不及了。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应付。

出处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撺过我?”

7猝不及防 [ cù bù jí fáng ]

解释 猝:突然;出乎意料;防:防备。事情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既不炳烛,又不扬声,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8出乎意料 [ chū hū yì liào ]

解释 指出人意料。

出处 毛泽东《发刊词》:“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

9从天而下 [ cóng tiān ér xià ]

解释 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周亚夫传》:“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10骤不及防 [ zhòu bù jí fáng ]

解释 谓事情来得突然,使人不及防备。

出处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我海军亦于天明发炮,向丹水池一带清军射击,毁美孚洋油栈及火车五辆。清军骤不及防,退之二道桥。”

11平地风波 [ píng dì fēng bō ]

解释 平地上起风浪。比喻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纠纷或事故。

出处 唐 刘禹锡《竹枝词》:“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12渐入佳境 [ jiàn rù jiā jìng ]

解释 佳境:美好的境界。逐渐进入美好境界。比喻情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出处 《晋书 文苑传 顾恺之》:“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13因祸得福 [ yīn huò dé fú ]

解释 因遭遇灾祸之后反而得到福。指对祸患处理得当;坏事变成了好事。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苏秦列传》:“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复残强吴而霸天下,此皆因祸为福,转败为功者也。”

14不知所措 [ bù zhī suǒ cuò ]

解释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慌的状态。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15红杏出墙 [ hóng xìng chū qiáng ]

解释 红色的杏花穿出墙外。指春天一派繁荣景象;也喻指大好形势。

出处 宋 叶绍翁《游小园不值》诗:“春风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16瞬息万变 [ shùn xī wàn biàn ]

解释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极短时间;万变:变化之多。在极短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出处 宋 胡宏《题上封寺》:“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17白驹过隙 [ bái jū guò xì ]

解释 白驹:白色的少壮马;喻指太阳;过隙:经过缝隙。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现指日影在缝隙前一扫而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18时来运转 [ shí lái yùn zhuǎn ]

解释 时代已成过去;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形容境况变好了。

出处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然后渐渐时来运转,建功立业,加官进爵,天下后世,无不赞他的功高一代,羡他的位极人臣,哪知全亏了昔日救他的这位君子。”

19层出不穷 [ céng chū bù qióng ]

解释 层:重复;层出:重复地出现;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有时喻指事物变幻之快。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二》:“天下之巧,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岂一端所可尽乎?”

20雨过天晴 [ yǔ guò tiān qíng ]

解释 大雨过后天转晴了。比喻情况由坏变好或政治从黑暗到光明。

出处 明 谢肇淛《文海披沙记》:“陶器,紫窑最古,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21素昧平生 [ sù mèi píng shēng ]

解释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出处 唐 段成式《剑侠传 郭伦观灯》:“素昧平生,忽蒙救护,脱妻子于危难,先生异人乎?”

22柳暗花明 [ liǔ àn huā míng ]

解释 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也比喻又是一番情景或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出处 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3暴风骤雨 [ bào fēng zhòu yǔ ]

解释 暴:突然而猛烈的;骤:急速。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有时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有雌雄二鸟,原在一处同飞,忽被暴风骤雨惊散。”

24祸从天降 [ huò cóng tiān jiàng ]

解释 祸:祸害;灾难;降:落下来。灾祸从天上落下来。比喻意外的灾祸突然到来。

出处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则为那窈窕娘,不招你个俊俏郎,弄出这一番祸从天降。”

25飞来横祸 [ fēi lái hèng huò ]

解释 意外的灾祸。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谁想遭此一场飞来横祸,若非提控出力,性命难保。”

26防不胜防 [ fáng bù shèng fáng ]

解释 防:防备;胜:尽;完全。形容防备不过来。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种小人,真是防不胜防。”

27峰回路转 [ fēng huí lù zhuǎn ]

解释 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出处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8异军突起 [ yì jūn tū qǐ ]

解释 异军:另外一支军队。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兴起。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29出乎意外 [ chū hū yì wài ]

解释 用于意想、预料之外。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不想姑娘闹了个皮子,蔫蔫儿的受了,自己倒出乎意外,一时抓不着话岔儿。”

30风云突变 [ fēng yún tū biàn ]

解释 风云突然发生了变化。比喻局势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

出处 毛泽东《清平乐 蒋桂战争》词:“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31姑妄听之 [ gū wàng tīng zhī ]

解释 姑:姑且;妄:随便。姑且随便听听;不一定就相信。

出处 庄周《庄子 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

32渐至佳境 [ jiàn zhì jiā jìng ]

解释 见“渐入佳境”。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33时来运来 [ shí lái yùn lái ]

解释 本来处境不利,遇到机会,命运开始好转。同“时来运转”。

出处 清 姬文《市声》第十七回:“阿大利时来运来,首先挑着粪担,到租界出粪。”

34时来运旋 [ shí lái yùn xuán ]

解释 本来处境不利,遇到机会,命运开始好转。同“时来运转”。

出处 明 王玉峰《焚香记 相决》:“问何年是你的运来时旋?”

