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照顾孩子的成语

形容照顾孩子的成语


1寸草春晖 [ cùn cǎo chūn huī ]

解释 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的心意;难以报答春天的恩惠。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

出处 唐 孟郊《游子吟》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无微不至 [ wú wēi bù zhì ]

解释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 宋 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3含辛茹苦 [ hán xīn rú kǔ ]

解释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出处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4老牛舐犊 [ lǎo niú shì dú ]

解释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5舐犊情深 [ shì dú qíng shēn ]

解释 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6恩逾慈母 [ ēn yú cí mǔ ]

解释 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处 唐 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7孟母三迁 [ mèng mǔ sān qiān ]

解释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出处 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8左提右挈 [ zuǒ tí yòu qiè ]

解释 挈:带领。比喻共相扶持。也形容父母对子女的照顾。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夫以一赵尚易燕,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之罪。”

9哀哀父母 [ āi āi fù mǔ ]

解释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 《诗经 小雅 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10昊天罔极 [ hào tiān wǎng jí ]

解释 苍天广大无边。比喻恩情深厚广大;要报答而无可报答。

出处 《诗经 小雅 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11春晖寸草 [ chūn huī cùn cǎo ]

解释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出处 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2鹑居鷇食 [ chún jū kòu shí ]

解释 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出处 《庄子·天地》:“夫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

13断杼择邻 [ duàn zhù zé lín ]

解释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出处 汉 刘向《列女传 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14寒泉之思 [ hán quán zhī sī ]

解释 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出处 《诗经 邶风 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15父母恩勤 [ fù mǔ ēn qín ]

解释 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出处 《诗经 豳风 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16千辛万苦 [ qiān xīn wàn kǔ ]

解释 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辛劳艰苦。

出处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我受了些热血相喷,万苦千辛,恰便似翻滚滚的雪浪里逃生。”

17牵肠挂肚 [ qiān cháng guà dù ]

解释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起手时,牵肠挂肚;过后去,丧魄销魂。”

18救死扶伤 [ jiù sǐ fú shāng ]

解释 扶:扶助。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

19语重心长 [ yǔ zhòng xīn cháng ]

解释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出处 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20体贴入微 [ tǐ tiē rù wēi ]

解释 形容对人照顾和关怀非常细心周到。体贴:细心为别人着想;入微:很小的地方都照顾到。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21贤妻良母 [ xián qī liáng mǔ ]

解释 既是丈夫的贤慧的妻子;又是孩子的善良的母亲。旧时用以称赞女子贤淑。

出处 朱自清《房东太太》:“道地的贤妻良母,她是;这里可以看见中国那老味儿。”

22艰难困苦 [ jiān nán kùn kǔ ]

解释 困难重重;处境艰苦。

出处 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23掌上明珠 [ zhǎng shàng míng zhū ]

解释 手掌中的夜明珠。比喻极受钟爱的子女。

出处 晋 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24急公好义 [ jí gōng hào yì ]

解释 急:急于;公:公众;好:喜好;义:义举。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出处 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使急公好义者信从,而吝啬顾钱者不得不听。”

25嘘寒问暖 [ xū hán wèn nuǎn ]

解释 问冷问热;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嘘:缓缓吹气。

出处 冰心《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26和蔼可亲 [ hé ǎi kě qīn ]

解释 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27无所不至 [ wú suǒ bù zhì ]

解释 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28望子成龙 [ wàng zǐ chéng lóng ]

解释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德公望子成龙,一会想送他上英国,一会又想送他上美国。”

29关怀备至 [ guān huái bèi zhì ]

解释 关心得无微不至。

出处 刘白羽《海天集 伟大创业者》:“总理对人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30各种各样 [ gè zhǒng gè yàng ]

解释 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出处 朱自清《莱茵河》:“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

31茹苦含辛 [ rú kǔ hán xīn ]

解释 吃苦的;含着辣的。比喻忍受大的艰苦。

出处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32饱经忧患 [ bǎo jīng yōu huàn ]

解释 饱:充分;经:经历。长期、多次经历过忧愁、困苦;社会经验丰富。

出处 郭沫若《司徒 司马 司空》:“饱经忧患的中国人上了好些次大当,并没有再给予地雷手以立即抽身的机会。”

33舐犊之爱 [ shì dú zhī ài ]

解释 舐:舔。犊: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比喻对子女的疼爱。亦作“舐犊之念”、“舐犊之私”、“舐犊情深”。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34温柔体贴 [ wēn róu tǐ tiē ]

解释 温顺关怀体贴。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袭人才将心事说出,蒋玉菡也深为叹息敬服,不敢勉强,并越发温柔体贴,弄得个袭人真无死所了。”

35含辛忍苦 [ hán xīn rěn kǔ ]

解释 见“含辛茹苦”。

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至于商家,连疑心也不当人子,只好含辛忍苦,自己懊悔怨怅,没个处法。”

36曾母投杼 [ zēng mǔ tóu zhù ]

解释 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出处 《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37主忧臣辱 [ zhǔ yōu chén rǔ ]

解释 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出处 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38升堂拜母 [ shēng táng bài mǔ ]

解释 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出处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