35急不暇择 [ jí bù xiá zé ]

解释 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回:“三人急不暇择,从窦中鱼贯而出,外面正是一条逼狭的胡同,还静悄悄的没人阻住。”

36运转时来 [ yùn zhuǎn shí lái ]

解释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至境界不顺,希冀运转时来,偶一推算,此亦人情之常,即使推算不准,亦属无伤。”

37鸟枪换炮 [ niǎo qiāng huàn pào ]

解释 形容情况或条件有很大的好转。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那个气好比烟袋换吹筒,吹筒换鸟枪,鸟枪换炮,越吹越壮了。”

38着手成春 [ zhuó shǒu chéng chūn ]

解释 一动手便有了春意。比喻诗人、画家才思高雅;也比喻医生医术高明。着:接触;挨上。

出处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39一卧不起 [ yī wò bù qǐ ]

解释 谓一病不愈。

出处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自从倩女孩儿在折柳亭与王秀才送路,辞别回家,得其疾病,一卧不起。”

40变生不测 [ biàn shēng bù cè ]

解释 变: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不测:意外。变故发生于突然之间。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41满园春色 [ mǎn yuán chūn sè ]

解释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 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2出于意外 [ chū yú yì wài ]

解释 见“出于意表”。

出处 《黄绣球》第四回:“自想这件事真出于意外,必须自家投到,中诉明白,不能平白地叫妻子良受诬辱。”

43大地回春 [ dà dì huí chūn ]

解释 指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2回:“阴历初三立春,当时有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义。”

44大有起色 [ dà yǒu qǐ sè ]

解释 明显地出现好转的样子(多指焕散的工作或觉重的疾病)。

出处 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皖省惟英、霍有零贼,余亦肃清,南中军务,大有起色。”

45事出意外 [ shì chū yì wài ]

解释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事情。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3回:“那老姑子见宝玉来了,事出意外,竟象天上掉下个活龙来的一般,忙上来问好,命老道来接马。”

46大地春回 [ dà dì chūn huí ]

解释 见“大地回春”。

出处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六章:“楼三室的对联,引用了古人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头。’横额是:‘大地春回’。”

47出谷迁乔 [ chū gǔ qiān qiáo ]

解释 从幽深的溪谷出来,迁上了高大的乔木。比喻地位上升。

出处 《诗经 小雅 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48儿女英雄 [ ér nǚ yīng xióng ]

解释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49出幽升高 [ chū yōu shēng gāo ]

解释 犹言出谷迁乔。

出处 《后汉书·儒林传上·杨伦》:“帝乃下诏曰:‘伦出幽升高,宠以藩傅,稽留王命,擅止道路,托疾自从,苟肆狷志。’”李贤注引《诗》:“出于幽谷,升于乔木。”

50疾风迅雷 [ jí fēng xùn léi ]

解释 形容事情的发生和发展,象暴风急雷那样猛烈而迅速。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玉藻》:“君子之居恒当户,寝恒东首,若有疾风、迅雷、甚雨,则必变,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

51迁于乔木 [ qiān yú qiáo mù ]

解释 迁:迁移。乔木:高树。原指鸟儿从幽深的山谷迁移到高树上去。比喻乔迁新居。

出处 《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52横发逆起 [ hèng fā nì qǐ ]

解释 横:不测,意外。指出乎所料,突然兴起。

出处 宋·岳珂《桯史·丹棱巽岩》:“吉凶祸福,横发逆起,有不可知,将合于道,其惟权乎。”

53平地一声雷 [ píng dì yī shēng léi ]

解释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出处 五代 前蜀 韦庄《喜迁莺》词:“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

54迅雷不及掩耳 [ 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

解释 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出处 《晋书 石勒载记上》:“出其不意,直冲末抷帐,敌必震惶,计不及设,所谓迅雷不及掩耳。”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